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可借鉴俄罗斯“高招”抑通胀 |
|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福川 |
2011-3-10
中国与俄罗斯通胀结构和类型十分相似,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抑制通胀的有效措施,从五个方面来抑制通胀:有选择地实行食品限价或补贴、加强反垄断执法、要求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对售粮农民补贴力度、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
“抑制通胀”是今年我国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更是排在了2011年我国**重点工作的首位。那么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抑制通胀呢?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福川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通胀结构和类型十分相似,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抑制通胀的一些有效措施。
俄罗斯六项举措抑制通胀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俄罗斯通胀率高达8.8%,抑制通胀也成为俄**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您认为,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具有哪些特点?
李福川:2010年粮食严重歉收导致俄罗斯结构性通胀。由于干旱,粮食产量仅为6030万吨,歉收30%。这直接导致国内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成了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署的数据,2010年通胀结构中食品价格上涨12.8%,非食品商品价格上涨5%,服务价格上涨8.1%。食品(含果蔬)在通胀结构中占比高达53%,合计拉动通胀4个百分点。而在食品价格结构中,原粮、豆类、果蔬(含马铃薯)和葵花籽油的价格则是推动整个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所以,俄罗斯也有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强于官方通胀数据的现象。一般认为,2011年上半年俄罗斯还会受到相同的通胀压力。
我认为,俄罗斯通胀原因、结构和预期都与中国有着明显相似之处。
中国经济时报:俄罗斯**为抑制本国通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效果如何?
李福川:俄罗斯**主要采取了六大措施,一是实行食品限价。2010年7月俄罗斯联邦**通过决议,规定对居民必需食品实行最高零售限价。限价办法是,一个或数个地区在30天内某种食品的价格涨幅达到或超过30%,将由联邦**在此后的90天内对该食品实行最高零售限价。俄罗斯联邦**直接管到了居民菜篮子里的马铃薯和胡萝卜,体现了**应对通胀的坚定态度,体现了反通胀政策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也显示居民和社会利益高于“市场原则”。
二是禁止粮食出口。2010年8月俄罗斯联邦**通过决议,8月15日至12月31日禁止出口小麦、大麦、黑麦、玉米、小麦面粉和小麦黑麦复合面粉。而在此前一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出口了2140万吨粮食。2010年12月俄罗斯联邦**决定把粮食出口禁令延长到2011年6月30日。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出口商的信誉,也一时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恐慌性上涨,但也确实对稳定国内粮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加强反垄断监督。2010年8月俄罗斯联邦反垄断署指示各地方分署,加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反垄断监督,及时制止限制食品市场竞争的行为。俄罗斯反垄断监督对涨价企业有相当威慑力,是**抑制通胀的一件利器。2011年2月9日,俄总理普京公开责成反垄断机构重点关注成品油价格,次日三大石油公司的汽、柴油价格应声下调。
四是管理通胀预期。2010年8月俄罗斯农业部公开表示,决定择机干预粮食市场,以稳定粮价。2010年11月俄罗斯农业部再次发布信息,国家粮食干预基金将在2011年7月前向市场投放50%的干预粮。但实际上,直到2011年2月4日俄罗斯才开始向市场投放首批干预粮。俄罗斯**以虚实结合的办法管理粮价预期,十分有效地抑制了粮商的投机性囤粮行为。
五是号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2010年7月俄总理普京在接见大型化肥生产企业“阿克隆”公司领导人时,要求企业在年内按最低价格向国内市场供应化肥,以帮助遭受旱灾损失的粮食生产企业。2011年1月,俄罗斯最大的两家钾肥生产企业“乌拉尔钾肥”公司和“西尔维尼特”公司表示继续响应**号召,保证两年内农用钾肥价格涨幅不超过同期通胀率。俄罗斯**约谈企业,号召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做法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六是筹建国家食品干预基金。2011年2月16日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按照俄副总理舒瓦洛夫的要求,俄罗斯农业部、经济发展部和财政部正在讨论建立国家食品干预基金。根据抑制通胀的需要,基金将有选择地低价买入食品,待价格上涨时卖出。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投放干预粮产生的利润。这样,俄罗斯**将有两个食品类价格干预机构,即国家粮食干预基金和国家食品干预基金。
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为了保增长,俄罗斯央行在一年内4次降息。2011年2月27日前俄央行基准利率7.75%,为历史最低。对俄罗斯来说,在实行积极货币政策的同时,能够把通胀率控制在8.8%,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我国可从五个方面抑制通胀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当前我国通胀的实际情况,您认为,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抑制通胀的哪些高招?
李福川:受俄罗斯抑制通胀措施的启发,我认为,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抑制通胀。一是有选择地实行食品限价或补贴。对所有学校食堂制定食品限价,或由**提供专项补贴;对退休人员提供临时食品补贴,或实行临时凭证制度,以保障经济上最脆弱群体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二是加强反垄断执法。根据抑制通胀的需要,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规则,加强反垄断监督,对有囤积和不正当加价行为的粮食和食品企业,除罚款外,对特别严重的还要追究法人代表的刑事责任,并做广泛宣传。对此,可直接参照俄罗斯的做法。
三是要求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粮食、食品和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既要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还要保证不囤积不涨价。对与**签署不涨价协议的大中型私企,**可提供贷款担保,必要时提供**贴息。
四是加大对售粮农民补贴力度,把补贴与实际售粮挂钩。国有银行可向超过一定售粮定额的粮农提供优惠小额贷款,国有电力公司可相应提供优惠电价。还可以采取其他增加售粮农民利益的措施,防止出现粮农惜售。
五是加强对粮食、食品和农资生产和销售领域外资企业的监管。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各地方机构加强对本地外资食品企业的价格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打击占市场支配地位的外资粮油生产企业和大型外资零售企业的不正当加价行为,防止外资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在中国粮食和食品市场兴风作浪。
作者:赵海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03月10日
责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