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管考试 九区
›
经管在职博
博士学习生活、学习经验分享(精华贴奖励50-500论坛币)
楼主
caozisimon
74875
375
收藏
2011-03-19
本帖基于对刚经历考研考博的后来者,希望前人能够提高宝贵的经验而设立。
凡在本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回复贴一律给予10币奖励。精华贴给予50-500论坛币奖励。特别精彩贴外加热性指数和学术指数等额外奖励。
鼓励的讨论范畴:
分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分析方法;
选题与论文发表;
学习与工作;
国外交换生与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
等等多后来者有借鉴和学习的意见建议。
优秀帖,版主绝不吝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hang2010
2011-3-19 14:08:06
我很渴望将我的成功经验与后来者分享,帮助更多后来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感谢版主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谈一下相关经验,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有所收获。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考研需要信心与恒心。这是一点题外话,但至关重要,不得不说。信心与恒心都是考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信心,self-confidence,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话是美国作家爱默生说的。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会有无穷的动力,才会让我们去为成功作准备,而不是去为失败找借口。我的情况本来很难有什么理由去拥有信心的,我很羡慕在座的各位能够这么早就准备考研。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天津一家公司起早贪黑的上班呢。由于与公司签定了三年工作合同,辞职需支付巨额违约金,所以直到8月底合同到期后我才来到大连。正式学习是九月一号啦。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9月份至少应该开始第二轮复习了,而我当时的情况是:第一次考研;政治零基础(这点大家刚开始恐怕都一样);高数、英语自大二学完,放下五年了,而且当时也仅是六十几分过的;时间只剩4个月零18天。这种情况下我都成功了,难道还不能给大家带来信心么?我一直用来鼓励自己信心的一句话,是《老残游记》里的“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我理解的意思是天生的天才是极少的,大家都差不多,绝不应该自己瞧不起自己!每当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就可以打消我的疑虑,让我信心满怀了。
再说恒心。恒心,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借用伟大领袖毛**的一句话来时时警醒我们的恒心吧,那就是“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意思是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不一定搞疲劳战术,但就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猛学一阵,然后又一歇几天,这种学法很难成功。我不赞成疲劳战术,有些人拼的很凶,早四五点起,晚十一二点睡,这样真的效率高么?考研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是早七点半起床,晚九点半回寝,除去吃饭时间,每天有效时间12小时左右,事实证明只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天天坚持,就能成功。而且还要劳逸结合,我每天12点半睡,回寝后九点半到十二点这两个多小时是我每天晚上休闲的时间,上网浏览一下新闻,跟考研的朋友交流一下心得(这我得推荐一个考研论坛:bbs.kaoyan.com,全国考研学子交流的平台,肯定有你想要的信息。),玩会儿游戏,但千万别玩网络游戏,要玩就玩休闲的,玩起来放松,不玩也不想的那种。我喜欢玩实况8足球,每天踢个两三场,一天的疲劳也就一扫而光了。当然如果你的自制力实在太差,玩个超级玛丽都上瘾,白天脑子里还想游戏,又或者自己没有电脑,上个网还得跑网吧,那不这么玩也罢,找点别的休闲方式也行。然后十二点准时上床,打开收音机,收听FM103.3的大连电台交通频道转CCTV的午夜新闻,这是了解时事又不占用白天宝贵时间的好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呵呵。十二点半开始睡觉。我就是这么坚持下来的。关于睡眠时间,有些人也许有些疑虑,咱们**的徐绽老师讲过,科学证明,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所需睡眠是6个小时,所以不用担心睡眠不足。当然白天如果实在太困,在书桌上打个小盹也可以,但一定要节制,不能一睡不醒,一般午饭后最困的时候睡半个小时足够了。也有些人说睡眠时间没有定论,以个人感觉不困、不影响学习为准,这也很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有点不太好把握,大家还是相信科学吧。
有了信心与恒心,你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只要再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成功便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imon0217
2011-3-19 14:09:45
博士生活很难混的,第一年认识很多新同学,大家上上课,聚聚会,喝喝酒,有说有笑,沉浸在读博的喜悦中。第二年,发现自己的年龄大了,老往家里伸手不太好,就出去兼职赚点小钱,读几篇论文,自己也写并试着发表,好的杂志一看,就是个博士,没项目没职称,直接扔垃圾桶,天天被人拒稿,信心尽丧,垂头丧气。博士第三年,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到处被人鄙视!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想跳楼吧,拖家带口,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妻儿。起早贪黑挤公交,三十岁毕业连房子也没有,身体也累垮了,心也碎了。富人例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simon0217
2011-3-19 14:33:21
在**看来,博士就是一群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寄生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yml6666
2011-3-19 14:35:05
占个位多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zpflanda
2011-3-19 14:48:36
现在博士给人越来越多的误解,不仅越来越难考,也越来越难毕业,学习也越来越辛苦。博士不是没有用,更不是楼上同学所说的寄生虫之类的,这是片面偏激之言,真正读过博士的人才会明白个中滋味和价值。
