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2021年的两会热词,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导。尤其是建筑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3月16日,住建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提出要构建绿色建造产业链。同时,应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产业链联动,支持项目多参与方协同工作,实现建造全过程统筹管理等。这两个重要文件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建筑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与重视。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我国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势呼唤中国建筑业以产业链联动创新绿色建造整体解决方案。
二、绿色建造核心思路
我此前曾分析指出(详见《加速产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共襄现代建筑产业生态共同体繁荣》),“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主要面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耗损浪费问题突出两大问题。”同时,从建筑业的业务形态可以发现,工程项目的订单主要来自于地产、基建领域;原料来自于供应商(且建企本身一般不存在库存的概念);而资金大多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融资。这说明,建筑业是高度依赖外部的投资与原料来形成产值和市场的被动行业。也就意味着,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是一项多方参与的综合性、长期性工程。
从业务驱动的关系来看,主要涉及如下参与主体:
1,房地产企业先行,驱动绿色建造:房地产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特别是高耗能工业企业具有较大影响力,也承担着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因此,通过将供应链环境管理延伸到上游的供应商,推动进行监管记录、公开曝光和独立第三方审核,将对夯实产业链绿色转型基础、驱动绿色建造实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担纲,推进绿色建造:以高能耗为特点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只有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才能占据优势与先机,为此必须具备实时跟进施工进度、动态把控施工质量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和规划,才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而有效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绿色发展,为完成产业链的绿色化改造、真正实现绿色建造的转变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3,金融机构支持,加速绿色建造: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金融机构也需同步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提供金融支持帮助高碳排产业改进技术、提高效能,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领域,为加速产业链巩固绿色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进步起到“助燃剂”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发展是进入新发展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作为“赋能传统建筑行业的数字科技企业”,筑集采将坚持以数字科技为手段,探索绿色建造创新模式,加速建筑产业数字化发展,为建筑业以及产业上下游伙伴提供筑集采的智慧与能力,为开发商、建筑业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共同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