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2011-3-29 17:48:47
读书我觉得硕士就够了! 先工作积累点经验知道自己想学什么  缺什么后再继续回来读。 学习还是要坚持啊! 要吃苦  要能坐板凳  能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14:01:17
看来,有些东西的存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用经济学解释的,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14:04:04
大家感觉,近二三年的博士比五年前的博士整体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21:53:12
说道博士论文,非常希望论坛可以给个讨论群,教教方法啊,数据也可以起一起分享 或者分头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09:16:31
小硕在读 ....坐看 哥哥姐姐 论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09:26:33
在读博的道理上还有很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0:57:51
我本科读的测绘工程,现在正读企业管理硕士,打算考博,可又不知道考什么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4:22:21
我也说说我的情况吧,我是江苏人,高中时就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学习成绩较为突出,当年看了CCTV现场直播的新加坡大专辩论赛复旦大学的比赛后,为其折服,遂决定报考该校。但高考发挥失常,最后被并不是很出名的大学的工科专业录取,但是对复旦的向往、对经济金融的向往之心未灭。本科毕业后直接读了本校的经管类研究生。由于是工科院校,经济、金融的实力较弱,研究生时没有好好学习相关经济知识,研2时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考博,对学校的选择一直比较纠结,当时也走了一些弯路。主要是对当时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清晰而客观的规划。
一、学校的选择
总结自己的经验,觉的在报考学校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优势、劣势以及目前所具备的一些客观条件慎重选择。具体来说就是要搞清楚自己毕业后出来到底做什么。
1、职业规划
如果你的兴趣爱好在学术,那么最好选择去北大、清华、复旦、财大、交大、人大、南开、中山等经济学底蕴深厚、导师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这些学校(尤其是上文提到的前几所高校不仅本校老师很多毕业于国外名校,而且经常会请哈佛、牛津等名校的名教授来本校授课。我本人从这些外教身上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与想出国继续深造的学弟学妹来讲,外教的作用较为明显。我的2个同门师弟、2个同学在申请国外著名大学时,外教的推荐信起到决定性作用。外教的课要认真听,并针对他们的研究重点或目前在研方向进行大概了解,并积极与之交流,会给他们留下较深刻印象,他们也乐于为你写推荐信。)同时这些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与国外名校的交流计划,大部分同学可以积极申请。别的学校我不清楚,但是复旦的交流名额还是相对较多。申请时,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比较有优势,所以,劝有出国交流的同学考个托福和GRE。
如果你毕业后想去去银行、证券或者基金等做实物,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较好的学校外,可以报考一些具有兼职教授的高校,比如南开大学、上交、5道口、财政部研究所等。据我所知,我的一个师弟报考了某大学的某兼职博导(某银行董事长),毕业后直接进入该行,其提升速度非常之快。
2、自身经济学基础
在报考各大学时要对自己的能力有相对清醒的认识。由于我是工科院校毕业,研究生学的经济学基本上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没有贬低我母校的意思,大家不要拍砖啊,呵呵),因为我母校虽然不如北清复交出名,但是在国内还是不错的,所以,估计国内大部分学校研究生所学经济学也不会太深。而北青复交等经济学难度相对较高,我参加过复旦、交大、南开、南大等学校的考博,据我自己的感觉以及后来与同学的交流,感觉我参加考试的当年,复旦的经济学最难、南大相对较为容易,南开和交大也相对较难。北大和清华难度很大。当然,各校难度每年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考博专业课难度较大的学校应该为清华、北大、复旦、上财、南开。据说近年来,交大研究院和浙大的难度也上去了。
除了专业课外,英语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重点,一般来讲,综合性大学英语难度相对较高。北大、人大、复旦、社科院难度最大。理工类学校的难度相对较低。提醒大家一些学校如南开大学听力会单独划线,大家报考前要仔细看下其要求。
3、各校的毕业要求
在毕业前,各校对博士生毕业前所发表的论文会有所要求,这个最近论坛里讨论了很多,这里就不啰嗦了,呵呵,报考前,尽量去其研究生院网站找找相关要求,当然有师兄、师姐在该校读博的,直接问问就更方便了。一般来讲,理工类院校毕业要求较高,如上交、西交清华等。我导师就亲自说过,“交大考起来比复旦容易,但是毕业比复旦难”(说这话时,上交还没有SAIF)。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随着社会各界对博士质量的怀疑,各校加大了对博士生毕业的控制,其直接影响就是加大了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的把关。我有2个同学因为文章发布出来,6年了还没有毕业,被劝退。
4、人脉优势
现在感觉考博时,人脉优势也较重要。由于是工科学校,没有师兄、师姐在复旦读博,所以,对其命题规律、考试所要求掌握的难度等并不了解,直接以平新桥的18讲等内容来应付该校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而且由于没有认识的人在该校,考试时的住宿成了大问题。当初我提前4天去了复旦,结果该校周围所有的中小旅馆都满员,大旅馆我也住不起,没有办法,只能住在火车站旁边的小旅馆里,每天打车去考试,呵呵。后来去南开考试,由于由师兄在天大读博(天大和南开连在一起),我就蹭了师兄的宿舍,方便了很多.
