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52056 217
2011-03-22
第一部:刻苦备战篇
1.博考之争
博考难
博考难
博考难于上青天
不在水
不在山
难在人情两可间
我决计要考博了,不管谁反对,我都将固执己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就是我。我就是如此顽固。认准了就干,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势头。即使撞了南墙,我也不会退却,不把南墙撞倒,我誓不罢休。
硕导一开始就对我要考博的想法不以为然。他的理由是考了博就一定会有好工作吗?况且现在考博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考了就能上。就是你考了第一,人家就一定要你吗?别的学校咱不用说,单就咱们学校而言,你看看哪个不是靠关系,不光是送礼,很多人都是送钱。可以说,博士都是用钱摔出来的。这些我也有耳闻。现在考博不像考研那样公平,排队的说法流传已久。据说有很多人已经排了好几年了,年年都联系导师,导师都觉得过意不去了,许下诺早晚要他。我们学院去年招了四个博士,有一半是本校的老师,还有两个好像也是有学校背景的。听说他们早就跟博导打好了招呼,博导也许下了承诺,并且搞笑的是,有这几个硬茬报,博导还婉言拒了不少人。这就是三流大学的博士招生。依此类推,名牌大学的博士招生也概莫能外。北大、人大早就传出这么一种说法,初试第一并不等于第一录取。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当然名校毕竟是名校,不会这么小家子气。把有限的名额都给自己人,也会适当考虑一下外校来考的人,这样也给外界一个说法,也显示自己的肚量。自从北大法学院发生了那次沸沸扬扬的状告事件后,北大也有所收敛。但硕博连读的,本科直博的却要占去将近三分之一的名额。这样北大就优先保护了内部生源,这一招够绝的。本来博士招生数量就少,这么多人来争这有限的名额,竞争可想而知,很多人只能望洋兴叹!
近几年来,硕士招生一扩再扩,大有放羊的趋势。对扩招有人赞同有人质疑。支持的人认为这是国民教育素质提升的表现,同时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质疑的人提出这么一个疑问:三年后,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是否还有保证。不难想象,三年后,这些硕士生又呼啦一下子涌到博士的门槛前,然后拼命地往里挤,再次躲避就业的压力。
然而博士一直没有扩招的迹象。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学术质量,很多名校限定博导每年只能带一名博士。这样,考博既要考第一,又要通过导师这一关,因为博导掌握着最终的生杀大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既要联系导师,让导师对自己有好感,又要在考试上下狠功夫。所以,考博难于上青天。
第二次见硕导,硕导对我的执迷不悟大为恼火。他生气地说,这事你自己联系吧!我是不管了。我一脸的茫然无助。是继续还是退却?我犹豫了。
但服输绝并不是我的本性。我是如此的倔强,以致于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我知道硕导师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并一定是明智的。但选择退却绝不是我的所作所为。我决定一意孤行,非撞撞这块石头不可。可能我取不了成功,但却拥有了一段拼搏的经历。有这段经历,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我认为人生不能只盯在鲜花、掌声、荣誉等一切美好的东西上,人生还需要磨难,还需要拼搏。
我认为,没有磨难的人生是平淡无奇的,未经拼搏的人生是不精彩的。
认准了就干,绝不畏缩。
就这样,我的考博大战拉开了序幕。
2.网友木彬
定好了考博,我漫步网络,在论坛里阅读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从中多了解一下考博情况。在考博论坛上,我看到了一个考博群。随即加入其中,在群里我认识了木彬大哥,还有学姐风起云散,后来这两个人在我考博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那一晚我和木彬大哥聊了很久。木彬大哥给我介绍了很多考博经验,最关键是他给了我勇气,使我的信念更加坚定。
木彬大哥说,虽然他现在已经考上了博士,并准备秋上去念。可是心头仍留有遗憾。
他并不满意。我很是纳闷。就问:你已经考上了博士,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啊!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他说:不是理想中的学校啊!
我问:那你理想中的学校是哪里?不知可否相告。
木彬大哥也不避讳,把他的经历一一向我诉说。
他说他对清华北大并不感冒,唯独对中央党校情有独钟。算上博士,他先后五次报考中央党校。我震惊。世上还有如此执着之人。相比之下,我算什么?
