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80 1
2011-03-23
保障房,从2010 年的580 万套,到2011 年的1000 万套,再到十二五的3600 万套。政策面已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但是市场的担心和质疑,一直未有停息。地方有足够的动力吗?春暖花开的时候,保障房会如期开工吗?资金从哪里来?1000 万套的任务能完成吗?资金的解决是否会影响到银行本已紧张的信贷规模?贷款解决资金缺口是否会带来信用风险?保障房的建设对增长的作用有多大?市场的关注点在逐步的细化和深入。一些细节我们已经在之前的报告中给予说明,另外一些还需要从现实的演进中去寻找答案。但是我们相信,这些细节已经无关大局;需要把目光放的更长远,去研究更重要的问题,即保障房引起的中长期内对宏观层面的影响。
我们从十七个方面去做初步的讨论:
1. 动力不是问题;

2. 资金不是问题,房地产财政不以保障房为中心;

3. 土地不是问题,土地要素重新配置进程加快;

4. 房地产资本化的资本利得仍是未来十年利润源泉,将重新分配,从土地财政转向房产财政,**从交易和保有环节征利;

5. 城市化的速度和方式决定房地产的发展;

6. 成本收益依保障房结构而不同,预支未来收益;

7. 覆盖面大或加剧寻租、造成浪费;

8. 短期背书房地产财政,助长地方扩张倾向;

9. 地方债务风险继续隐性化,长期积累;

10. 对短期增长有显著正面影响;

11.对通胀的影响复杂,通过改变租房市场影响居住价格,暗含要素价格改革;

12. 维系泡沫,收入分配继续恶化,中期通胀必然,房地产的资产配置功能强化,限购政策有必要长期化;

13. 人为价格管制,实际上就是补泡沫;级差地租待强化,中长期可改变只涨不跌预期;

14. 住房结构逆市场化而行,危害深远;首先让利的将是搭便车得到资本利得的城市居民和中小房地产商;

15. 保障房是一种地方竞争机制,胜出者债务风险得化解;

16. 促进就业;扭曲择业观;

17.继续通过房地产和通胀回收流动性,货币紧缩可能且必要。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3 11:41:23
谢谢啦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