人脉最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方面,象上海的复旦,交大和上财,北京的北大、清华、央财、人大,深圳的中山等院校,由于其处于金融中心上海、北京和深圳,再加上这些院校的综合实力,其毕业生的就业在这些地方绝对称得上呱呱叫!而武大、南开、川大、西交等尽管实力强劲,但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其就业相对逊色。
二、学习任务
由于读博期间,大量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觉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如果你的目标是学术,那么毫无疑问,学习的中心应该是那些国际上前沿、热点的问题。为此,你必须读懂国外著名学术期刊的文章,由于已考上博士,所以,英语在阅读方面应该不成问题,关键的语言是经济学语言,即掌握现代的计量经济工具和数学。不奢求你自己能搞出一套模型,但是最基本的要能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至少掌握几门国际上常用的计量软件,如SAS、MATLAN等等。
如果你的目标是实物,那么掌握基本的计量工具即可,最简单的傻瓜式的EVIEWS总会用吧,呵呵。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一些实物上,比如考个CFA或者CPA等,这些东西在去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面试时,比较重要。当然,如果搞行研或者金融衍生品的开发等,研究也非常重要,呵呵。
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在博1时,就要开始写论文进行投稿了,因为一般好的期刊审稿的时间很长,如果博士3年的话,象经济研究,博1时就要投稿,否则毕业前很难发表。不要忘记,你是需要这些文章来毕业的,呵呵
时间关系,这些只能写这一点,投稿、选题外交换生与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等下次有时间再写,希望能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文中没有贬低或者抬高某些学校的主观意图,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由于时间紧,文中一些错别字和错误在所难免,不够严谨,大家不要见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19:52:35
两个同事聊天,A问B“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啊?”,B回答说“最近实在太忙了,还哪里有时间看书啊?”。A奇怪的问“那你在忙什么啊?”,B乐滋滋的笑着说“最近忙着写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2:42:44
博士学习已经快两年了,其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简直就是五味俱全。
人就是很奇怪,读得越专,越觉得不够,越没有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8:35:40
作为后进者,跟大家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20:03:18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 13:03:42
透视社会一次要通过技术、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小到一个人,达到一个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因此我把一个人读博的能力看做是技术层面,把一个人的习惯看做制度层面,而把他的品行上升到文化层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 13:35:35
谢谢 LZ的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 23:41:04
看看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09:17:22
每月或每周或每天尽量分不同的版块或行业或分区域(欧洲、亚洲、美国等)讨论,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学的很深,更有帮助,也可以拓展大家的视野,讨论更有针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09:23:46
其实这些经验又何止是念博士需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09:34:20
博士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堆积而成的!耐心意味着要 经得起眼前的诱惑,意味着要道法自然,意味着无为而无不为。耐心不是压抑,而是修行。不要采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成熟是自觉自 悟。只要你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博士毕业,你吃到的杏一定是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11:13:11
其实,现在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确有很多博士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相信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很多人说博士就业面窄,我不这么认为,读完博士不一定只是去高校,还有很多好的企业,如跨国公司、大型国企。我认为读博不一定把自己未来限定在高校内,这样自己视野会变窄,而应该是多多去外面尝试,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可以发挥博士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15:38:56
