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北美银行(Bank of North America)(第一部分)
前文说了,罗伯特•莫里斯这个人在当时的联邦制定政策很有影响力,而他信奉的就是美国最好出路是统一的国家**拥有权力,而非分散的州**。他不仅相信中央集权的好处,而且还相信美国应当和英国一样,拥有一个像英格兰银行一样的中央银行。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美国创立了北美银行,这个银行既是中央银行,也是商业银行,因此比较象以前的中国人民银行(以前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比如说可以在那里储蓄)。
北美银行不是国有银行,而是像英格兰银行一样的私有参股银行,但是联邦**持有股份。它的货币基于银元,是现代意义上的半储备银行(fractional reserve)。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像前文的英国金库转变为现代银行的例子,北美银行借钱给别人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所有的银元。举例来说,第一个人在北美银行存了1万银元,那么北美银行现在给这个人1万银元的存款账号,现在北美银行就有1万银元的存款(也就是向那个客户的贷款),和1万银元。这个时候,北美银行是全储备银行,因为就算所有的人要把自己的银元账户中的银元提出,北美银行也能光荣完成这个职责。
但是马上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现在手里的硬通货是没有利息的,银币不能自己繁殖,所以要再借钱给别人。北美银行找到一个需要1万银元的人,把钱借给他。这个时候,北美银行其实就是给那个人开了一个1万银元的账户。那么现在,北美银行有1万银币,对应2万的存款账户。好了,现在北美银行变成半储备银行了,也就是说它没有能力来付清所有的存款人在它那里的存款,但是只要两个人合在一起不要求取出1万银元,北美银行就没事。
这个时候,货币的发行有了重要的转变,本来只有1万银币的硬通货,在市场上的货币被直接翻倍。所以有人说,因为金银开采量下降,就一定会通货紧缩是不对的。A把1万银币存到银行一,银行一贷款给B,B再把一部钱存到银行二,银行二再把钱借给C……等等。1个银币对应的是多重的货币发行。纵观历史,银行货币的发行在这之前我也介绍一些了,往往以纸币滥发,通货膨胀而告终。
回到北美银行的故事上。北美银行对比今天的银行很有不同之处。它的货币是基于银元,由于前文说了是半储备货币,所以货币的发行它就自己来掌握。联邦当局只给北美银行唯一的经营许可,于是北美银行成为了国家垄断。同时,当局规定,北美银行的银票和银元的信用相等,这样就给了北美银票半法定货币的地位。为什么不叫法定货币呢?因为虽然当局会被迫接受银票,但私人则不必。今天,你看美国每张美元上都写着“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 for all debts, public and private。”意思就是这张纸是无论**和私人都要被迫接受,作为付款方式的,而接受北美银票的义务仅限于**当局。
北美银行占尽了政策的好处。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美银行对当局有借款的义务。当**缺乏资金时,北美银行就要借钱给**,也就是印刷北美银票。那么,**的收入最后怎么来?还是要靠可怜的纳税人。这样一来,**借款大开方便之门。就像一个小孩子跑进了糖果店超市,二话不说就可能开始吃起来,最后再想如何还款的事情。在这里,北美银行第一笔贷款就是贷给联邦**120万美元。令人不禁感叹,联邦当局非常聪明地给自己搞到一张信用卡,而最终为此买单的不出意外地落在了纳税人的头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