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7 09:3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3-17 09:24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4 19:26 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再由社会自发地发展,自发地前进,而是一切都要由人类自觉控制。全面的计划经济,是人类控制自身命运的工具。如果任由人类社会自发地发展,那么在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发展中,很难说不会出现什么灾难。人类不能自我控制,内部的矛盾和竞争必然要毁了人类。例如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灾难,就不是私有制下能够解决的,这也使公有制的建立刻不容缓。自发地发展不代表就遵从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不去承认人类自觉性及其必要性,是唯心主义。 很好!终于能够从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去认识社会主义了,而不是从社会主义目标去认识社会主义.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可以这么说,你已经有资格谈"主义"了. 现在已经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自觉控制",而前提条件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思考到了这一层次,那就到了哲学的层面,甚至到形而上学的层面了.但这个层面的讨论却不是这个论坛的内容,而是隔壁爱智论坛的内容.人类是否能够象神那样没有偏见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关于这个问题,宗教又有宗教的自圆其说,科学有科学的自圆其说,但基本上可以将之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那就是坚信态度与怀疑态度.就你上述观点来看,你已经选择了坚信态度.但我相信这不是你的自由选择,而是宪法规定了教育必须这么教你,教科书已经规定了这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你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看来,你很会自鸣得意。形而上的层面,是低级层面。似乎你的思想水平还在十八世纪。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3-17 09:24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4 19:26 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再由社会自发地发展,自发地前进,而是一切都要由人类自觉控制。全面的计划经济,是人类控制自身命运的工具。如果任由人类社会自发地发展,那么在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发展中,很难说不会出现什么灾难。人类不能自我控制,内部的矛盾和竞争必然要毁了人类。例如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灾难,就不是私有制下能够解决的,这也使公有制的建立刻不容缓。自发地发展不代表就遵从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不去承认人类自觉性及其必要性,是唯心主义。 很好!终于能够从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去认识社会主义了,而不是从社会主义目标去认识社会主义.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可以这么说,你已经有资格谈"主义"了. 现在已经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自觉控制",而前提条件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思考到了这一层次,那就到了哲学的层面,甚至到形而上学的层面了.但这个层面的讨论却不是这个论坛的内容,而是隔壁爱智论坛的内容.人类是否能够象神那样没有偏见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关于这个问题,宗教又有宗教的自圆其说,科学有科学的自圆其说,但基本上可以将之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那就是坚信态度与怀疑态度.就你上述观点来看,你已经选择了坚信态度.但我相信这不是你的自由选择,而是宪法规定了教育必须这么教你,教科书已经规定了这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你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4 19:26 社会主义是什么?不是再由社会自发地发展,自发地前进,而是一切都要由人类自觉控制。全面的计划经济,是人类控制自身命运的工具。如果任由人类社会自发地发展,那么在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发展中,很难说不会出现什么灾难。人类不能自我控制,内部的矛盾和竞争必然要毁了人类。例如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灾难,就不是私有制下能够解决的,这也使公有制的建立刻不容缓。自发地发展不代表就遵从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不去承认人类自觉性及其必要性,是唯心主义。
wenwen2009 发表于 2011-3-17 09:47 任何一种经济都有优点及缺点,单纯强调一方都是不可取得。从长期来看,让经济有计划地运行必然会导致计划经济的成份越来越多,但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甚至在特殊阶段还要从属于市场经济。
龚民 发表于 2011-3-17 18:30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7 09:56 wenwen2009 发表于 2011-3-17 09:47 任何一种经济都有优点及缺点,单纯强调一方都是不可取得。从长期来看,让经济有计划地运行必然会导致计划经济的成份越来越多,但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甚至在特殊阶段还要从属于市场经济。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那么,有商品交换、有价值和价格、有货币,有没有公有制?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7 09:56 wenwen2009 发表于 2011-3-17 09:47 任何一种经济都有优点及缺点,单纯强调一方都是不可取得。从长期来看,让经济有计划地运行必然会导致计划经济的成份越来越多,但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甚至在特殊阶段还要从属于市场经济。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
哲思 发表于 2011-3-17 18:59 龚民 发表于 2011-3-17 18:30 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那么,有商品交换、有价值和价格、有货币,有没有公有制?
