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386 0
2011-03-17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建立在私人财产制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的效率和缺陷在西方主流经济学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解释。纵观19世纪到20世纪经济思想的发展,一直围绕着一个主线即"**与市场"。从经济学教科书来看,从1848年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到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1993年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反映了19世纪末到整个20世纪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在这些教科书中充分阐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同时,对市场经济需要**干预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当然,在这期间,关于**干预和经济自由主义的纷争也从未间断过。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发生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着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在知识、科技创新推动下的高度繁荣和由此而产生了所谓"自由资本主义的神话",但是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个"神话"破灭了;二是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或称经济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其独特的模式向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这两大事件直接挑战着西方主流经济学。
源于美国而蔓延世界的金融危机,不论从经济运行层面还是从经济制度层面来看,都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经济自由(即理性人自由选择)和市场均衡提出了挑战。正如学界不少人发出的疑问: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没有及时预见到这场金融危机?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解释这场金融危机?关于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学界有好几种解释:一是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的后果 ;二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致使金融高度扩张;三是金融监管不力或宏观调控失当;四是华尔街金融家的过度贪婪;五是格林斯潘的长期的货币政策种下的祸根;等等。我们认为,当前金融危机的更深刻的原因,应该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缺陷来认识。美国的市场经济被看做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它的运行效率,可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标准教科书中找到理论依据。不论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还是以一般均衡为基础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学派,他们的理论都认为以经济自由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人选择的市场制度是最有效率的,有理性选择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市场最后会自动收敛到最佳的制度安排。但是,市场经济真的那么完美吗?在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发展中,凯恩斯深刻看到了市场经济的缺陷而提出**干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从20世纪70年代起备受争议和批判的凯恩斯主义似乎又走到了前台。但是,"回到凯恩斯"就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吗?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他的政策主张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或创造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并没有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深刻原因。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回到马克思"。不过,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虽然重新受到关注,但其对资本主义弊病的深刻分析确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所回避。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的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来不可能具有的科学的理论范式。我们知道,私人财产权利(制度)以及在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交换关系是一个"市场契约",它的进步意义是摆脱了过去财产权利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保证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经济自由和经济激励,但它内含着资本与劳动交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马克思指出,即使财产权最初以劳动为基础,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条件下,商品所有权规律也会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转化。资本主义财产权的分配使没有财产权或生产资料占有权的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财产权的缺乏使他们无法参与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更谈不上参与市场的选择权。因此,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平的根源是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的私产制度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了工人必然要遭受资本家的剥削,劳资之间永远不可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缔结市场契约。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雇佣劳动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平等的或仅仅是公平的报酬,就犹如在奴隶制的基础上要求自由一样。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的意义在于要实现每个社会成员拥有财产权利的平等、获得和使用财产的公平即劳动产品分配的公平以及人们能充分享受社会财富带来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中,马克思看到了一个利益关系失衡的财产权结构会构成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同时资本与劳动收入比例的长期失衡也会造成广大劳动者的消费被限制在一个最低的水平上,加之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排斥在就业大军之外,这是引起失业、生产过剩乃至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合理的财产权结构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也是市场均衡和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从这次金融危机后美、英等国**"救市"的干预措施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它的自由市场制度可能会加以适当调整,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基础的财产权结构,触动私有制这个基础。一些西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已经把注意力集中于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同时也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但他们回避了马克思所揭示的阶级分化和所有制的结构问题。 因此,对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局限性不能仅仅从所谓"市场失灵"或"**失灵"来认识,**与市场的协调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市场均衡即市场怎样"出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财产与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趋势,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