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874 3
2011-03-24
举例一:

  论语说了一个有关错觉的小例子,就是把一只筷子斜插到水中,留一半在水外面,这时你会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打折了。这是因为光线在水平处发生了折射的原因。

   张三头一天说孔雀真漂亮,看看那开屏的尾巴,好美啊。第二天张三说,孔雀真难看,看看孔雀那个屁股,真脏啊。呵呵,这是因为观察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总结一:

  世界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属性),会随着观察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这个结论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一是如果我们要对比某个观察对象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时,一定要保证观察方式前后的一致性,不然会影响观察的结果,比如那根打折的筷子。这个也是现代科学的态度,现代科学首先要规范的就是观察事物的方式,强调在相同的观察条件下,去观察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二是如果我们想全面了解对象,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去观察对象。人们常说要两只耳朵听话,还有什么360度考核什么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如果我们想丰富多彩,那么手段之一就是变化观察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工作的角度。同样的景色,摄影家照出来的就好看,呵呵,其中之一,就是摄影家会找角度。观察孔雀时,为什么不去正面观察它的美呢,为什么非要去背面观察它的屁股呢?呵呵,其实凡事动物好像都有屁股奥。生活也是这样,有美的地方,也有不美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找美的角度去生活呢?

    举例二:

   昨天是晴天,心情不错,今天是阴天,心情就不好了,呵呵,这是因为天气变化了。

   三日不见,刮目相看。这是因为那个人成长了。

   总结二:

   世界自然改变了,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也要改变。

   这个结论的意义也有如下几点:

   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不应该再用昨天的关于世界的旧形象,和以此为基础得出来的旧观点了。我们需要重新去认识世界,呵呵,这当然需要重新去努力,懒人们与保守着不愿意去做。

   二是:如果我们想改变我们心中的世界形象,方法之一就是主动的去改变世界。世界能改变我们,我们也能改变世界,这是相互的。有人说领导可以塑造员工,恩,我再加一句,员工也可以塑造领导。你可以改变我,我也可以改变你。

   举例三:

   今天我高兴,我看那朵花也像是在笑,今天我不高兴,还是那朵花,我看着就不顺眼。这是因为自己的心情变了。

   佛说境由心造。

   结论三:世界在我们心的形象,也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自己改变了,世界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会改变。

   这个结论的意义也有如下几点:

   一是:改造自己、改造我们的心灵。当世界是不可以改变的时候,或者改变很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需要好的世界形象,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

   二是:规范观察者。如果我们想观察到一个客观的世界,那么我们就要对我们自己进行规范,对观察者进行规范,以便使得我们在相同观察方式下,观察相同的事物时,观察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不能出现因为自己原因而使得观察结果不一样的情况,这个也是现代科学的态度。

   三是:无我超越。没有观察者,也就不用规范观察者了,于是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客观的了,这个有点绕啊,呵呵。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心目中的世界,是和三个方面有关系的,一是和世界本身,二是和观察方式,三是和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世界的形象随着这三个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这段文字只是逻辑性的,框架性的,大家可以做无穷演绎。(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5 15:18:16
  世界不存在逻辑性,也不存在变化,世界仅是一堆谈不上变不变的表现,被我们的意识虚构出了一其余的一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5:24:41
2# 烈火实验室

楼上是虚无主义人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5 16:02:24
fouryears 发表于 2011-3-25 15:24
2# 烈火实验室

楼上是虚无主义人士啊
  这谈不上虚无不虚无,因为你在现实的最直观的事实中,找不到任何变化。变化仅以一种非实在的影像或概念的方式,虚构于意识中。不信,你找一找试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