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1-28 13:32:20
wwee 发表于 2021-11-28 09:56
价值概念是商品经济或资本经济里的特有概念,它是对劳动过程或活劳动的物化观测结果,它作为状态性质的对 ...
市场交换中,一匹布换二只羊(或三个钱币)。

一匹布,是一个物品,一种东西,也叫使用价值。

二只羊(或三个钱币),是上述物品、上述产物的交换价格。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格之外,另有一种东西,叫交换价值(当然,也有社会通货,即总量一般等价物=所有货物的混合物)。在没有确切定义之前,事先来说,交换价值是不同于使用价值,也不同于交换价格的东西,是一种间接的隐形的市场化的整体化的某种东西,类似于“真正的市值”之类。

交换价值,又是什么呢?资本论在分析之后说,这是一般化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即所有货物之劳动的混合劳动)。

交换价值,是怎么来的呢?资本论又说,来自于生产出各种商品的那些劳动(即各个行业的各自的行业劳动=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的混合劳动),这叫商品价值。简称价值。

从以上逻辑过程可以说,就资本论而言可以说,价值这种东西,那无非就是生产出商品的劳动而已,价值即劳动。

从而,也可以搁置或舍弃这个词汇,这个概念,直接去说劳动即可,说这劳动,那劳动,某某劳动,等等,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6:59:52
1993110 发表于 2021-11-28 13:32
市场交换中,一匹布换二只羊(或三个钱币)。

一匹布,是一个物品,一种东西,也叫使用价值。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是离开劳动过程领域后发生在商品交换领域的逻辑。我注意到你文中反复提到了交换一词,比如交换价值和交换价格。但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来定义的,即“P=P”定义价值。该定义式的等号两端是完全相同的对象,这完全不同于“一匹布=二只羊”的等号两端是两类不同的对象。因此,你反复提到的交换一词只是对商品交换领域而言的。“价值即劳动”的判断可以成立,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劳动过程对价值和劳动建立相等。不过我的看法是:劳动不是价值,劳动和价值的关系是劳动创造价值,是源与流的关系;可以没有价值但不能没有劳动,可以没有流但不能没有源。另外,你的“a=b=c=…”式推理逻辑存在问题,举一个数学计算的例子。连等计算1+1=3-1=2在数学看来是成立的,但是它在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区分下不成立,即:1+1和3-1是计算过程,2是计算结果,二者是不同性质的对象而不能划等号。并且,即使是1+1和3-1也不能划等号,因为它们的结构内容不同。所以,对于数学的基础运算规则1+1=2还是按照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里揭示的劳动规律“钉是钉铆是铆”更正为:1+1=1+1与2=2。所以,“a=b=c=…”式推理逻辑要注意量纲问题,而不能只看数值。实际上,你文中建立的等式或相等逻辑都是在对量纲不同的对象建立相等,也就是你的思维始终被限制在商品交换领域,这点会妨碍你理解《资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8:55:43
wwee 发表于 2021-12-1 16:59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 ...
价值即劳动,意思是,资本论说的价值=某某某劳动。又比方说,法官张三在某时某地说的罪犯=李四这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8:59:52
wwee 发表于 2021-12-1 16:59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 ...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的逻辑
价值=劳动,这是针对某某劳动,说它在某个语境、场合,它又叫价值。

一匹布=二只羊,这是针对某某市场,某某交换,是针对这个场合,说这二个交换物,互相之间有对应对等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9:06:07
wwee 发表于 2021-12-1 16:59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 ...
价值=劳动,这是针对某某劳动,说它在某个语境、场合,它又叫价值。比方说,李四这个人,在某个语境、场合,又叫罪犯。

一匹布=二只羊,这是针对某某市场,某某交换,是针对这个场合,说这二个交换物,互相之间有对应对等的关系。
同样,生产出这一匹布的价值量(即某劳动的量)=这某劳动所生产出的一匹布=这匹布在市场上的任意价格(如二只羊或三个钱币),这也是三者在市场交换中的互相之间的对应对等关系,其论证请看: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这是为什么?

