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带来的家庭成员分离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第一,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到三以下,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是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家庭成员分离。比如说,如果一个农村地区或小城市家庭的家庭成员不发生流动的话,那么这个家庭的年轻子女和老人有可能是住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年轻一代从农村进入到城市,或者从一个小城市流动到另外一个大城市,很可能就会出现一户变为两户、三户甚至更多的情况。这样一来,家庭户数增加了,每户人口就减少了。
第二,叠加年轻一代单身时间变长,或者年轻夫妇选择晚婚、少生,那么也会导致每户人口减少。
第三,当然也还会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比如说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讲,如果同一个城市里面的年轻人不喜欢跟父母住在一起,也会加剧这一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城市的可能性较少,因为房价比较高,但是在相对来说房价不是那么贵的地方,年轻人搬离父母所在的地方去单独居住,也并不是很难实现。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一些稍微年长的父母的生活也更少依赖于子女的照料了,身体也比较健康,同时社会化服务也能够取代着很多传统上的子女照料。这样一来,哪怕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父母和孩子也可能分开居住,这也会导致家庭户规模的缩小。
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会对储蓄消费住房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有有利的一些方面,也有不利的一些方面。
比如说同一个家庭,如果要是因为人口流动或者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分成两个家庭,那么这当然会增加某些方面的消费,包括租房和买房。这主要是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没法实现导致的,说的再通俗一点,如果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那么家用电器等设施只用一套就可以了,但如果分开居住,家用电器和房子都需要两套。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有利于促进消费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人口流动来讲。我们的人口流动有大量的主体上是农民工群体,这部分农民工群体在流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想法,就是其所停留的城市并不是自己长期稳定居住的城市,至少在目前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以及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相关制度之下,大量的农民工群体觉得自己未来还是要回到老家的。尤其是在特大和超大城市,农民工群体更加觉得自己所在城市不是一个稳定居住的地方。
回答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4pxZSH_4hQfqpwkrnN6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