龚民 发表于 2011-3-17 18:30 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
龚民 发表于 2011-3-17 19:47 35# 商品价值范畴现代我们都知道仍是产品劳动量在交换中实现计量,当公有制社会还不能采用时间直接计量情况下,就必须采用这样的方法。而最能体现其价值公平交换的体制,而只能是市场经济,不会是计划经济。后者只会扭曲商品价值,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也是有其必然性。 那些强调公有制就是计划经济,显然可笑在于仍是采用计划价格进行货币计量劳动量的笨拙办法,行政命令就是法------现在人人都有知识,那一套是根本行不通的,否则,那些身经百战的革命家在世时为什么就开始抛弃计划经济,选择市场经济。 既然社会主义还必须保留商品、价值、货币范畴,再在公有制上增加市场范畴-------仍是实践的选择!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8 09:32 哲思 发表于 2011-3-17 18:59 龚民 发表于 2011-3-17 18:30 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那么,有商品交换、有价值和价格、有货币,有没有公有制?价值范畴产生的原因就是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因此,如果我们是从现实的经济过程去考察公有制,而不是凭着公有制的定义去演绎经济过程,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把公有制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跟市场经济挂上钩。计划经济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原始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都可以说是计划经济,因此,所谓计划经济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不过是计划经济建立的基础的问题。在原始社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活动范围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非常小,劳动工具还十分简陋,群体劳动都生存得十分困难,更何况个体独立面对自然界。因此,这个时候的经济必然是计划经济,是建立在极端落后条件上的计划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到个体家庭劳动能够维持个体生存的时候,社会计划经济就被打破了。当个体和个体家庭的生产力还具有非常现实的、决定的经济意义的时候,现代社会计划经济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只有在天灾人祸等等非正常原因存在的时候才可能短时存在。而一旦这种非正常原因解除后,计划经济就会面临瓦解。。。
哲思 发表于 2011-3-18 21:50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8 09:32 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那么,有商品交换、有价值和价格、有货币,有没有公有制?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8 09:32 各打五十大板,不算是公正。有市场经济,就不会有公有制。
哲思 发表于 2011-3-18 22:36 你不要老是从道德领域角度去看待问题好不好! 我根本没有去否定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差不多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都曾经存在过,因此,孤立的去谈计划经济是否应该抛弃,那是不会有结果的。问题的关键是考察他建立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
larmeerouge 发表于 2011-3-16 23:45 龚民 发表于 2011-3-16 21:26 短缺经济如何与计划经济有必然联系?凭什么计划经济必然要产品短缺?一谈计划经济,你就谈如何短缺,人民如何挨饿,但是,这是否与计划经济本身有必然联系?我希望你正面回答。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332194 在阅渎中获取智慧,增强判断力,可能的话请读一读:《短缺经济学》 亚诺什·科尔内(匈牙利)著,发表于 1980年。 从1979年起,匈牙利开始了以改革企业制度(包括撤销托拉斯、推行经营承包制等)、价格体制和工资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科尔内是最早主张实行经济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东欧经济学家之一。1957年,还在他20多岁时,就提出要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他认为,经济管理工作过分集中,严重地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科尔内的著作中,直接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设计具体改革蓝图的内容并不多。他认为,只有完成了对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符合实际的描述和解释,深刻认识了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以后,才能懂得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实证性、解释性分析,是科尔内的经济思想包括《短缺经济学》一书的突出特点。 《短缺经济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短缺及其原因分析和短缺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两个方面。短缺,是指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造成的缺乏。科尔内认为,短缺现象可以出现在任何经济制度中;然而特别是那种长期而又普遍存在的短缺,并不是自然短缺即资源等的绝对缺乏,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造成的,是制度短缺或体制短缺。他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四种短缺现象,即:纵向短缺,指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行政配给方式分配情况下出现的短缺;横向短缺,指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买卖方式分配情况下出现的短缺;内部短缺,指企业缺少为完成计划所必需的投入品;社会生产能力短缺,指社会生产能力利用,接近各种资源形成的“瓶颈”,并指出这四种短缺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为什么短缺现象持续存在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过程的正常状况呢?科尔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中,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的大量的行政控制是导致持久的短缺的真正原因。其中,科尔内特别强调了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以及造成这种软化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父爱主义”关系对于短缺的决定性影响。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分析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特点的钥匙。科尔内的社会经济运行理论的重点是揭示短缺环境中企业行为的规律性。因为,企业行为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认识了企业行为的规律性,整个经济体制运行的轨迹也就容易勾画出来了。