以上,都局限于资本论的语境,资本论的内容,也是对资本论的一种概括,一种复述。
如果暂且抛开资本论的语境内容,那么话题就广泛了,各种内容就广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9:11:49
wwee 发表于 2021-12-1 16:59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 ...
补充说明一下,更正一下,

在生产的场合,劳动量=产品量。

在市场的场合,产品量=价钱量。

综上,劳动量=产品量=价钱量。

劳动量,资本论又叫价值量,

产品量,资本论又叫使用价值量,

价钱量,资本论又叫价格、价钱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1 19:18:02
wwee 发表于 2021-12-1 16:59
对你的结论“价值即劳动”可以写一个等式:价值=劳动。这实际上为“一匹布=二只羊”或者“一匹布=三个钱币 ...
价值、商品价值,这个词汇概念,是资本论在当时,顺应人们的观念意识(人们通常喜欢说价值,认为存在着价值,意思实即交换价值),话赶话,这么引申出来的。

这个词汇概念,其实可有可无,可以搁置,可以舍弃。也应该舍弃。

局限于资本论来说,针对资本论的内容来说,可以舍弃价值一词,直接去说劳动,就可以了。这样并不会改变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2 16:23:20
1993110 发表于 2021-12-1 19:06
价值=劳动,这是针对某某劳动,说它在某个语境、场合,它又叫价值。比方说,李四这个人,在某个语境、场合 ...
我看了你的如下论证:

“根据:人类劳动创造了一切人类产品,(人类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人类产品这种使用价值),
可得:人类劳动的发生过程=人类产品的出现过程,
所以,人类劳动发生过程量=人类产品出现过程量,
所以,劳动的发生量=产品的出现量,发生的劳动量=出现的产品量,
所以,劳动量=产品量。”

这个论证在一个场合被否定了,即资本主义生产制度。该制度要求“劳动量<产品量”,也就是资本家要求工人生产出一个剩余产品量来让自己占有。因此,以上论证在《资本论》里属于商品和货币篇章的内容,而进入到该著作的资本化货币篇章后就要考虑“劳动量=产品量”不成立的问题了。更深入地讲,就是要考虑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问题了。总之,以上论证中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生产统治下的现代世界里不成立,不过它可以在世界的一个局部成立,也就是我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11:21:57
wwee 发表于 2021-12-2 16:23
我看了你的如下论证:

“根据:人类劳动创造了一切人类产品,(人类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人类产 ...
劳动量=产品量=产品的任意的价钱量(即广义的产值,也叫市值)

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

产值量(即市值量)=后来被分割为:折旧损耗等+雇员的工资+资本的利润

产品量,相应也分成了与上述对应的三个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18:12:24
1993110 发表于 2021-12-3 11:21
劳动量=产品量=产品的任意的价钱量(即广义的产值,也叫市值)

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 ...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里,状态对象“物化劳动量”和过程对象“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被混同在一起了。这里有如下三个分析步骤:

在资本主义生产开始前,状态量只有预付资本(或者不变资本加上可变资本),而没有你的这个“剩余劳动量”;并且,此时也没有“必要劳动量”,因为它还不是凝固形式,即它不是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正在进行时不存在状态量,这个时候就只有你讲的“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这两个过程量。

在资本主义生产结束后,过程量要凝结为状态量,也就是你列出的“折旧损耗等+雇员的工资+资本的利润”。

最后对以上三类量只能进行两类量的比较,也就是生产前和生产后两类状态进行比较,而不能进行状态和过程的大小比较。

总之,我强调的是有一项不会出现在劳动过程里,即“物化劳动量”。它的运动轨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的“只是表面上再生产出来的”。因此,你的式子“劳动量=产品量=产品的任意的价钱量(即广义的产值,也叫市值)”要成立还须一个前提,那就是令不变资本为零,或令你讲的物化劳动量为零。此外,我还提醒一句逻辑上要注意的:划下等号的时候就意味着计算过程结束了,要得到一个状态性质的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06:22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一个人张三对岩石进行加工,得到的产品是石材,数量为5立方。
此时,同时,另一个人进行观察计量,这样会得到一个劳动量设为5小时人,还有产品量5立方米。
十年后,对这5立方石材(可假设石材的质量和数量不变,或者假设质量数量有变化,但变化很小可忽略)的劳动量,再次进行计量,则和以前的当时的5小时人,很可能会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足够小,可忽略。

假若,十年后的再次计量,发现这同一些石材,作为石材,有质量数量上的差异,差异足够大,而且,这些现有石材的自身的劳动量也发生了变化,且差异足够大,那么,就按照变化后的数量好了。

总之,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上,针对“同一些产品”,进行不同的观察计量,计量其产品的数量,其劳动的数量,这都是可进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11:41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一个人李四,用石材(张三加工的,有张三的劳动量)进行修建,

