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2011-3-20 09:07:25
读博需要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读博需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07:28
学习中,谢谢分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1:45
心一定要静下来,否则什么做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2:37
谢谢各位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2:45
心静。
爱好。
好的学术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2:52
激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3:14
以及一颗执着的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18:59
读博,在我看来,是一个需要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事情。首先,从考博、读博以及未来三-五年的时间中,心中必须有一股必胜的信心,唯有这种毅力支持着自己,才能不轻易言败;其次,它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事情,也就是说,要甘于相对的清贫生活、从早到晚的忙碌和差不多不能停歇的思考与担忧,甚至是失眠。
   

在做好以上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开始我们的科研生活吧。在博一时,努力学好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多认识和接触一些人,包括你的同学、朋友和一些官员,打好人脉基础。尽快融入所在的研究所或实验室,和大家处好关系,这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博一下学期就需要和导师商讨论文方向的事情了;博二时,是真正培养和锻炼自己科研能力的时期,请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多参与导师的项目,尽可能的学习掌握科研的思路,尝试申报国家级项目,中与不中,不是需要现在考虑的,而是在申报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前沿,做到心中有数。在丰富自己研究内容的同时,试着投两到三篇文章;一转眼就到博三了,这时候大论文差不多就要完成了,而且文章也得满足学校毕业的基本要求,这一年是最为辛苦也是痛苦的一年,需要不断的努力、沟通和尝试。还有,不要忘记找工作。当然,希望大家不用看下一阶段的事情了,能在三年时间毕业最佳。
   

若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导师不放人、学科毕业要求高、自身努力不到位等等,那请看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到这时,可能会看到你同届的同学慢慢的静悄悄地毕业了,而你呢,可能还在学校呆着,苦闷着、压抑着、甚至寻死觅活着(呵呵,玩笑)。抱怨是没用的,唯有塌下心来,看看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着力解决它。
不管如何,相信这句话:唯有坚持,才能胜利。
最后,恭祝大家都能顺利毕业![/
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25:24
等我明年考完了一定来写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28:05
博一正在进行中,上课,课题忙的晕头转向,真的是只有自己读过才能体会个中感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31:12
还在仰望中,希望可以学到点东西,以资日后可能的读研岁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38:09
读博士需要静下心,耐得住寂寞的,博士并不是很容易拿到的学位,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辛苦,如果投机取巧获得没有真的塌下心去学习努力,即使拿到了博士学位又有何用。读博士的第一年可能会有些躁,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心会慢慢的静下来的。努力!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45:14
正在读博,先占位,待有时间学习。(回复=链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47:23
读博前的思考:
1. 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无论是否真的喜欢科研,还是为了混个文凭装门面,这都是必须的;
2.自己可以为导师或者实验室做多少贡献,因为自己的毕业的大权不被自己掌握;
3.要甘于度过几年清苦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不清苦了
读博中的思考:
1.研究方向选题:老的研究问题选择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难操作容易发Paper;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要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需要时间和运气
2.小论文的写作,要成体系,与大论文挂钩,不能东一篇西一篇文章,这样博士答辩的时候会很惨
3.整个读书期间要有个精神的寄托,这个很重要,否则,寂寞,空虚,甚至有时候的绝望都会与你相伴,要懂得释放
面对未来的思考:
1.博士期间除了完成老板或者实验室的科研,还需要做哪一些对于未来的准备???目前毕业的博士大多留在高校、科研单位、或**机构,现在很多已经饱和,未来会有新的选择的领域,自己去挖掘探索
2.未来发展规划,

时间问题,先暂时精简的写这么多了,希望对于大家有意无害,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48:15

读博前的思考:
1. 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无论是否真的喜欢科研,还是为了混个文凭装门面,这都是必须的;
2.自己可以为导师或者实验室做多少贡献,因为自己的毕业的大权不被自己掌握;
3.要甘于度过几年清苦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不清苦了


读博中的思考:
1.研究方向选题:老的研究问题选择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难操作容易发Paper;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要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需要时间和运气
2.小论文的写作,要成体系,与大论文挂钩,不能东一篇西一篇文章,这样博士答辩的时候会很惨
3.整个读书期间要有个精神的寄托,这个很重要,否则,寂寞,空虚,甚至有时候的绝望都会与你相伴,要懂得释放


面对未来的思考:
1.博士期间除了完成老板或者实验室的科研,还需要做哪一些对于未来的准备???目前毕业的博士大多留在高校、科研单位、或**机构,现在很多已经饱和,未来会有新的选择的领域,自己去挖掘探索
2.未来发展规划,

时间问题,先暂时精简的写这么多了,希望对于大家有意无害,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48:58
读博时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当然读的英文,那时的心情简直什么书不读英文就不甘心)。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modu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
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
Google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家还有一个伟大产品叫Google book。涵盖很强大,可以预览,比如输入croxtonplay,就跳出一大批讨论了这个作品的书。在网上预览,省去了在图书馆翻来倒去的时间。技术窍门很快可以摸索到,比如很多页不能直接浏览,但search inside the book就可以浏览该页了。国内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Googlebook看。一些过了版权期的旧书,可以在Google book大大方方地看,下载。力荐JohnCarroll写的三部《神曲》的书,这套书应该翻译过来!前两部都可以下载,第三本也快了(名叫In Patria,扉页题词In Via etin Patria)。过去的著名老学者GeorgeSaintsbury,Grandagent,都可以下载了看。还有Wikipedia,每日的必需。国内没有完全解封,我当年是通过answers.com看的,它包括了wikipedia的资料。现在不晓得怎样,但一定是有办法突破的。
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arts 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 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09:55:09
3楼说的我心都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25:50
2# hang2010

