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之后的首次两会。从**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央**对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还是强调人均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收入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对外还是宣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以避免图虚名而招实祸。以中国目前这个发展阶段,采取这样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路还要继续往前走。为了这条路走得更好,中国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国家——美国、日本、前苏联。 一、紧盯美国
中国和美国同属大国,一东一西,国土面积也差不多。美国是世界第一,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中国才刚刚世界第二,如果说要超越,前面就一个美国了。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最后的一个对手也是最难超越的。中美对比,现在还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GDP的差距就不说了,科技、教育、军事等关键领域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但追赶者也有追赶者的优势,那就是紧紧地盯住美国这个第一名,学习它、赶上它,之后再超越它。其实美国这个世界第一也怕被超越,去年和今年的国情咨文里都多次提及中国,已经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来看待了。这绝对是好事。只有竞争,才能出生产力、才能出战斗力。所以中国现在就是要全方位地盯住美国,在经济领域全面地与之竞争。不要怕竞争不过,国家不是公司,哪怕竞争输了也可以促进发展。其实也就是要培育国家的竞争力。美国人要赢得未来,并宣称在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也要在这方面加强。
二、借鉴日本
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总量第二。当时日本人也跟今天的中国人一样,没有富裕的感觉。但又经济十几年的发展,中间还经历了石油危机,日本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国家。这些历史大家都知道。日本确有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但中国绝对不可重走日本的老路。为什么呢?日本经济的后劲不足问题。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增长一直十分缓慢。中国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才超过日本的。之所以慢,其实就是它的赶超型经济造成的后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过去的成功模式是模仿型的,这是日本最擅长的。当然,模仿中也会有一些创新,这完全符合规律。但模仿毕竟比自创成本低。对于企业而言,能模仿为什么要自创呢?企业没有动力自创。所以日本高速增长之后,在技术水准与欧美差不多之时,就自然慢了下来。但日本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是很能创新的,感觉他们的技术很先进。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目前世界上的顶尖科技方面,几乎没有哪一项是日本人做出来的。所以,中国一定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大力培育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怎么培育呢?还是要竞争,只有竞争才是创新的源泉。但这必须有前提,就是社会规则要公平公正。同时,国家还要加大在教育、科技方面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比重和研发经费比重。
三、避免苏联
中国是社会主义主义国家是毋庸置疑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弊端除了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就是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前苏联之所亡党亡国,我以为就是这两个原因。中国现在走自己的路子,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排除了一个重大危险,并且由于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而更加得到人民的支持。但高速增长本身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加上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老问题,使中国面临的另外一个重大危险更趋强化。今日中国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如何避免走前苏联的老路,是当下中国党和**面临的最大课题。我期待中国再出现一位天才人物,解决这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