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努力去实现价值所在。第一年好好上上专业课基础课和英语,强化学术功底和专业知识,有时间要去多听听名家讲座,并尽可能积累广泛的人脉和友情;第二年就要开始慢慢转型了,多把第一年的积累转化了实物资产,多发点高质量的论文,多去外面单位实习实践,把开题报告认真夯实,着手准备博士论文的资料和数据收集;第三年就全力以赴攻克博士论文,并且圆满找到心仪的工作。
祝在这条艰苦战线上的朋友坚持下去,圆梦人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w786616217
2011-3-19 14:49:35
hehe,人各有志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simon0217
2011-3-19 15:07:32
6#
zpflanda
呵呵,不是我认为啊,是某些人认为,这些字被屏蔽掉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651dcg
2011-3-19 15:37:29
个人认为意志力不是很好最好形成一个团队学习或者有一个可以管得住自己的女友陪读最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daodaory
2011-3-19 15:40:28
博士生活刚开始多半年,总体感觉是没有大块的时间去看书了。我是学林业经济的但是研究生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这样给了我更多考虑问题的角度。有时也感觉博士很无聊,但是想想既然来了就好好上吧。在我们这最难的是完成博士论文,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把时间分配好,每天干一点慢慢积累就能顺利的完成论文。我还在博士生活的进程中,希望早点毕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personbig
2011-3-19 16:02:00
读博士不要期望太高
Posted from ipad at
http://www.rooguu.com/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mingtaosun
2011-3-19 16:11:16
我是一名硕博连读的博士,曾经一度有过后悔读博的念头,因为一度就是五年,感觉十分痛苦。一个月拿着几百元的生活补助,经济上有很大压力。除了经济压力就是毕业压力,发表论文的压力。由于自己和本学科基础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积累不同领域的基础科研知识,自己要购买很多书籍,一本本的看,一本本的花钱。快到三十的人了还不能毕业工作也是十分痛苦的。自己在平时也接了很多活,自己赚点生活费,都是辛苦钱!同时还要不时的提醒自己,不要学成书呆子,一定要接触一下社会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前三年自己特别的努力,帮助导师做了很多课题,也帮助导师申请到了很多课题。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自己的知识基础过于单薄,还没有和专业的学者接轨,所以自己彻底的摒弃以前的土科研,试图尝试新的科研方式,于是就选定了很多本领域比较成熟的“科研方法”类书籍,然后又着力跟着了一些本领大牛的文章和课题,不断的揣摩他们的知识体系,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买一本相关的书籍自己学习,一些软件啊、方法啊、哲学基础啊,等等,自己慢慢的对自己的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视野极大的被扩展了许多。同时自己也开始接触国际文章,同上述方法一样揣摩他们的科研知识体系,不断的提高自己。很幸运,自己在毕业前终于完成了学校的毕业标准,可以顺利毕业了。现在自己更加明了自己的不足,也在探索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继续丰富自己,博士,真的不容易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渴望尽头
2011-3-19 16:16:34
带着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同的道路体会不同的感受得到不同的结果,对别人没什么可说的说了也没多大用,读博士只要对自己说“我愿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肖天宇88
2011-3-19 16:18:49
博士生活刚开始时感觉有点荣耀,考上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后来就开始有点迷茫了,担心自己的年龄大了,还没成家立业的,现在社会阶层固化很严重,读这么多的书将来就一定比别人混的好吗?现在沉下来想想,先把该完成的学业完成好后,同时参加些社会实践和兼职,积累些社会工作经验!!!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eco_vivian
2011-3-19 16:20:57
我也感觉人各有志,如果有件事情让你一直会感到遗憾,哪怕是一点遗憾,那就说明你勇敢地去做它是对的,否则以后的遗憾会越来越困扰你,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搞定它呢,它就是你要的目标。什么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一旦决定就不轻易改变,一定要持之以恒。我说的这些是关于选择的,因为现在很多本科、研究生同学都会迷茫,找不到方向,我也正在经历着,有一天遇到一个同学,他是这样告诉我,他是怎么决定的,我很受益,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写完之后才发现我好像有点跑题,呵呵,暂且放到这里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mayuan337
2011-3-19 16:51:02
2#
hang2010
跑题了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mayuan337
2011-3-19 17:02:47
我是本打算读博士的 可是读了研究生之后决定放弃
一、一直没想清楚写的那些文章有什么用。平时课程论文,自己都是东拼西凑的 。本想着硕士论文好好写,可是思路一直太狭窄,导师老觉得你没去看文献,其实自己即使看了理解的也不到位。写了几篇自己都不好意思拿的出手的文章。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也许是我没能深入下去。
二、年龄也越来越大。不想男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挣钱买房。自己也要好好工作。两个人一起生活走入正轨终究快点。想着,考博士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最终目的就是要幸福的生活。
三、看着父母一年年变老,很想孝敬父母,不能够太自私了。从记事起就开始在学校呆,一直到现在都呆了有20年了。不想在这样下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nickli1977
2011-3-19 17:03:25
楼主谈到鼓励的讨论范畴有:
分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分析方法;
选题与论文发表;
个人觉得这三点确实重要,在第一年没有发表一两篇毕业所要求级别的论文,没有设计好选题和分析框架,觉得看书也静不下心来.本人现在博一第二学期了,忙着上课,学校是规定要完成C刊论文发表才论毕业,快一年下来,这种规定的硬件还没有摸到边,觉得现在没有那么从容了,,因为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过得很快的,越到后面会越被动.