撤销了你的奖励,我请另外一个同仁给你增加奖励度:
理由:一、第一个发帖,而且是很有启发性帖。
           二、开始给予的奖励确实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33:10
我刚刚毕业,读博确实很辛苦,要耐住寂寞,忍受清贫,当宣布答辩通过时,感慨万千!是一种人生体验!假如喜欢做研究,还是要读博士,这种经历会使人受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33:49
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 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 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 富、一种收获。
有一个同事,我在博客中提到过的,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 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斯夫!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
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 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 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 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
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 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 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 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3、读博可以积累一些资源。博 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 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 学术联系。
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 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 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 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对此我受益良多。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象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
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
因为博士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 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 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 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
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 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34:28
博士就是一群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寄生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42:34
我是一名数学博士,一样的困惑。money  pap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45:29
我觉得现在北京国家留学基金委搞得出国项目很好,首先要自己联系学校,或者学校本身有国外的合作院校也行,之后在本校读一年,在国外度两三年,再回来读一年,大概总共5年吧,培训方式就是联合培养,留学基金委的任务就是为那些没申请到全奖的优秀同学提供资金补助,包括生活,往来机票等。
我听过相关的项目介绍,觉得非常不错,当然硕士2,3年级也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46:01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48:39
我觉得我最充实和快乐的时光是考研究生的那段日子,说充实,在食堂打饭时都在背单词,说快乐,是因为那时候心是最纯的时候,目标单一,除了考研什么都不在乎,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处于亢奋的热情之中。当然压力也很大,尤其是第一次没考上,再准备考试,别人对你美好的期待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只能靠自己的信念支撑的时候。现在想想,当时让我坚持走下来最主要的不是那些考研的辅导书(当然它们也很有用),而是一本好像是新东方出的汇集各位名校考研经历和故事的书、“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的古训,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的决心。
硕士生活过的非常快,研一上基础课,研二帮导师打打下手,研三就要找工作写论文,硕士生活总得来讲比较惬意,压力不大,这期间最好搞定男女朋友,这时候的恋爱要比本科的时候成熟多了,成的概率很大,大家也知根知底,毕业后就既没时间又没精力了,等到混到相亲那一步,有感觉的就不多了。
博士生活就辛苦多了,尤其是有两三篇核心要求的学校,现在发核心,穷博士就得靠实力,所以要有真枪实弹。另外导师的课题全压你身上,感不感兴趣都要干,要是找到一个抠门道德感又差的就比较惨。不过能上还是要上博士的,毕竟接触的人的层次已经有很大差别了,写东西的能力也在“随风潜入夜”中提高了。看看我现在十五六万字的博士论文,和当时两三万字的硕士论文,真是小儿科了。
高学历不能说明很多东西,我们硕士博士也不会把高学历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可至少,我们曾经来过,曾经奋斗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0:55:41
读博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较长,所以需要有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在你困惑的时候,当你在寂寞的时候,给以给你心灵上的慰藉。
读博需要多看一些资料,博士博士,博览之士,我们不仅要精,还要广博,这样才能让你在看问题时更全面,也更容易创新;
读博要多和同学交流,多和老师交流,这样你才能增强你对知识的认识,但是很少有人能这样做;
读博期间的压力比较大,有来自读博本身的,有来自外界给你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带来的,因此要学会去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心态平衡,能坐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1:05:06
我很渴望将我的成功经验与后来者分享,帮助更多后来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感谢版主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谈一下相关经验,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有所收获。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考研需要信心与恒心。这是一点题外话,但至关重要,不得不说。信心与恒心都是考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信心,self-confidence,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话是美国作家爱默生说的。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会有无穷的动力,才会让我们去为成功作准备,而不是去为失败找借口。我的情况本来很难有什么理由去拥有信心的,我很羡慕在座的各位能够这么早就准备考研。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天津一家公司起早贪黑的上班呢。由于与公司签定了三年工作合同,辞职需支付巨额违约金,所以直到8月底合同到期后我才来到大连。正式学习是九月一号啦。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9月份至少应该开始第二轮复习了,而我当时的情况是:第一次考研;政治零基础(这点大家刚开始恐怕都一样);高数、英语自大二学完,放下五年了,而且当时也仅是六十几分过的;时间只剩4个月零18天。这种情况下我都成功了,难道还不能给大家带来信心么?我一直用来鼓励自己信心的一句话,是《老残游记》里的“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我理解的意思是天生的天才是极少的,大家都差不多,绝不应该自己瞧不起自己!每当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就可以打消我的疑虑,让我信心满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1:08:31
开题通过2个月了,但这两个月以来基本在浪费时间,无心做事。
有时想干脆放弃好了,何必自己把自己整得不成人样。
昨天看了兰迪波许的《时间管理》,挺有收获的。我一直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动笔一直延后,实际上要改变这种观点。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根本无法做到将这一专业领域的所有知识都一手掌握。
今天开始,要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其中浏览各大论坛的时间要大大缩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1:17:27
进了这个门才知道,工作了继续选择读博士的个中滋味,但是既然进来了,就得勇敢地去面对,因为我们毕竟不会承认自己是弱者。既然进来了,就得想办法出去,努力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0 11:17:35
毕业后的感触:一把辛酸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