那么,这有李四的修建劳动量。如前所说,这也是可计量的。无论是在李四干活的时候计量,还是竣工之后来计量,都是可以计量的。

综上,石材的劳动量、产品量可计量,使用石材的修建劳动,其修建劳动量可计量,其建筑的产品量可计量,

所以,房屋建筑物(这是使用了张三劳动产品石材,加上李四修建劳动,之结果)这个竣工之后的产品,产品的数量可计量(为某某建筑物若干平方),产品之劳动的数量(张三劳动加上李四的劳动)也可以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16:43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任一产品,产品的数量可计量(产品的生产当中,包括损耗了原料材料等等,损耗量大于等于零),产品的劳动量可计量(产品的生产当中,包括所损耗的原料材料等等的劳动,劳动量大于等于零。此外,也包括当前的活劳动),那么,也就可以把产品的劳动量,分为以往的劳动量+当前的劳动量。

就是说,只要劳动是可计量的,则也是可加总的,也是可划分的,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23:01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当然,这里出现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房屋这个产品的劳动量=张三的石材加工劳动量+李四的使用石材的修建劳动量+其他等等。

那么,石材加工,修建房屋,这是不同行业的不同劳动。再譬如说吧,炼制玻璃的劳动,磨制玻璃城镜片的劳动,这是二种不同的劳动。等等之类。诸如此类。

那么,作为比较下游的产品,是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劳动的。则如何加总?如何分析最终化产品的劳动?

这个,可以进行加总,加总后是混合的劳动。

譬如,镜片这个成品的劳动=炼制玻璃的炼制劳动1人天+磨制玻璃的磨制劳动2人天=3人天镜片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27:32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一年级开学的时候,在校生有100个。98天之后,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有在校生100个。

这期间,每个学生当然发生了变化。

那么,如果问:整个学期在校生有几个?那当然可回答,就是100个。

那么,如果问:开学的时候在校生有几个?那当然可回答,是100个。

那么,如果问:期末的时候在校生有几个?那当然可回答,是100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31:32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我们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譬如是一个月,或一年,或十年,或三十年等等,而非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

我们针对一个特定的产品(譬如5立方石材,库存的一百万吨小麦,商场里去年年底转来的一百台电视机,等等),

我们去计量它的产品量,再计量它的劳动量,再计量它的价钱量,这是可以进行的吗?那当然可以进行。

我们可以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譬如从前年一月一日,到后年的一月一日),可以一小时一观测,也可以一天一观测,也可以一年一观测,等等。都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39:15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如果,单独看产品的数量,是能够计量的。单独看该产品之劳动的数量,也能够计量。单独看该产品之价钱的数量,也能够计量。

那么,在不苛刻的条件下(譬如不是一万年的时期),我们当然就是能计量它们的,分别计量它们。

计量完了,三种东西,三种数量,是有对应对等之关系的,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

进而,对劳动量进行划分,分析,对产品量进行划分,分析,对产值量进行划分,分析,那当然也可以。

劳动量分为物化劳动量和当前劳动量,当前劳动量分为必要劳动量和剩余劳动量。物化劳动量+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该产品的总量化的)劳动量。

同样,产值也可以分为损耗折旧等等+工资+利润。

分析完了,划分完了,上述等式继续有效:物化劳动量+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损耗折旧等+工资+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44:25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全称是,某产品的劳动量=某产品的产品量=某产品的价钱量。

这个某产品,是可观察可计量的。同样,其劳动的数量,价钱的数量,当然也可观察可计量。

这个某产品,可能是前年某某厂家生产的某型号电视机,也可以是今年某某厂家生产的某型号电视机,等等。

再譬如十年前生产的钢筋,用在了去年的大楼上,这同样能计量。即便是说,其产品量有微小变化,劳动量有微小变化,价钱量有许多的巨大的变化,等等。都是可处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48:45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那么十年前的一吨钢筋,其劳动量是当时的2人天,

现在同样的一吨钢筋,其劳动量是现在的1人天,

那么十年前的一吨钢筋,用在了现在的建筑上了,则这一吨钢筋的劳动量咋算?

这个,也是技术性问题了。怎么算,都可以,只要按统一的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0:53:05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设十年前的一吨钢筋,当时的劳动量=2人天,

十年后的今天,同样一吨钢筋,现在的劳动量=1人天,

十年之间,平均来看,这十年生产同样一吨钢筋的平均化劳动量=1天半人,

则有:2人天十年前当时劳动量=1人天今天劳动量=1天半人的十年间平均化劳动量=同样的一吨钢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3 21:00:16
wwee 发表于 2021-12-3 18:12
这个回复又反映了不区分状态和过程。在你列出的计算式“劳动量(即价值量)=后来被分割为:物化劳动量+必 ...
一个人搞表演劳动,表演的是做拉面,做面条。

他拉面一分钟,

瞬时来看,他的表演(这是个产品)=1分钟表演劳动。

1分钟之后来看,他的表演=1分钟表演劳动,

1天之后来看,他的表演=1分钟表演劳动。

这没问题吧?

