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5 7
2011-03-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4 10:11:09
交通部:中国不收费公路占总里程96%以上.

关键是啥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10:44:09
最好还是把收费公路收费数据公布才有说服力。

世界上超过70%的收费高速公路在中国,这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不过更严重的是非高速路(比如所谓的国道)也收费,而且是允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10:45:38
广深高速十年收费超300亿惹争议 律师状告败诉
http://news.hi0734.com/guojishixun/201103/18/031S230B2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10:48:05
交通运输部官员真敢胡说八道!  
            ——高速路收费100年的国家在哪里?



    1、何来收费100年惊人之语?

    河南禹州农民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的故事再起波澜。为了回应天价收费的质疑,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交通运输部这两天连续发飙。

    1月18日 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副部长翁孟勇表示:

   “没有收费公路的政策,就没有中国交通的现状,收费公路政策对支撑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它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对收费的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问题。”

    ——翁副部长把天价收费,轻描淡写成“缺陷”,只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对于天价收费问题,他要如何“规范、完善”呢?在1月19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交通部综合司副司长蔡玉贺作了明确解读:“交通部正在研究公路收费标准和体系”。蔡玉贺透露:

   “国外很多收费公路可以收90年,甚至100年,中国目前收费公路最长的年限是30年。因此,下一步降低公路收费标准,将采用延长收费时间来实现。”

    这令人大吃一惊:原来我等孤陋寡闻,收费90年甚至100年“国外很多”!——天哪,这是什么样的超级公路,一百年压不坏?赶紧查文献:

    ——美国高速公路就像它的名字 FREEWAY(直译为“免费之路”),基本上不收费,全国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只有大约8000公里是收费路段,而且收得很少,一般2~20$不等。例如,费城开车到波士顿,近千公里路程只有8美元的过路费。

    既然90%以上的高速路不收费,看来美国可以排除在外。

    ——德国只对大卡车收费,德国从2005年1月开始,对于12吨以上的卡车征收平均每公里15欧分的使用费,小轿车分文不收。

    看来德国的嫌疑大体也可排除。

    ——日本效法美国,征收车辆通行费的目的,是为了筹集道路建设、维护管理等所需的费用。一旦通行费总收入足以偿还总费用,高速公路就免费通行。

    日本**出资经营的日本道路公团等,与道路相关的4个公团,2005年10月实行民营化改革之前,国土交通省道路局收费道路课对偿还年限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是40年。4个公团民营化之后,相关法案规定偿还年限为45年以内。

    日本也不是。

    ——2005年1月,俄国**批准了俄交通部呈交的关于修建收费公路的报告。随后,俄**责成交通部立即着手建设俄第一批收费高速公路,即莫斯科—圣彼得堡市高速路,造价约为1500亿卢布,成本在建成后15年内收回。

    俄国也不是。
    ……  ……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实在查不着,看来只有烦劳交通部明示,究竟哪个国家居然收费九十至一百年?

    既然言之凿凿,必定言之有据,请交通部务必告知大伙,别净说半截话,藏着掖着玩深沉!

    不想又有收获,查着查着,居然查到了敝国自家头上,还真有人这么说,说得还理直气壮。07年6月底,首发副总经理冯雷,接受媒体采访时底气十足地说: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是经营性高速公路,不同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并非还清了贷款就要交给人民免费使用的,它就是收上100年费也行。”

   “首发”是“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简称,经营着北京7条高速公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是千夫所指的路径之一。

    ——原来交通部高官不过是在假冒他国名义,重复4年前首发公司的狂言——收费100年!不过说得委婉一点,官话一点,不那么粗鄙:“降低收费标准,延长收费时间”!这叫背着抱着一边沉。

    2、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收费神话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为北京市与交通部于1993年合资修建,前者使用市财政资金,后者则以投入车辆购置附加费的方式出资,这两项均为国家财政出资。

    资料显示,机场高速总投资11.6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65亿元。1993年开始收费,在收费3年多后,北京市于1997年1月重新批准首发公司收费30年。

    首发公司在两个问题上不能自圆其说:一是修机场高速的时候,它八字还没一撇呢,何来收费权!二是从1993年开始收费,收费3年多后的1997年1月,市**通过一纸文件,将还贷路转给新成立的首发公司,变成经营性公路,并重新批准收费30年,收费日期就从1997年开始算。

    通过转让改变公路性质从而延长收费时限,这不是在钻法律空子吗?首发至2005年底,已收费32亿元,估算到收费期满的2027年还能收费90亿元。而如果按照首发那个副总的蛮横讲话,“并非还清了贷款就要交给人民免费使用的,它就是收上100年费也行。”

    狗眼看人低,首发仗谁的势,公然如此叫嚣天价收费,明眼人不是看得很清楚了吗!