科尔内指出,短缺现象的持久和普遍存在,造成了企业运行的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数量冲动”,即强烈追求产品产量的周期性循环;第二,“投资饥渴”和“扩张冲动”,即尽可能地取得多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周期性循环;第三,不论是在当前生产及投资还是在长期生产及投资活动中,对于价格、利率等信号反映迟钝;第四,“囤积倾向”,即产品滞存的周期性循环,等等。科尔内认为,以上产生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1968年匈牙利的改革就是一个充分的说明,但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进行更深刻的改革。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无理刁难。事实上,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决策数学模型以及民主机制,完全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足以取代有着更多弊病的市场经济体制。
龚民 发表于 2011-3-16 21:26 短缺经济如何与计划经济有必然联系?凭什么计划经济必然要产品短缺?一谈计划经济,你就谈如何短缺,人民如何挨饿,但是,这是否与计划经济本身有必然联系?我希望你正面回答。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2&from^^uid=1332194 在阅渎中获取智慧,增强判断力,可能的话请读一读:《短缺经济学》 亚诺什·科尔内(匈牙利)著,发表于 1980年。 从1979年起,匈牙利开始了以改革企业制度(包括撤销托拉斯、推行经营承包制等)、价格体制和工资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科尔内是最早主张实行经济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东欧经济学家之一。1957年,还在他20多岁时,就提出要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他认为,经济管理工作过分集中,严重地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科尔内的著作中,直接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设计具体改革蓝图的内容并不多。他认为,只有完成了对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符合实际的描述和解释,深刻认识了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以后,才能懂得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实证性、解释性分析,是科尔内的经济思想包括《短缺经济学》一书的突出特点。 《短缺经济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短缺及其原因分析和短缺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两个方面。短缺,是指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造成的缺乏。科尔内认为,短缺现象可以出现在任何经济制度中;然而特别是那种长期而又普遍存在的短缺,并不是自然短缺即资源等的绝对缺乏,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造成的,是制度短缺或体制短缺。他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四种短缺现象,即:纵向短缺,指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行政配给方式分配情况下出现的短缺;横向短缺,指在资源、产品和服务通过买卖方式分配情况下出现的短缺;内部短缺,指企业缺少为完成计划所必需的投入品;社会生产能力短缺,指社会生产能力利用,接近各种资源形成的“瓶颈”,并指出这四种短缺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为什么短缺现象持续存在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过程的正常状况呢?科尔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中,利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的大量的行政控制是导致持久的短缺的真正原因。其中,科尔内特别强调了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以及造成这种软化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父爱主义”关系对于短缺的决定性影响。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分析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特点的钥匙。科尔内的社会经济运行理论的重点是揭示短缺环境中企业行为的规律性。因为,企业行为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认识了企业行为的规律性,整个经济体制运行的轨迹也就容易勾画出来了。科尔内指出,短缺现象的持久和普遍存在,造成了企业运行的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数量冲动”,即强烈追求产品产量的周期性循环;第二,“投资饥渴”和“扩张冲动”,即尽可能地取得多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周期性循环;第三,不论是在当前生产及投资还是在长期生产及投资活动中,对于价格、利率等信号反映迟钝;第四,“囤积倾向”,即产品滞存的周期性循环,等等。科尔内认为,以上产生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1968年匈牙利的改革就是一个充分的说明,但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进行更深刻的改革。
tsunami2010 发表于 2011-3-19 06:51 這個帖的主題起的很好,人類就是需要自我控制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9 13:02 46# jameschin007 当今时代,海量的信息很廉价。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3-19 14:29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9 13:02 46# jameschin007 当今时代,海量的信息很廉价。如果你认为信息的收集是不需要成本的,那么麦克斯韦小妖就是存在的。那么第二热力学定律就是错误的。 最后这个宇宙就是不存在的。 收集信息是由成本的。信息量是无穷大的,如果你懂什么叫分形的话,你就明白了,成本是无穷大。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9 19:59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3-19 14:29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3-19 13:02 46# jameschin007 当今时代,海量的信息很廉价。如果你认为信息的收集是不需要成本的,那么麦克斯韦小妖就是存在的。那么第二热力学定律就是错误的。 最后这个宇宙就是不存在的。 收集信息是由成本的。信息量是无穷大的,如果你懂什么叫分形的话,你就明白了,成本是无穷大。不知道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信息是否无穷大呢?成本是否无穷大呢?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3-19 23:32 [ 最后这个宇宙就是不存在的。 收集信息是由成本的。信息量是无穷大的,如果你懂什么叫分形的话,你就明白了,成本是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