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定律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定律表面上说的是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但背后隐藏着购买预算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定律用数学方法表达是:
dQ/dP小于0
或Ed=(dQ/Q)/(dP/P)小于0
Q需求量,P价格,Ed需求的价格弹性。
购买预算与价格的关系如下:
令Em=(dm/m)/(dP/P)
m购买预算,Em购买预算的价格弹性。
一般假设购买预算全部用于商品的购买,不留余额。这个购买预算是可以根据价格变化调整的,但调整的幅度是有限的。
考虑到:
m=PQ
有:dm/m=dP/P+dQ/Q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dP/P,有:
(dm/m)/(dP/P)=1+(dQ/Q)/(dP/P)
即:Em=1+Ed
如果要求Ed小于0,则必须有:
Em小于1。
也就是说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是:Em小于1。这个条件既是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为充要条件。
西方经济学是用以下模型推出需求定律:
P1Q1+P2Q2=m
P价格;Q需求量;m购买预算,常量。
这是购买两种商品购买预算一定的购买模型。购买总预算与价格变化无关,但购买一种商品的预算会随着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假设购买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但购买数量可以变化。
西方经济学用图像法证明了需求量与价格是反向变化关系。
我们尝试用数学公式证明需求量与价格是反向变化关系。
假设P1、Q1、Q2是变量,P2、m为常量,有:
Q1dP1+P1dQ1+P2dQ2=0
dP1/P1+dQ1/Q1+P2dQ2/P1Q1=0
1+(dQ1/Q)/(dP1/P1)+P2dQ2/Q1dP1=0
(dQ1/Q)/(dP1/P1)=-1-P2dQ2/Q1dP1
如果能证明P2dQ2/Q1dP1大于-1即可以证明 (dQ1/Q)/(dP1/P1)小于0。这个证明看起来不容易,本文不再证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证明一下。
显然用数学公式证明比较麻烦,因此西方经济学舍弃了这种证明方法,用图像可以很容易证明。
应该指出的是,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一定遵循PQ=m(三者均为变量),但未必遵循P1Q1+P2Q2=m(m为常量,其他可为变量)。所以与其用复杂的 P1Q1+P2Q2=m模型证明需求定律,不如用PQ=m(这是公理,一定成立)模型证明需求定律,后者还可以推出需求定律成立的充要条件:Em小于1。
我们可以这样说需求定律:在Em小于1的前提下,有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谓的其他条件不变,其实是Em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