    3、杜家坎收费站的无法无天

    北京其他几条高速公路也在历年审计公告曝光之列,如1999年,北京市把3条已收费3年至12年的**还贷公路,划转给首发公司,使之变为经营性公路,并重新批准收费30年。

    其中,1987年开始收费的京石高速(G4京港澳)北京段总收费期限达到42年,到2005年已累计收93亿元。而京石高速公路总造价为10.15亿元,其中5.41亿元为养路费,银行贷款3.48亿元,还有一部分借自北京市财政局资金分局。

    事实上,杜家坎收费站的存在,不仅违法,还阻碍了北京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多开发项目因此夭折。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还贷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用收费偿还贷款、偿还有偿集资款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15年。”第二十一条规定:“转让**还贷公路权益中的收费权,可以申请延长收费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还贷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不得超过20年。而京石高速杜家坎收费站从1987年开始收费,到2002年是15年,即使再延长5年,到2007年也到期了。

   根据该《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届满,必须终止收费”。杜家坎收费站如果今年还继续收费的话,显然是既违法又无理的。

    另外,京津塘高速公路(G2京沪)、八达岭高速公路(G6京藏)、京通快速路(G1京哈)等项目也有类似问题,都是照此办理,收费绵绵无绝期。

    世界上超过70%的收费高速公路在中国!这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不过更严重的是非高速路(比如所谓的国道)也收费,而且是地方**允许的,联想到交通部关于收费100年的发飙之语,这恐怕更令人发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4 10:52:13
“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世界银行在名为《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的报告中说,德国目前对货车收取平均每公里0.15美元(约合人民币1.16元)的通行费,而中国重型货车的类似费用为每公里0.12美元至0.21美元(合人民币0.93元至1.62元)。(见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更重要的是,报告还显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即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比如,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0.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超过了2%。
        据报道,中国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收费公路超过10万公里,占全世界收费公路的70%,其中已建成高速公路中的90%为收费公路,而美国高速公路近9万公里,收费路段仅8000多公里!

        那么,究竟为啥我们这个穷国的高速公路如此昂贵?世行报告给出了三点理由:其一,在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中,**投资的比例较低,贷款比例较大;其二,没有实施全国统一的路费征收政策,没能将高收益地区的通行费收入分配到低收益地区;其三,燃油税这种国际上通行的也更具公平性的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筹集方式,仍然没有实行。

        应该说,世行报告的这些分析是准确的,建设投资中**资金低、贷款比例大,当然意味着高速公路的更大负债还贷压力,而地区之间公路收益无法形成网络,相互调剂、补充,无疑也从结构上加重和扭曲了高速公路的经济负担,至于因燃油税不实行给公路建设资金带来的压力,并由此导致公路收费的膨胀,更是有目共睹,不劳笔者赘述。
        不过,除了上述这些,笔者以为,我国高速收费之所以如此难以承受,或许还有另一些更为微观,也更具国情特色的原因值得进一步分析——

        比如,由垄断封闭体制带来的公路建设管理维护成本的畸高。关于这一点,不妨看看几个典型事例:2005年贵州省审计厅对5家公路收费站进行财务审计发现,从1994年到2003年,通行费收入共9919.48万元,其中还贷1495.07万元,仅占前者的15.07%;而在广东,一家收费站年收费649万元,还贷竟只有31万元,占总收入的5%,计算显示,该收费站还“需要”收费756年才能还清贷款。而与此相关的背景是:江苏省一些公路收费站普通收费员月薪高达8000元,多的超过万元;浙江一家高速公路公司招聘收费员,吸引近2000名大学生争相报名。

        其实,高速公路真正不可承受的昂贵之重不只是上述这些,还在于那些权力失控下深不可测的腐败黑洞。近年来,“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倒下一片干部”,“道路通车,厅长落马”之类现象,可谓交通领域的一景。统计显示,1997年以来,先后“落马”的交通厅(局)长共计17人,而这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正是热点腐败项目!

  中国法院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