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豆油、尿素、沪银期货跌幅靠前,其中豆油跌逾3%领跌。截至发稿,豆油主力跌3.4%,报8342元。
美豆压榨量下降,受到美国2月极寒天气影响。欧盟提高了新季菜籽和葵花籽和大豆的面积和产量预估,尤其是葵花籽年度同比增量为208万吨,葵油增量约为90万吨。大豆市场也在等待新季的面积预估。隔夜欧盟数据给了新的利空,美豆油再度被打压。豆棕油等待基本面因素释放的相对明朗,内外利润的持续压制,我们预计国内油脂低库存的情况下,会有利润修复的机会。
展望商品后市,近期市场预期的大宗商品结构性牛市可能渐行渐远,大宗商品市场投机头寸出现较大规模的获利了结。我们在2021年1月3日研究报告《大宗商品资金流向报告:供需错期,预期有差》中提示过,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问题是阶段性供需错配,市场预期差主要集中在原油和黄金上,有色金属价格已经在反映逐渐趋紧的基本面,农产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从三月份的资金流向看,多数大宗商品都出现资金流出现象,其中布伦特原油和农产品尤为明显,有色金属资金流出有限。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结构性产能短缺问题,也不足以为通胀持续上升提供基本面支撑,“再通胀交易”更可能是供需错配后的强化投机交易。同期,我们也看到了十年美债名义利率抬升,主要受实际利率上升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