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3-21 19:52:12
wufei2134 发表于 2011-3-19 22:54
从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也使乌托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的现实主义。乌托邦此时被置於历史中,然而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它至少可呈现出: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光景。十七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联结加强了这个动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现者。随著十九世纪社会主义(它本身即深具乌托邦色彩)的兴起。乌托邦主义便逐渐变成关於社会主义之实现可能性的辩论。贝拉密以及威尔斯的乌托邦(《现代乌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为正统社会主义辩护的有力著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则在《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一种吸引人的讼法。这个异种的替代说法乃因“反乌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发明而出现,此乃对所有乌托邦希望的逆转和猛烈的批评。这个观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达尔文主义的《乌有之乡》(Erewhon,1872)一书所预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达到了顶点,尤其表现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欧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这两本书中。在这暗淡的年代里,只有史基纳(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维护著乌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许多人在这个行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乌托邦中察觉到比最黑暗的反乌托邦更可怕的梦魇。但是乌托邦主义却在1960年代强而有力地复活,例如像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论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这样的著作;而在未来学和生态学的运动中也可见其蓬勃的生气。
无论赞成派或者反对派,他们都不明白乌托邦社会的事实真相。

      如果说乌托邦是大家庭的话,乌托邦的存在就会非常自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1 19:58:01
wufei2134 发表于 2011-3-19 22:54
呵呵,所以呢,在我看来,或许乌托邦主义是人类情境所固有的,也许它只内在於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传统影响的文化之中;但是我们大可同意王尔德(Oscar Wilde)的话: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
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乌托邦和氏族公社 是同一形式的社会。是社会中没有小家庭的社会,这一社会的人们是一家人。是财产共有的社会。
      我们小家庭内部的社会也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22:05:00
128520dou 发表于 2011-3-19 14:05
如果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共有的话,那也许共产主义社会的形式比乌托邦还要低一级~~~
不是低一级,而是天地之别。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 22:50:22
事实上,共产主义社会非常简单。就是建造一个共同生活的社区,你的家人 我的家人 他的家人••••••咱们都进入这一社区生活。——孩子们与孩子们在一起,安排专职岗位人员抚养教育;老人们和老人们在一起,安排专职岗位人员赡养老人;如果说20岁以下的是孩子,60岁以上的是老人,那么20—60岁的人员就是岗位工作的人员。20—60岁的人们,凡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岗位工作。或抚养教育儿童,或赡养老人,或大食堂做饭,或田地里劳动,或工厂做工•••••••岗位结束后统统在生活区生活(吃饭、住宿、穿衣、娱乐•••••)。
人们公社生活区,是一个没有家庭的社区,是共同生活的社区,因此这里的一切财产都是共同的财产。比如:大食堂里,岗位人员按照规定的食谱,做出一道道饭菜的饭菜 ,你可以随意吃 随意用。比如:更衣室里,岗位人员经过洗涤 整理,归类摆放。你可以在更衣室里随意换取。比如:公共宿舍里,岗位人员经过洗涤整理、铺床叠被,整理出一个个干净的房间。有双人房,有单人房,有多人房。你需要什么房,就在登记室里登记什么样的房间。
这就是社区生活,社区生活就是共同生活,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5 11:16:49
共产社会的财产形式到底啥样?
是共产还是公产?
消灭私有,是消灭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还是家庭存在下,家中财产成为家人财产的社会现象?还是消灭一切私有?
       
这些问题应该在公认的共产社会中寻找,而不是在马克思理论中发现。比如乌托邦 氏族公社 我们大多家庭中的社会就是公认的共产社会,看看这些社会的财产形式到底啥样。

乌托邦 氏族公社,像这样的财产形式,如果说我们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岂能找到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小家庭的社会,是在没有小家庭的情况下而共同生活的社会,是在没有小家庭的情况下以社区为单位而共同生活的社会。因此说,共产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是一个个社区,而不是家庭。
社区仅仅是生产的区域,是人们生活的区域,而不是大家庭。整个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对各社区生产 生活物资实施统一调度。

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下的财产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