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认知分歧下,增配逻辑最通顺的资产
——大类资产跟踪周报 2021 年第 8 期
摘要: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呈现较为明显的复苏期特征。从回报表现看,股票≥大宗商品>债券。国内金融市场在短期内反映的是“过热+衰退” 特征。从回报表现看,大宗商品>债券>股票。
从美国基本面看,短期受到非农数据远低于预期影响,债券现货和衍生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市场预期的加息和 Taper 节奏将有所放缓。从铜价同比与美债关系来看,美债长端或仍有上身空间。权益市场仍然维持由成长转换为价值的因子轮动特征:最近一个月,中证800 价值相对于中证 800 成长的相对回报为 1.0%;罗素 1000 价值相对于罗素 1000 成长的相对回报为 4.1%。
从中国基本面看,虽然制造、出口和五一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是市场的理解分歧加大。这反映了我国经济预判“高阶博弈”的特征。作为增速较快的新兴国家,我国经济数据波动相对较高,虽然近年来有所降低,但宏观政策仍保持较强主动性,因此市场投资者在预判时需要叠加“经济-政策”多重反馈。而在“不急转弯”的总基调下,这种反馈的方向还在寻找阶段。
从结构性因素看,供给侧“碳中和”影响是近期的投资驱动主线。客观的限产措施和市场预期的需求增长,加速了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从大宗商品表现看,南华指数和布油的季度回报分别为 15.3%和15.1%。海外定价和国内定价大宗商品都有不错的表现。
货币角度看,全球央行超发虽然边际下降,但增量仍然处于高位。这进一步对靠近基础货币的资产价格形成支撑。数字货币市场十分火爆。由于 Defi 概念和以太坊生态圈建设的逐步完善,促使以太坊的相关数字货币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比特币价格在 5.7 万美元/枚附近,以太币价格升至 3900 美元/枚。过去一年,比特币上涨 6.5倍,以太币上涨超 16 倍,显示出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和投资者对 Defi概念的应用具备较高的预期。
综合看,虽然各个市场因素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方向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大宗商品的正面刺激仍然是较为确定的大概率事件。与大宗商品关系密切的航运、周期类板块或仍将获得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