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4 5
2011-03-10
 历来不赞同打着经济学的旗号鼓吹政治主张,所以,文前声明,此文不是经济学文章。
 今天看到吴委员长在十一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关于中国政治格局,吴委员长是这样说的http://news.sina.com.cn/c/2011-03-10/094122087374.shtm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但是,在吴委员长的这段讲话中包含着一个明显的自相矛盾,那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矛盾。
 “分配”这个词语同市场经济是不相干的。市场上只有交换所得,没有分配。“分配”之说是建立在公有制体制之上的,而且其原则惟一的是“按人头分配”,只有按人头分,人人有份,才是称得上“公”。
 另一方面,“按劳分配”并不是公有制下的东西。以付出的劳动为依据,所得是出让劳动服务所得,是交换所得,而非什么人分配给劳动者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劳动所得说成是老板分配给自己的,那是自己出让劳动服务理所当然的所得。劳动技能和以此为基础的劳务付出,是一种商品,是私有物品,如果不承认私有权,就是奴役,而不是劳务了。因此,所谓的“按劳分配”一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当然,这个错误由来已久,而且一直被政治经济学界所沿袭着,并不是我们吴委员长今日的发明。
 就算是不去抠字眼儿,按劳分配依然不是公有制下的东西,尽管其中有一个属于公有制下的词语——“分配”。分配之后,被分配物的所有权就应该归属私人了,必须有私权受到尊重的制度,分配给你的才是你的,如果没有私有权保障,说分配给你了那是空的。
 如果承认分配所得是私有物,那么就打开了一条建立私有制度的途径,即通过出让劳动这个私有物,得到其它物品并合法地使之私有化。
 市场、商品,这些概念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度之上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和“交换”这个行为紧密相连,没有私有制度保障下的私有权,就没有权力支配商品,就不可能把不属于私有的东西自作主张地拿到市场上去让渡,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所说的那样,商品没有自我,它不会自己跑到市场上去。关于商品交换建立在私有制度之上,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也是如此明确表达的。
 吴委员长的讲话,再次暴露出了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脆弱。我们一直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其实一直都没有摸到石头。合乎逻辑的经济制度当然是公有和私有并存的制度。纯粹的公有制和纯粹的私有制都是错误的蛊惑。
 但是关键的一点,不是认识到两只所有制的共存,而是要认识大两种所有制度各有其适用的领域,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采用双轨制。公有制度应该而且只能用在民众的非选择性需求方面(必要需求领域),而私有制度应该而且只能用于民众的选择性需求方面(非必要需求领域)。通俗地说,前者是解决“活得了”问题的,而后者是解决活得好问题的。
 当前,国内外微观经济出现的问题并最终演变成为宏观经济这种政治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把手段用错了地方,把公有制应该解决的问题错误地投放到市场上,而又常常把公有制的手错误地伸到市场上去。前者,西方社会常见,我们正在东施效颦;后者,我们社会常见,西方也正在作为中国经验加以尝试。

阅读链接:
1、
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一回事http://www.经济学家.com.cn/articles/13969.html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且处于“概念”阶段http://ecoblogger.bokee.com/6913229.html
3、
尽快为懒惰权立法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14/95671_2.html
4、
**要做的是分市而不是救市http://www.经济学家.com.cn/articles/13683.html
5、
按人发钱正当其时http://www.*****.com.cn/articles/16863.html
6、
私有制下无劳模,只有富豪榜http://www.经济学家.com.cn/articles/13927.html
7、
粮食一直都是伪商品http://www.经济学家.com.cn/articles/13746.html
8、
中国路径,张五常郎咸平各指东西?http://www.经济学家.com.cn/articles/10926.html
9、
市场自由和**干预的界限在哪里? http://www.经济学家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921
10、
打造防止经济动荡向民生扩散的防火墙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2/15/149553.html
11、
美国救市让主义之争再度升温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9/26/136553.html
12、
所谓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发展私有制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4/30/112753.html
13、
我想告诉总理:物价不是问题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3/21/105077.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2 22:02:11
你的观点是要把市场经济控制在你认为许可的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要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和行为规范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10:19
李文力 发表于 2011-4-12 22:02
你的观点是要把市场经济控制在你认为许可的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要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和行为规范的市场。
“充分的自由”和“行为规范”之间的界限尺度如何掌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12:29
李文力 发表于 2011-4-12 22:02
你的观点是要把市场经济控制在你认为许可的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要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和行为规范的市场。
所谓的内在要求,“自由”是默认对自己的,规范则是针对别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45:45
我对自由的理解是:在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拥有充分的自由。一个规范的市场就是要公平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3 02:25:4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1-4-12 22:12
李文力 发表于 2011-4-12 22:02
你的观点是要把市场经济控制在你认为许可的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要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和行为规范的市场。
所谓的内在要求,“自由”是默认对自己的,规范则是针对别人的。
其实无所谓内在不内在,主要问题是,我们给市场界定个范围,是基于什么理由?市场会出问题?那这个界定市场的人呢?这个人会不会出问题?如果说存在很多关乎民生或者公平之类的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又如何保证这个人可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