现在,他使用面粉,进行真正的拉面生产,生产面条,

设面粉劳动(含小麦等等)10分钟人=面粉这个产品若干斤,

设拉面劳动1分钟人=拉面2斤,

则说,拉面2斤这个面条产品=11分钟人的拉面劳动(这是混合化的劳动,其中面粉劳动10分钟人,拉面的拉是1分钟人)。

当面条完成的瞬时来看,是11分钟人。

当隔一天来看,还是11分钟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4 13:36:10
1993110 发表于 2021-12-3 21:00
一个人搞表演劳动,表演的是做拉面,做面条。

他拉面一分钟,
就以上这些通过举例来阐明观点的回复,我根据《资本论》里分析的劳动不等同于劳动力,来对你的几个概念建立如下不等式:
                                               劳动≠劳动量,劳动≠对劳动的测量
你的例子讲到:在不同的时间上,针对“同一些产品”,进行不同的观察计量,计量其产品的数量,其劳动的数量,这都是可进行的。我之前的回复并未表达劳动过程不可以计量,而主要讲的是要区分过程和状态。劳动过程当然可以计量,但是有一个前提:暂停正在进行的劳动过程。这个暂停是你所举例子中写出来“开学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时候”等各种时间点,这种测量完全是站在劳动过程之外进行表面观测,就像不变资本那样不进入劳动过程。就你举出的“一个人张三对岩石进行加工”而言,张三加工岩石的过程和你站在旁边观测该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并且,由于旁观者未经历该过程但又想了解该过程,此时他就采取了一个局部观测方法:只看张三的劳动结果,也就是你讲的“得到的产品是石材,数量为5立方”。但劳动过程不仅仅只有劳动成果这一个构成,用作为局部的劳动成果来测量作为整体的劳动过程是以偏概全的测量。那究竟怎样测量劳动过程才正确呢?亲自经历劳动过程,你会发现除了测量值之外的更多内容。

关于你在所举例子中的计算,比如“镜片这个成品的劳动=炼制玻璃的炼制劳动1人天+磨制玻璃的磨制劳动2人天=3人天镜片劳动”的相等计算和相加计算,它们的适用范围是物化劳动,也就是劳动过程被停止的时候。而劳动过程的算法为乘积,这点《资本论》里有谈及,马克思的学习笔记里也有谈及。所以,还是有一个旧问题依然在你头脑里:只愿停留于商品交换领域思考问题,而不愿进入到生产过程。建议阅读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看马克思如何从商品交换的思维转换到商品生产的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4 20:36:34
wwee 发表于 2021-12-4 13:36
就以上这些通过举例来阐明观点的回复,我根据《资本论》里分析的劳动不等同于劳动力,来对你的几个概念建 ...
而主要讲的是要区分过程和状态
过程就是状态。通常,一系列的状态,就是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4 20:42:28
wwee 发表于 2021-12-4 13:36
就以上这些通过举例来阐明观点的回复,我根据《资本论》里分析的劳动不等同于劳动力,来对你的几个概念建 ...
劳动量,就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产品的出现)。

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这是劳动者的一系列的所有的活动。在瞬时的时候,可以认为这个过程=一个状态。

劳动并不是产品,但是,劳动过程=产品出现过程,劳动量=产品量,所以,计量劳动量得看产品出现量。


用水桶打水,张三打水一小时=张三打水三立方,李四打水一小时=李四打水五立方。如果不看打水量,就无法计量张三的打水劳动,李四的打水劳动,也无法区别张三和李四的打水劳动。

打水的活动量,打水的水量,都是劳动量。打水的劳动时间,是计时工作量。打水的水量,是计件工作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4 20:44:50
wwee 发表于 2021-12-4 13:36
就以上这些通过举例来阐明观点的回复,我根据《资本论》里分析的劳动不等同于劳动力,来对你的几个概念建 ...
劳动,分为已经完成的劳动,正在进行当中的劳动,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劳动。