读博也是要看缘分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4 11:01:14
围观来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4 12:29:11
围观也罢,热闹都行,要的是你的人气和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4 21:48:45
{:2_28:}{:2_37:}xuex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5 08:51:03
学习,看看自己会不会转变,也去考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5 10:47:29
硕士毕业后直接工作的 主要是因为家庭原因 没有继续读下去 但是因为现在当老师 因此 未来还回考 继续读下去 其实如果没有经济方面或者其他原因 一鼓作气 读完 是个明智的选择 会继续关注本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5 21:38:24
非主流管理类读博人士的看法
之所以选择读博,一方面是本科毕业(直博)时,单纯而幼稚的以为对所读学科很有兴趣,可以尝试着搞研究,等到读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于幼稚。然而,失悔过,彷徨过,坚定过,最终还是发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1.之所以不属于主流,是因为坚定读博后压根儿没想过在国内高校教书,就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了。当然, 如果学术做到国际一流水平,能去国外混个讲师我也不会拒绝。不过还是没有把毕业当老师作为毕业首选。
2.我理解的读博其实就是一份平常的工作,和硕士毕业的同学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同样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加班,同样是要融入社会(我是管理学科,偏实践),同样要处理和BOSS、同事的关系......而这份工作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能够接触到水平高的教授,进步速度较快,不仅仅是学术,更是为人处世等其它方面;而且,这份工作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可以认识行业内不少全球顶尖的人才。
3.从读博这份工作的性质来看,分析自己的性格后发现读博还是挺适合,至少不会讨厌。更重要的是,读博期间锻炼的逻辑能力、发现truth的能力,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提炼理论的能力,对人的思维是很大的提升,这一点对以后可能进行的咨询、研究型工作会有好处。
4.为以后储备,等年纪大的时候,有一定工作成绩的时候,个人还是倾向于找个大学教书。
想法非常零散,也许以后会变,但在读博期间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知识面的总路线不会变。尽管做T型人才很累,一方面要做好学术,往深处钻,另一方面,要拓宽知识面,融入社会,但读博的几年会很有意义,所以再累也就无所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5 22:01:33
本人刚刚毕业,经济学。看到帖子中关于导师的话题不多,我倒有这么几句话。
    导师,这可是推你向上的台阶,值得一辈子珍惜。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简直是上天的恩赐!这话不过份。
    我的导师大我4岁,年轻有为,大小论文的方方面面都明白。三年半的时间,硬是让我有了大概的明白。没有上课教,就是点拨、看书、读文献,由浅入深就解决了。现在看来,从一开始,老师就有方案。一般情况下,我会与导师一月或者四十天左右预约谈一次,只谈自己所得,时间从开始的二十分钟,一直延长到1个小时。
    导师与我谈的最多的是文献阅读方面的,各种说法、各种理论的梳理、评价,个人的想法。只可惜我的英文水平一般,外文文献没有梳理的太清楚。半千篇文献的阅读强度是有的。
    每次下来,都有汗毛倒竖的感觉。没有准备是不敢去的,很紧张、很享受的过程,很充实的感受。
    有机会多与导师谈谈。
   

    以下是我写的对导师的致谢词,是真实的感受和经历:
    恩师**,博学睿智,英风大略,德才兼具,率性求是。先生不弃,招至门下,授业传道,释疑解惑。恩师严谨,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耳提面命,发蒙启蔽,苦心孤诣,鱼渔双授,遣词造句亦一一指正。恩师豁达,待生颇厚,以身作则,行端表正,不言之教,桃下之蹊,尝以当头棒喝之法,示我以明心见性之要。生惭无寸功,心有愧焉!恩师导生于狭路,示生以通途,论文撰写,自选题至考察,乃至资料搜集,自研究方法至疑难处理,自整体框架至细枝末节,皆得悉心指点。师之敦促鼓励,使生不敢稍懈于精进;师之言传身教,使生得入学术之殿堂。为师如此,天下无二,从师治学,实乃上苍眷顾。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天地亲师,铭记在心,没齿不忘。惟奋起后进,冀报先生之万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6 16:32:44
呵呵,博士的研究兴趣更重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6 16:33:21
奈何现在的呼噪心理比较重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6 17:03:02
看看把 考博离我还是比较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