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九江市修水县的调查数据
宋玉玲
钟科辉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摘
要
村镇银行是我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机构。本文主要以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一般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探讨。村镇银行要采取设立“虚拟银行”,改善自身经营方式,加强宣传、增加可信度,拓宽客户种类、实现错位经营等措施,加快村镇银行发展速度,快速抢占农村市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Village banks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 have a new type of financing institutions, rural banks this pap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general descriptive analysis metho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banks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village banks to expl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banks can be taken to set up a "virtual bank", to improve their mode of operation, publicity, increase reliability, expand the types of customers,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disloca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village banks, quick to seize the rural market,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banks; status issu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
言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单一,网点覆盖率不高,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张燕、梁姗姗(2010)指出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最高的年份也不足15%,农村贷款资金供求严重失衡。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机构,它的产生迎合了广大农村市场的融资需求,为农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融资力量。许多学者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市场目标方面,傅皓辉(2010)认为村镇银行应将市场细分,主要目标应定位于农村地区的中等农户群体;高彦彬(2010)认为村镇银行为穷人服务也是可以盈利的,为最贫穷的人服务不必然比为那些不太贫穷的人服务盈利少。第二,贷款价格方面,于丽红、兰庆高(2010)认为基于资金与业务成本、风险补偿、实现利润等方面的考验,应采用成本定价法;高彦彬(2010)认为农村贷款的可得性超过了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影响。第三,运营模式方面,李晓春、杨恒(2010)认为要扩大抵押的范围,改革贷款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陶雷(2010)认为村镇银行可以建立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机制。第四,在金融产品方面,郑兰祥、吴瑶(2010)、吴盛光(2010)认为应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本文结合在九江修水县调研数据,分析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旨在探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村镇银行的简介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一)村镇银行的定义及其职能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以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村镇银行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村镇银行的产生条件分析1、现有融资状况与村镇银行的产生在农村,农村融资机构少,融资市场呈垄断状态。在村镇银行加入农村融资市场之前,融资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就农村信用社而言,首先,贷款业务不够灵活,农民不能根据自己需要时得到贷款。当农业生产真正需要时,农民就没有可贷之处了。农业生产就会造成损失。其次,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农民普遍反映“人情贷”的现象,没有熟人,借款时非常难得一件事。再者,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比较小,一般是小额贷款,而五千元以上的大额贷款时比较难申请的,当农民真正需要大额贷款时,就出现无处可贷的情况。比如,在中国邮政银行成立以前,其办理储蓄业务而不进行贷款业务,这样,邮政储蓄每年就像抽水泵一样从农村抽取储蓄金额就有4000多亿人民币,对于本来就陷入融资困境的广大农村,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农民进行农业经济生产,若遇到资金困难,想获得一定的资金帮助,就只能困难地从信用社获得一点点贷款。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就有60.69%的人认为从信用社贷款是不方便的。
面对这种处于融资垄断状态的农村,针对广大农村融资难的情况,就急需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村镇银行正好迎合了这种改革趋势。
图1:信用社贷款难易程度比例
(资料来源:本课题组对修水县居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整理所得)
2、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势头与村镇银行的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跨越。从农村的产业结构来看,已经有单一的第一产业发展成为三大产业同时发展的状态;从农村的消费水平来看,农村的消费结构也是在改变的,从单一的温饱需求向物质、精神需求发展,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从农村的经济基础来看,单一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产业,所以能拥有的经济实力非常单薄。综上所述,融资需求的急剧扩张,村镇银行的产生正好为农村注入了新鲜融资血液。
二、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村镇银行的现状1、发展势头良好这几年,村镇银行处于相对发展阶段,由原先的几家发展到2010年已有200多家。虽然每年的发展速度不同,但村镇银行还是在全国各个地区先后发展起来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镇银行的规模虽小,但是从治理结构上说却相当的完善。事实上,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仅仅是监管机构和**的推进,并不足以让他们如此热衷于设立村镇银行,吸引他们的是中国金融这片“富矿”,各家银行争相挺进县乡,正是希望村镇银行成为能够持续盈利的“金麻雀”。
目前,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都已经成功在中国内地成立了若干家村镇银行。比如,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就开始进军村镇银行业务,目前,就汇丰银行而言,在内地拥有超过7家村镇银行,比大多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村镇银行要多得多,仅次于国家开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