他说每次都是英语给卡住,第四次硕考,他不得不调剂到齐齐哈尔大学。硕士毕业又一次报考了中央党校的博士。怎奈英语受限,再一次与心目中的学校失之交臂。好在报考了三个学校,这才算是有个学念。但是不甘心啊!
我说:是啊,不过你的执着已经证明了你的实力。你很了不起。我为他挑起大拇哥。
他笑了,说:看来只能博士后再进党校了。
我哈哈大笑。说:你真够执着的,小弟佩服不已。
这时,话锋一转,我成了被问。
他问我想考哪里?
我说没想好。
那为什么不考考党校。他说。
我说:我对党校并不是很熟悉。现在也只是定了个大致的方向,就是一定要北上。
他说:那就考党校吧!帮我圆梦。
我说:那没问题,就是不知党校好考不,心里没底。
他说:只要英语过了,应该差不多。你英语什么水平?
六级过了。应该算六级水平吧!不知党校的英语什么难度?我说。
比六级要难,题量和单词量都超大。他说。
不过你不用担心,难大家都难,并不是你自己难,并且分数线比较低,只要过了五十就会有希望。他继续说到。
哦!这下竟吊起了我的胃口。
我说:我就不怕难,这样的话,我还真想碰碰这颗钉子。
他说:好啊,你要是考的话,我还可以给你提供点专业资料。
那太好了。我感谢道。
一言为定。老弟提前祝你成功。
我说:谢谢大哥。我想我会努力进取,不辜负大哥对我的期望。
那一晚我们聊到接近凌晨,木彬大哥还给我讲了他考博的经历。他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实力,不能被那些流言所误导。关系说的确存在,但并不是社会的全部。如果真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流,那么这个社会就已经病入膏肓了,那就彻底没治了。我点头。他说,他这次博考就是这样。打电话联系的那个导师说的好好的,说很公正报就是,结果把名额给了他同事的同学。而他考上的这所学校,也没给导师打过电话,居然入取了。最后,他得出结论,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实力。好好准备,不要想那些弯弯绕,相信一定会成功。
我再次点头。说:有大哥支持我,我也一定会成功的。
最后,我们互留了对方的手机号,说好随时联系。
关掉电脑,我忽然看到了一丝亮光。
一开始想考博的时候,只是一个朦胧的念头,现在却逐渐清晰了,成了一条线,并且隐约能看到了前面的亮光。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有亮光,我们就有希望。
我看到了希望,兴奋地一夜难眠。
3.准备资料
方向大致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大干一场了。
我仔细地阅读了去年的招生简章,上面列出了指定的参考书目,我根据所列书目开始搜集资料。上面列的书很多,有原理、原著和发展史。其中,原理和发展史分别列了两套,出版社不同,编者也不同。但总体上以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书目为主。这就是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术重点,因此考哪所学校就要看那所学校的书目,这样才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的学校可能持不同的学术观点,看似很在理的回答在一所学校能得高分,但在另一所学校就有可能不得分。
我记下了参考书目,跑到图书馆一查,竟然一半多没有。这下让我傻眼了。怎么搞的,诺大的学校图书馆,竟然没有要借的书。我暗骂,这是什么学校,真他妈的垃圾。我搞不清楚,这些人整天喝着大茶,闲的没事跳个绳,转个呼啦圈,都在干些什么,都进了些什么书。有参考价值的书不进,装璜的没有价值的书却大批购买。
我一向的原则是能借不买。现在看来不买不行了。于是,我在当当网上注册,准备从网上购买,可我按书名一搜,出现的竟然是缺货。
没办法,我只好向外求助。恰巧刚刚结识了一位山大的同学,这下正好派上了用场。事不宜迟,晚了可能会有别人借走,我突然感到了危机。接着就给豌豆打去了电话,并用短信将书目发给了她。
事有碰巧,豌豆正好在学校。很快就给我回了话,她说她刚查过了,学校还真有我要的那几本书,并且都在她们学院的资料室里。我欣喜若狂,说真是天助我也!就急切地说,那还犹豫什么,赶紧帮我借啊!没想到,她竟诡秘地笑了。说,这事好办,就看你是否真心想借了。我这才意识到,我们仅是一面之交,彼此还不熟悉,人家并不放心。我只好诚心诚意地说,我是真心想借,并且是个人大事,希望能给帮这个忙,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为了证明我的诚心。我说,我一会就过去取,中午请你吃饭,以示感谢。她再三推辞,说可不是这个意思。我说,感谢是必须的,你就不要推托了。等到我考上了博士,凯旋而归之际,还还会请你吃大餐。她笑着说,就冲这顿大餐,也要帮我帮到底。我们哈哈大笑。