我想,关键是要把握节奏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kksunny
2011-3-19 17:04:03
博士,是一种经历。欣喜、亢奋、迷茫、思考、惊醒、煎熬、淡然入世。想说读真博士的人,必有其独到之处,要不然,读不来。想好了为什么读很重要,要不然会难以忍耐,会出现你也痛苦、导师也痛苦的尴尬。既然读了,就应该读出来自己的独到之处,博士,不是用来听的。思维要敏捷、心胸要开阔、眼光要放长远,要内外兼修。博士,也是一种修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39m
2011-3-19 17:22:48
又是一个考研、考博的季节,又见到要不要读研、读博的争论;其实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代表着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读书轻松,多读几年无所谓;读书很累,为什么一定要读呢?还有一些同学觉得要不要读研、读博完全是意愿,只要想读就能读,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花了很多时间考研、考博,投入很多精力在痛苦的煎熬,然后一想到以后工作可能还得这样煎熬一次,况且有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当然会有怨气。也许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自己是否适合读研、读博?而不是说去搞清楚读研、读博好不好的问题。一个人投入很多,经历痛苦,才拿到学位,而另一个人投入很少,开心读书,就拿到学位;毕业之后如果他们找到相同的工作,前者可能不满意,后者却很满意了。
读到这儿就行了,一个懂点投入产出分析的本科生应该能理解上面的逻辑;但是你想知道理论来源,请继续读。
以下是张维迎在《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一书中关于学历与能力的论述,比较理性。
不管怎样,其实当能力不可直接观察时,学历的确传递着有关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尽管学历不等于能力,但一般而言,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道理是这样的:上学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成本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但不同能力的人上学的成本是很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给定其他条件相同,能力越高的人,获得相等学历的成本越低。能力高的人,上学期间作业完成得好,考试成绩高(对于读研、读博来说就是能力高的同学在入学、发论文、做课题、拿奖学金方面比较容易),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奖励,所以,上学对他并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种乐趣。但是,对能力低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老师批评,同学鄙视,家长打骂,上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样,能力越高的人,越能忍受上学的痛苦。即使企业给高学历的员工高工资,低学历的人低工资,如果工资差别不是很大,低能力的人将不愿意获得高学历,因为工资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其上学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力气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因为毕业后工资、待遇的提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抱怨)。
如果读到现在,你还觉得有道理,也还有点耐心,而且有点兴趣,则不妨再读。
假定有两个员工,一个高能力,一个低能力。高能力员工可以生产20单位的产品,低能力员工只能生产10单位产品。再假定团队生产的性质,企业不能分别观察每个人的产出,只能观察到总产出30单位。如果企业知道谁的能力高谁的能力低,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高能力的员工将得到20单位的工资,低能力员工只能得到10单位的工资。现在假定企业只知道两名员工中一个是高能力,一个是低能力,但是并不清楚每个人的能力。此时,每个员工都只能得到平均产出15单位的工资。显然,高能力的员工希望企业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低能力的员工不希望企业知道自己的能力。高能力的员工如何把自己与低能力的员工区分开来?
