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3-19 20:45:16
29# 吴本龙
我支持斯密的思路,这与我又是否回到劳动价值论有何关系?由于你们硬说生产价格是循环论,我才说“成本价格 = 物化劳动c + 活劳动v ” 。这个公式只是成本价格,并不是生产价格(价值)。“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才是生产价格。你所说的(现代社会)价值=“物化劳动c与活劳动v之和”怎么会是我的意思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5394&page=3&from^^uid=1123236

按你的思路: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利润价格
如果其中的成本价格=c(物化劳动)+v(活劳动)——从而是以“劳动量”计价的话;
……那么利润价格是不是也以“劳动量”计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9 20:52:00
30# pengleigz
1、那么,就要素论来说,最多也只是价值“大体上”决定价格。
2、价格决定价值,价格是一个客观存在,完全可以通过人的认识而得到,不存在循环论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5394&page=3&from^^uid=1123236

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和价格是个同一体,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共同决定于——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9 23:05:35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3-19 13:18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3-19 10:54
我也感到很疑惑:
商品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果然是用价格说明价值,再用价值说明价格。
同时由于所有的价值和价格,最终都要用货币来表示;……所以最终还要用货币来说明价值和价格。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价值、价格、和货币,它们所表示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既然你与yangfw 都认为生产价格是循环论,那么我就解释一下。你们是不是认为,成本价格可以说明生产价格(即价值),而生产价格(即价值)又决定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又决定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再去说明生产价格,由此认为生产价格理论是循环论。倘若如此,这就是错误的推理。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成本价格并不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而是由价值决定的。即,由物化劳动c与活劳动v之和构成的。这就打断了

你们的分析链条。你们不应该顾名思义,就因为“成本价格”包含了价格二字,就与市场价格混为一谈。
        如果你们的推理不是像我所说的这样,那请你们详细推理。
针对你的这一说法,铭儿说的对,等于是绕了个圈子(生产价格论)又回到了劳动价值论。其实对你的循环推理,只要根据(生产)价格决定价值这一论点就够了,不必象你说的绕了那么大个圈子。你现在又用劳动量——物化劳动c和活劳动v来取代生产价格,事实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生产价格是不能够由物化劳动c和活劳动v变换出来的,c和v都是通过交换过程而来的实实在在的市场价格,生产资料从市场购得,雇佣劳动用工资交换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7:48:39
yangfw 发表于 2011-3-19 23:05
针对你的这一说法,铭儿说的对,等于是绕了个圈子(生产价格论)又回到了劳动价值论。其实对你的循环推理,只要根据(生产)价格决定价值这一论点就够了,不必象你说的绕了那么大个圈子。你现在又用劳动量——物化劳动c和活劳动v来取代生产价格,事实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生产价格是不能够由物化劳动c和活劳动v变换出来的,c和v都是通过交换过程而来的实实在在的市场价格,生产资料从市场购得,雇佣劳动用工资交换来的。
  你这个帖子本身就是循环论,你没发现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0:35:09
哲思 发表于 2011-3-18 14:20
“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指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价格的波动指的是本质借以实现的社会条件。思维对事物的考察总是从现象到本质。本质一经确定,在论述的时候就变成了已知的前提,然后本质就变成了实体,现象就变成了本质实现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复合体,思维从事物形成的过程中走过,通过分析抽象出事物,确定下事物,然后,思维再从这里返回头去,从有关事物的单纯概念开始,重新返回到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去,这个时候,事物的有关过程就被描述成事物的实现形式,而形式又分为本质的形式和非本质的形式。本质的形式就是事物自身单纯的存在方式,是事物本来的面貌。而非本质的形式则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干扰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因此,对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论述,总是从事物开始一层一层的进行论述。对真实存在的事物的还原过程,也是一层一层的把各种性质的条件,当作事物存在的环境一步一步再加上去。这样一来,运动事物的全部联系就非常清晰了,而事物运动的规律和方式也就解释得一目了然了。
“等量劳动相交换”这个本质的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会出现变形,而这种变形只有在本质的规定被考察清楚后,才能清楚的得以考察。否则,头发胡子一把抓,是分不清哪是事物哪是事物存在的外部环境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只有在事物本身得到认识后,这种相互作用才能够得到正确考察,否则,认识就会一团糟。
  哲思到底是研究哲学的,让我看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