她将书交给我的时候,有点失望地说了声sorry,说少借了一本。她自语道:在电脑上能查到还在书库,可是到了资料室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几本书都在一块,一找就找到了,可是那一本翻了好几个书架都没有找到。资料室的老师说,可能有人拿走了,当时忘记了去磁。或者就是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我依旧表示感谢,说麻烦你了。不管怎样,中午一定要答谢你。
可是,一想到也有人在借这几本书,也可能要考,我的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丝莫名的紧张。
之后,我又去了省图书馆,没想到借不到的书竟在那里都找到了,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可是按照省图的规定阅览的书,是不外借的,我只好败兴而归。但不管怎样,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
趁学校还没放假,我又给党校研招办打去了电话,邮寄了近两年的考题。就这样,资料基本准备就绪。
看着一尺多高的书本,真有点眼晕。但退却已是不可能,只好耐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啃噬!
很快,一个炎炎如火的夏日接踵而至。
4.如火的夏日
老舍来过济南,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在那篇文章里,老舍先生说济南的冬天很可爱,四面都有小山环绕。可是,老舍没有夏天的时候来过济南,倘若他真的来过,还会说济南的夏天也很可爱吗?我想不会。济南的夏天太热了,热得让人难受。有时候温度能达到四十度。这在一个北方城市是很少见的。正因为如此,济南有了四大火炉的美称。
济南的环境也不好,这几年济南进行城市市容改造,到处修路、搬迁,弄得土气飞扬,更加没有什么可爱的地方了。
我想暑假呆在济南,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很多沿海的同学老早就打道回府了。继续留守校园的,要么是家远的,要么就是想搞点兼职赚点外快的。除此就是像我这样的,有个人想法的。我既没有回家,也没有兼职,而是开始了漫漫的考博征程。
由于是假期,学校限制了教学楼的开放。每天都是定时开放,定时关闭。并且开放的教室,也少的可怜。除了少数考博的,剩下的大部分是考研的。他们如狼似虎,像狗争食一样,争抢着位子。因此,要想有位子坐,就得每天早早地起床去抢位。要是哪天有个什么事给耽误了,那就只能坐外面的冷板凳了。座位竞争之严峻,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就有人为了争一个座位,而大动干戈的。
很多人都在桌子上贴上纸条,写上此位已占,请您高抬贵手,切莫撕毁。谢谢合作!祝您学习愉快。他们企图想占领一次就一劳永逸长期霸占。这事让教学楼服务中心的人员知道了,就责令撕毁。他们在门口贴上通告,请爱护公物,勿乱贴乱画。座位只属于早来者,即使贴上诸如此位已占的标语也纯属无效。没想到这一招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激发了学生们早起的热情。可是造成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就是每天早上都会有大批的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在教学楼门口,单等着楼门大开,呼啦一下子冲进去抢位。
真让人叹息啊!三流学校就是三流,学校条件如此恶劣。想学习竟然找不到位子,你说矛盾不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3 13:51:36
1# sunde007
5.熏人的教室,黑压压的校园
6.辗转在省图和医大之间
早出晚归,忙的不亦乐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3 15:01:09
楼主写得很好,继续 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3 16:58:25
追求理想,为理想奋斗的人总是值得敬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3 19:15:58
7.坐骑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3 19:22:40
8.假日结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