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43 8
2025-10-26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于2022年07月13日在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网站发文:大时代下宏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该文指出:

新凯恩斯主义共识的主要结论有六个方面:1)实际GDP的趋向变动主要是由供给方要素驱动;2)围绕上升的长期趋势的实际GDP波动和短期实际GDP波动,主要是由总供给需求冲击引起的;3)尽管管理当局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替代的关系,但是长期不存在,即在短期中附件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成立,但长期“自然失业率”与“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是外生的。也就是说,长期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通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这就引发一个自然的推论,即货币对实际经济依然不会产生长期性的作用;4)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决定着通货膨胀率;5)相机决策的传统凯恩斯政策存在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稳定潜力一定要受到限制,并且财政政策的稳定作用要嵌入到自动稳定器当中。货币政策作为稳定政策的核心,应当在规则范畴中进行实施,一般可以采取有弹性的泰勒规则。根据传统凯恩斯政策,货币政策面临流动偏好陷阱,在特殊时期特别是萧条时期,当流动偏好无穷大的时候,会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失灵,只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但是新共识认为,财政政策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是在规则之内。Eichenbaum在1997年指出,“古典凯恩斯主义和古典实际周期理论有关货币政策周期性失灵的观点已经被埋葬”;6)以往认为稳定是控制论的问题,与之不同的是,现在被认为是博弈论的问题。这就是通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政策的预期会导致相机决策的政策失灵,因此政策从来都不是政府单向控制的一个工具,而是政府与市场主体不断博弈的产物。
该文认为,此六点共识被次贷危机证实无效。
新宏观认为,结论正确,但理论论证不够深入。
新宏观理论对此六点共识的看法为:
1、市场经济为货币经济,它的经济循环分为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因此,实际GDP的趋势是由货币决定的,货币属于需求侧。
2、实际GDP的长期与短期波动,同样由需求侧决定。这是因为需求侧的货币循环具有流动性短周期与债务性长周期。
3、菲利普斯曲线存在,它描述的是债务长周期的复苏与萧条两大阶段;但反菲利普斯曲线同样也存在,它描述的是债务长周期的繁荣与滞胀两大阶段。
4、货币供应量并非导致通胀,相反,它决定了通缩。这是因为传统货币主义错将M2认为是货币供应量,而事实上,M2通过商业银行放贷形成债务,M2越高,债务越高,经济阻力越大,通缩越重。
5、因为债务累积越积越高,几乎找不到投资收益为正的项目,于是,企业集体拒绝投资,从而带动消费信贷下降,结果导致流动性陷阱。可见,流动性陷阱客观存在。扩张的财政政策,抵消了流动性陷阱,为市场提供了利润空间,但自身必然承担债务,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债务拉动模式所决定的。
6、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流动性短周期与债务性长周期,故它是不稳定的,其层面为宏观,微观个体博弈无法改变其结果,故博弈论失效。
赞同刘教授关于CPI与产出缺口并非为宏观调控关键控制目标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昨天 19:16

它的经济循环分为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7 小时前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7 小时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6 小时前
博弈与互作、数据统计的准确和误差评价要上升到以天、周分辨的定量精度,逐渐建立形成多因多果的演化反馈决策体系,不然永远都是些模糊不清、误差不定的不确定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5 小时前
好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