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南美作物种植已经进入尾声,巴西整体收割率超过60%,阿根廷进入关键生长期,后期可炒作题材不多。而新季USDA种植意向报告即将公布,大约一个月以后真正的播种季开启,市场的交易重点将全面转向美豆,新作的播种进度和生长情况是接下来二、三季度国际大豆市场的交易主题,也是左右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在新作大豆播种开始之前,本文梳理了美豆的产区分布和天气炒作规律。
市场即将进入“美豆时间”
作为农产品,大豆的生长周期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的播种、生长和收获时间段相对固定,所以各个阶段市场关注的重点以及价格波动都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美国与中国同处北半球且种植维度相近,因此大豆生长期基本重叠,均在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中间经过开花期、结荚期、灌浆鼓粒期,9月中旬以后开始收割,11月底基本结束。
美豆价格的季节性规律
对于美豆,通常在播种开始之前,2—4月市场重点关注新作种植面积,这是影响新作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种植面积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作物的种植收益、与玉米的比价关系、政策倾向、播种开始后天气状况等,通常这段时间价格趋于上涨。
4月中旬以后,播种开启,市场重点关注美豆的播种进度,跟踪每周的生长进程报告。一般在6月中旬之前,也就是播种结束之前,盘面都会维持一定程度的升水。
播种结束之后,进入生长早期,这段时间作物的需水量小,炒作题材少,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回落。
到了8月,进入美豆的鼓粒灌浆期,也是关键生长期,这个阶段作物的需水量最大,是天气炒作最容易发生的时候,这个时候通常价格会振荡上扬。
到了9月中旬以后,美豆产量大致确定,供应压力增加,10月初容易形成季节性收割低点。
10—12月,随着消费增加和库存减少,美豆价格趋于上涨,市场关注焦点转移到中国进口需求、南美大豆的种植和生长情况上。
所以,美豆有很强的季节性炒作规律,这种季节性分析可以让我们把握每个阶段市场的关注和炒作重点,但因为每年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分析中短周期的价格变化时还需要兼顾其他供求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