设想员工可以通过上学获得学位。假定高能力员工上学的成本是4单位,低能力员工上学的成本是12单位(回到我们的读研与读博,一个是免试保送、一个是跨校考研,他们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忍受的痛苦绝对是不一样的)。再假定上学本身并不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无论上学不上学,高能力的员工的产出仍然是20单位,低能力员工的产出仍然是10单位(回到我们的读研、读博,正像许多人争论的那样,说读研、读博可能对以后具体从事的工作没关系)。假定企业实行这样的工资制度:获得学位的员工得到20单位的工资;没有获得学位的员工得到10单位的工资。那么,每个员工应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考虑高能力的员工:如果上学,得到20单位的工资,减去4单位的上学成本,净得16单位;如果不上学,得到10单位的工资。所以,上学比不上学好。再考虑低能力的员工:如果上学,得到20单位的工资,减去12单位的上学成本,净得8单位;如果不上学,得到10单位的工资。所以,上学不如不上学。这样,我们看到,有学历的一定是高能力,没有学历的一定是低能力,企业所实行的学历工资制度是最优的。当然,为了把高能力的员工和低能力的员工区别开来,高能力的人需要付出4单位的成本,这是一种信息成本——也就是为显示能力而必须付出的成本。
以上的分析不仅适合学历分析,还适合古代科举制、唯成绩论、名牌高校效应等事实的分析(自己举一反三),这些东西被人骂了那么长的时间,但是还留下来了,我们的确应该理性思考其内在的原因。如果您仔细地把全文都看了,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能指出其中论述的不足之处,说明还是有耐心、有想法的,不妨去读研、读博。最后,祝各位想读研读博的、准备考研考博的、正在考研考博的、正在读研读博的、已经研毕博毕的,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天天开心!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lsw19881011
2011-3-19 17:37:52
坚持就是胜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xiejing-duke
2011-3-19 17:41:38
博士的生活就是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读博就一定做点东西出来,把最高学历的招牌显现出来,多写高水平的论文!只要选择读博了 ,就是写论文,一直到毕业,否则,就是浪。在此,我想说读博需具备的几大能力:1、很强的外语水平,当然不局限在英文。如果会法语、葡萄牙语等更好!这可以更容易扩大自己的眼界。2、查阅文献管理文献的能力!写大论文的时候非常有用。3、基础的计算机能力!4、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这会成为你能否写出好的文章重要因素。5、好的数学功底!众所周知,如今要发好的期刊论文都需要建模。6、也是非常关键的东西——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咱们要成为一个既能装东西又能释放东西的容器!
好了,先写这么多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加油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xqxl99-
2011-3-19 17:43:20
现在都说要考研,一旦考研出来又找不到工作,真是难啊 到底要怎样才好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xiaoxue
2011-3-19 17:57:18
关键是:(1)能够有幸得到一个负责任的导师;(2)有课题支持;(3)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4)自己感兴趣 领域;;
不过不能够求全责备!但是上述为理想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xiaoxue
2011-3-19 17:57:47
关键是:(1)能够有幸得到一个负责任的导师;(2)有课题支持;(3)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4)自己感兴趣 领域;;
不过不能够求全责备!但是上述为理想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lovezxx366
2011-3-19 18:05:03
博士 读全日制的很重要 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xiaobinzou
2011-3-19 18:22:26
张维迎在《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一书中关于学历与能力的论述,比较理性。
不管怎样,其实当能力不可直接观察时,学历的确传递着有关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尽管学历不等于能力,但一般而言,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道理是这样的:上学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成本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但不同能力的人上学的成本是很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给定其他条件相同,能力越高的人,获得相等学历的成本越低。能力高的人,上学期间作业完成得好,考试成绩高(对于读研、读博来说就是能力高的同学在入学、发论文、做课题、拿奖学金方面比较容易),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奖励,所以,上学对他并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种乐趣。但是,对能力低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老师批评,同学鄙视,家长打骂,上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样,能力越高的人,越能忍受上学的痛苦。即使企业给高学历的员工高工资,低学历的人低工资,如果工资差别不是很大,低能力的人将不愿意获得高学历,因为工资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其上学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力气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因为毕业后工资、待遇的提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抱怨)。
考试成绩高=能力高?
这个假设不成立.获得高的考试成绩的方式有很多种。
考试成绩高也和发论文、做课题、拿奖学金方面比较容易也不正相关。只能说明你的智商不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zrf223
2011-3-19 18:52:27
顶一个,坐看评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lsnhy732
2011-3-19 18:58:02
寓意深刻啊 呵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laishicheng09
2011-3-19 19:03:22
博士能上就该珍惜,不然浪费资源,不珍惜,当时就不要占用名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求助]获满意答案后,将送500论坛币
高价求助,每本500论坛币
500论坛币求几段话的翻译(中译英)
500论坛币求免费索取杂志
【500论坛币】求方法或者文献
500论坛币每条地方环保局局长出生年月
500论坛币,求一名!!!
求助两本书 500论坛币/本
500论坛币求翻译摘要
资本代持论答疑 ,能驳斥者赏500论坛币!
栏目导航
经管在职博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R语言论坛
数据求助
经管高考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视频媒体:AI漫剧爆发在即,重视产业链机遇
范撒普《实现财务自由的安全策略》
新宏观丨对刘元春关于新凯恩斯主义六点共识 ...
俄语–英语双语图解词典
量子科技行业深度报告:量子革命:量子科技 ...
先进空中交通2025年
export slowdown and increasing land supp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