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考研对于我来说,已经悲剧的落下帷幕,从出成绩的那一刻,就一直纠结在继续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时间已经过去十来天了,一直都有点煎熬,有时候能冷静的看待与分析;有时候则只能寄情于烟酒来解脱。
我09年毕业于985的土木工程。工作一年,辞职考研,报了北大。尽管是抱着“考不上没关系”的态度去备考的,因为毕竟要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三跨”考上北大的经济,是需要天分+勤奋+运气的。但是,结果出来,我还是好好的悲痛了一番,专业课才68分,其他科目算是中规中矩,但离北大的实力还是差一点。当然有个客观事实是我所报学院和方向今年专业课变化太大,以致专业课考分普遍都比以前低了很多。但无论如何,68的分数还是惨不忍睹的。以致于我很怀疑我能不能学好经济,适不适合学经济。
时下三月开出,很多企业也需要人手,招聘浪潮火热,工作形式大好,如果工作可以找到一份收入还可以,但是比较累的职业(设计院,我也要跳槽过去,之前没有工作过,从同学那里了解的),前景的话基本能够稳步步入中等收入阶层。而要是再考的话,也得要尽快着手了。现在是日益的纠结。希望各位大侠走过路过,喝杯清茶,帮忙点拨一下。
我自己认为我的当初高考成功是靠的勤奋和良好的习惯,悟性还是可以,但绝对算不上那种天才型的学生;而且数学(经济学似乎比较重视数学能力)在理工科里只能算是偏上或者比较好的那种,比如高中的数学是扎扎实实120,运气好点130.;但很难上140的那种。现在经济是个大热,有点像个泡沫。我想我不能再随波逐流,毕竟是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庭负责,还有这么多关心我的好友在为我揪心。
我承认我对经济的兴趣要大于我对于土木,但是我不能确认我对经济是否热爱,或者更确切一点我觉得我对经济是兴趣大于热爱,毕竟关乎切身利益的东西大家多少都会有点兴趣,但不会因此每个人都去研究经济学。但同时,我又很希望能读个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可能是我现在有研究生学历情结,若此生不能继续“研究”,可能会遗憾一辈子,可我又不想继续我那不冷不热的土木,若无激情,只怕又是郁闷和无为的硕士三年,那有何必?
人生苦短,要么做最感兴趣的,要么做最有实力的,要么就踏踏实实在手头上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对我来讲,着实重要。
各位知情人士,请问要学好经济学需要哪些比较特殊的要求,怎样去分析自己适不适合学经济。若是自己真不适合学经济,那我就死心直接工作了,生活也会照样美好。
拜谢  拜谢。(我想我的想法可能也代表了不少跨考的学生,诚请大家吐露真言,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