前二者都可以观察计量。后者可以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4 20:56:12
wwee 发表于 2021-12-4 13:36
就以上这些通过举例来阐明观点的回复,我根据《资本论》里分析的劳动不等同于劳动力,来对你的几个概念建 ...
人类劳动,是人类过程,是时间过程。

钟表时间可以分为一个一个的点,譬如一秒钟是一点,或者以微秒是一点,或者一分钟是一点,或者一天是一点,等等。

在每一个点上,劳动者都进行着相关的一切活动,另外来看来说,劳动者都表现为相关的完整性的状态。

单独看劳动者,这是人类活动的时间过程(包括瞬时性过程)=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

单独看产品的出现,这是人类产品的出现过程=出现的产品量。

合起来看,二者是同一过程,劳动时间=产品出现,亦即劳动量=产品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5 12:59:37
1993110 发表于 2021-12-4 20:36
过程就是状态。通常,一系列的状态,就是过程。
对你的这个回复可以选择其中一句“过程就是状态”来表达我的观点:过程不是状态。从语文看,“过程就是状态”表达了一个很完整的意思,我将之称为过程的表达。这个完整意思由很多状态构成的,即“过、程、就、是、状、态”等六个字。然而,这六个字不能直接表达“过程就是状态”,而是要进行一个排列组合后才能实现完整的表达。并且,不是所有排列组合能够实现,例如对“就、过、态、状、程、是”按顺序排列后得到的“就过态状程是”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你的观点“过程就是状态”实质上就是将整体切割为部分的观点,它同时反映了资本家分割劳动过程或者活劳动来提取剩余价值。

另外,劳动这个概念始终不被你去直接认识,而是被遮掩了。例如在你所表述的“劳动量,就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劳动着的人员*钟表时间=产品的出现)”里,劳动以劳动量、劳动时间等表面形式出现。劳动难道只能借助“量”、“时间”这些劳动过程的创造物、创造结果来间接地被表现吗?离开它们不行吗?换言之,劳动能不能直接地体现自身?我的回答还是先前对你的回复:亲自参加劳动,让劳动过程直接刻画在人的脑海里,然后形成劳动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如同照镜子般的对称映射,也就是无差别人类劳动P=P的这种自对称结构。

至于你最后回复的“劳动,分为已经完成的劳动,正在进行当中的劳动,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劳动”,它反映你的思维还是有区别心的,且这种区别心仍旧源于将自身置于劳动之外来进行旁观。进入劳动过程后就不能再有区别心了。比如老一辈的工人王进喜,他在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时就已经不再区分自己的身体是不是搅拌机器,而是在劳动过程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你的这个量那个量、这个观察那个观察能够反映老一辈工人的劳动境界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5 17:19:15
wwee 发表于 2021-12-5 12:59
对你的这个回复可以选择其中一句“过程就是状态”来表达我的观点:过程不是状态。从语文看,“过程就是状 ...
转帖:状态是汉语词语,拼音是zhuàng tài,意思是多指状貌特征与动作情态。在学术领域是指对象涉及的过程,由一组物理量来表征。例如质点的机械运动状态由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来确定;由一定质量的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热学状态可由系统的温度、压强和体积来描述。该词亦指各种物态,例如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等。

从以上转帖可见,状态与过程这二个词汇,各有语境,各有突出,各有侧重,但是,鸟的一段飞行的状态=鸟飞行的活动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5 17:22:48
wwee 发表于 2021-12-5 12:59
对你的这个回复可以选择其中一句“过程就是状态”来表达我的观点:过程不是状态。从语文看,“过程就是状 ...
劳动量,是劳动的自身的本身的数量。这不是产量的意思,不是产品量的意思。

说一个人张三,他进行了多少的怎样的劳动?这就是在问张三他本人的自身的劳动量。

另外,产品量即产品出现的量,是产品出现过程的过程量。那么产品出现过程,同时就是人类劳动的发生进行过程,产品过程的量,也就是劳动过程的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产品出现量,就是劳动发生量。

人类劳动的发生过程=人类产品的出现过程,劳动发生过程的量=产品出现过程的量,劳动进行的状态=产品出现的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5 17:25:48
wwee 发表于 2021-12-5 12:59
对你的这个回复可以选择其中一句“过程就是状态”来表达我的观点:过程不是状态。从语文看,“过程就是状 ...
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来看,画家李四在进行绘画的劳动,他一挥笔,画布上出现一道笔迹,有特定的形状色彩。他一挥,一道笔迹,他再一挥,又一道笔迹。

挥笔是挥笔,笔迹是笔迹,但是,二者有统一性,有对应对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