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来看,一开始这些投资银行家在干嘛呢?他们是在头上戴一个高帽子,帽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票据。他今天可能用比较低的价钱去买到票券,然后他再用比较高的价钱再去把他卖掉,然后他是这个样子戴着帽子到处服务。慢慢演变到后来,我们就把投资银行叫sale side(低买高卖的销售业),那资产管理叫buy side。投资银行卖的服务就像是,比方说假设我是投资银行的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我就去到处拉客户说:「你好,要不要来我们公司下单啊?」就跟证券商的那些营业员是很像的,只是他销售的对象是投信(即资产管理公司)而已。在华尔街和许多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交易的方式并不是电脑程式化交易,而是由一堆交易员在场内那进行喊价的动作。事实上他在里面交易的时候,他到底喊到多少其实是没有外人知道。这也是投资银行他销售和交易部门的获利来源(当然现在又有越来越复杂的赚钱方式)。
比方说假设买方是某间投信公司好了,卖方是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今天卖方向买方报价时,绝对会跟他讲说:手续费帮他砍到最低0.01%,那卖方到底要赚什么?因为就算交易量再大,手续费还是很低。乍看之下好像IB还是赚不到什么钱,其实他赚的钱就是在场内喊的价格和给客户价格之间的价差。因为最后IB到底喊到多少AM没有人知道,事实上AM也不关心,反正你IB就是我AM下什么单,你IB就负责成交就对了。各位不要小看这件事,当交易量极大的时候,要以萤幕上的「市价」成交是很难办到的事。以上讲的是最简单的故事,后来还发展出如风险套利等比较复杂的作法。长此演变下来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也产出了最多投资银行业的CEO,只有在并购比较兴盛的那几年或是那几个时期,如1980年代和2000年左右投资银行部会有一些人占据投资银行高位,不然其他时候投资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其实大部分还是由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来出任的。(所以各位有志于投资银行业的人请慎重考虑一下要不要去做一下这些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工作。)而且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他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工作和你的家世背景相关性会比较小一点。
可是在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从去拉客户的那个叫sales,然后那就下指令交易的这个trader分成好几关,从在交易室里面按按键的人,到交易所交易厅的pool里面比手势的那些人,那是一整组人马啊!哪一家公司能够喊到最好的价格,就是各家公司真正的功夫。所以通常一个人跳了,也就是sales and trader如果在公司间跳动的话,他的客户比较不会跟着他跑。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跟公司的reputation比较有关的部门。
在Sales and Trading部门你最需要的就是机率思考(probabilistic thinking)的能力,和高度抗压性的人格特质。最近美国前财政部长、也是前高盛董事长的鲁宾写的“不确定的世界”(时报出版)里面对于机率思考的益处有详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鲁宾以前也是交易员。接下来再讲的就是投资银行部,那投资银行部大家就比较熟悉投资银行部就是做并购、承销股票,海外公司债这些。在生意很好的时候,比方说在2000年左右或是说在1980年那个时候,每一笔桉子他们抽的钱大概是交易金额,听清楚,是交易金额的6%。就是说我要发行100亿的公司债,交易金额就100亿,那投资银行部门一个team大概是六个人左右,这六个人就去分这当中的佣金,大概会在6%左右,也就是六亿就六个人分。这只是一个case而已,你在报章杂志上甚至电视电影里面看到有关投资银行可以赚很多钱的故事几乎都是这一种的。不过基本上这些大的case就这么多而已,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那样子的生意,更何况是之前在网路上有一篇新闻,说荷兰式拍卖逐渐取代传统IPO做法,传统投银的获利空间变小,有兴趣的人你可以去网路上看。再谈谈那第三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