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11 2
2006-08-16
中国政府称,上个月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略有放慢。这一时期,有初步迹象显示,北京控制经济过热的努力可能已有所见效。

中国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7%,增速低于6月份的19.5%。

而世界银行(World Bank)驻北京经济学家们也表示,他们看到中国政府采取的经济调控措施正在见效。这些措施包括:一次上调利率、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的税收新规定。这些经济学家说,他们不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过热。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必须存在央行的资金,这些钱银行不能贷出。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对记者说:“我们认为这些措施中的一部分已开始显现成效。”他是在世界银行公布其中国经济季度报告时说这番话的。

在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1.3%之后,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对经济过热表示了担忧。第二季度的这一增幅是12年来的最高值。尽管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控制银行贷款、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措施,但经济增长率依然居高不下。

人们担心的是,投资失控将导致生产过剩,并最终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银行坏帐缠身。

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北京将被迫再次上调利率──或许它还要等上几个月,以观察经济数据显示出的增长放缓究竟是一种趋势的反映,还是仅仅是统计数字上的假象。提高利率将增加借贷成本,可以起到抑制贷款意愿的效果。

一些经济学家称,要想阻止来自出口商和投机者的美元大量流入国内,北京将不得不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元大量流入导致中国的流动资金供应过剩。央行是流入中国的美元的最终买家,而它用于购买美元的人民币则流入国内金融体系,导致各商业银行坐拥大量现金,后者往往将这些资金借贷出去。人民币升值可提高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美元售价,从而产生抑制出口的效果。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二大幅下挫,创下了中国政府去年7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调2.1%以来的最大单日变动幅度。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没有显示任何典型的过热症状(如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出现运输瓶颈等)。他们出具的报告显示,被胡锦涛等中国高层领导人视为危险信号的投资过热可能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可怕。这是因为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大多来自大幅增加的利润,而不是银行贷款。

不过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却表示,他担心这些投资中有些可能并非明智的选择,以后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和银行体系的拖累。

高路易还说,政府并没能兑现其要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均衡、更侧重满足内需及有利于环保的承诺。收入分配不均的局面还在进一步加剧,而单位GDP能耗在继续增加,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仍是工业和出口而非服务业。

虽然世界银行指出政府为经济降温的举措可能正在见效,但它还是将其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从9.5%上调到10.4%,以此反映中国经济上半年大幅飙升所积聚的动能。这已是世界银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了。

尽管上调了经济增幅预期,但一些经济学家还是对仍存在显示经济增长减缓的重要迹象感到欣慰。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北京经济学家Isaac Meng指出,汽车和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已大幅放慢,因为相关生产企业为应对价格和利润率下降的局面正在纷纷削减产量。

而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也表示,中国今年前7个月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为32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6%。7月份的外商直接投资为42.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

JP摩根(JP Morgan)的经济学家们将投资增速放缓部分归因于人们对政府将出台更多紧缩措施的预判,同时,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前景不容乐观,这一预期也起到了抑制投资的作用。

Andrew Browne / Andrew Batson from WSJ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17 10:04:00

见今日新华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了严肃法纪、政纪,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会议同意对直接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人,并责成对项目违规建设负有领导责任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杨晶,副主席岳福洪、赵双连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检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决策执行不力,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问题十分严重。会议决定,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所有违规电站项目一律停止建设,认真进行整顿。”

较长时间以来,对不能令行禁止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此次关于处理内蒙古自治区违规建电厂一事,可否看着中央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同时,通过强化行政手段,保证调控落实而不至于使之成为“空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9 08:18:00
好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