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379 0
2021-05-20

建立一个校园叫车的“小白巴士”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中选择乘车地点以及目的地去乘车。

产品方向

乘车购票类APP

产品定位

校园巴士线上乘车和远程巴士购票平台

新增:系统循环图:

ddddd.png

APP-API价值主张流程图:

eeeeeeee.png

产品核心目标
  • 打造流行新代步方式
  • 节约乘客候车时间/乘车时间
  • 给乘客和司机双方提供更多的实时信息
  • 规范交通秩序
  • 打造以中大南方为基点的交通网络一体化购票平台
产品核心功能小白联系方式:
  • 建立一个校园叫车的“小白巴士”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中选择乘车地点以及目的地去乘车。
小白位置与乘客位置:
  • 在小程序中设立即时地图功能,乘客可以看到小白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小白司机可以看到乘客的等待地点和意向目的地。
小白即时乘客数量显示及预计:
  • 有时候乘客等了挺久的小白巴士,终于等到了的却是满载的小白。
  • 我们可以在等待界面中增加根据当前小白巴士乘坐数量,告知等待乘客的即时信息,让他们选择继续等待or其他方法通行。
小白的通行轨迹
  • 设立既定的交通路线,在通行较高峰期和高峰期按照交通路线行驶;
  • 在假期、很早或者很晚的时候可以选择不按照路线交通按照智能规划路线/司机规划路线。(根据具体情况运作/会在小程序中通知)
小白票价
  • 智能安排票价:起步价为一元,校园内较远通行可为1.5元等,牌坊交通票价为2元。(用户更加接受,从而增加乘客)
交通网络一体化购票平台
  • 集合校巴,如约巴士、同乡会包车为一体,让用户在一个小程序中就可以解决校园巴士通行的问题。
目标市场
  • 在中大南方顺利推行,占据中大南方绝大多数用户。
  • 改善中大南方人们的通行思维和习惯,让用户更频繁的使用小白去通行。
  • 在中大南方试点取得好效果之后,将会扩大为适用于“小范围通行”的市场,例如社区,景区,游区等等场景。
竞品分析一、竞品分析对象腾讯乘车码
  • 腾讯乘车码是一种可用来乘坐交通工具、适用于多个交通场景的二维码,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服务,2017年7月首次在广州上线。
    上线以来,腾讯乘车码已覆盖深圳、上海、广州、厦门等95个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多个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
    截至2018年9月22日,腾讯乘车码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宁波、济南、梅州、大理等上百个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未来,腾讯乘车码将持续推进与各地政府、交通集团的深度合作,推动城市交通进入高效、低碳的移动支付时代。
二、竞品目标用户
  • 有出行需求的上班族、学生党等需要使用地铁或者公交出行的群体。
三、竞品所解决的用户痛点
  • 主要痛点就是追求更快更高效的完成充值、进站、出站。
  • 具体痛点:
    地铁卡/公交卡充值排队流程繁琐,耽误出行时间
    实物卡易丢失且丢失后造成金额损失
    钱包没有零钱或者忘记带钱包现金 忘记带地铁卡/公交卡
    地铁卡/公交卡余额不足
四、竞品市场分析
  • 乘车码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深、西安、重庆等超过110个城市,支持公交、地铁、轮渡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据了解,腾讯乘车码的全国用户已经突破了6000万。
  • 随着一线城市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和比例迅速提高,会提高乘车码的使用量和需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统计分析报告中显示2019广州地铁平均日客流量为906.8万人次,拿下了客运增量全国第一、单站最高日客运量全国第一等多个第一。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乘坐地铁已经是市民的刚需和痛点。市场的扩大会带动产品的发展,而且乘车码作为腾讯旗下的产品,只能通过微信小程序使用,调用乘车码方便,随着扫码乘车的流行能够提高扫码乘车产品市场份额。
五、竞品营销策略、运营、推广1.竞品营销策略

腾讯乘车码的出现并不是灵光乍现,它是对市场进行调查以后才研制开发的。

  • 2013年年初,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公司年会上将这一年定为“微信的商业化元年”;同年 8月,腾讯的支付工具财付通和微信共同推出微信支付;紧接着 2014年 1月 24日,微信红包上线,引爆互联网。
  • 微信的红包和转账功能,让用户养成了线上支付的习惯,也为微信获得了几亿绑卡用户。 这一庞大的绑定银行卡用户数量,是微信敢开创乘车码的必要基础。 2015年,微信开始了线下移动支付的探索,并为此推出了标准的移动支付产品,付款码。依靠微信可观的用户数,腾讯付款码发展之迅猛,几乎覆盖了线下所有场景。 包括公交、地铁在内的公共出行场景是一块还未被互联网开垦的沃土。从商业角度来看,,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公交年出行总量将达1200亿人次左右,庞大的数据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从用户角度来看,公共交通具有高频次、高粘性、高人数和低额度的特点,尤其适合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

于是,腾讯推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去攻克公共交通行业。其基本要求就是满足快速扫码,离线支付和垫付能力被列入了腾讯的下一个计划。

  • 同一条时间轴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于2016年年初公开课上透露,微信内部正在研究一种叫“应用号”的新形态,也就是之后的小程序。8个多月后,小程序面向服务号开放了200个首批内测名额。
  • 恰逢其时,乘车码决定选择小程序作为载体,并参与到首批内测之中。一是出于对腾讯新产品的支持,想要通过一种高频的产品去培养用户使用小程序习惯;二是因为乘车码的使用场景和小程序推崇的“用完即走”理念非常契合;三是小程序的形态更加灵活,可以进行产品高效迭代以适应各地不同的二维码标准,帮助乘车码服务更快速覆盖全国市场。
2.运营方式

针对“没有网络”情况,乘车码团队设计研发了“双离线”二维码技术。一方面,乘客的手机可以离线生成二维码;另一方面,扫码闸机也可以离线验证二维码。

  • 腾讯在洞察人性方面和toC思考方面还是比较深入的。用户在出站后没有还款,或者忘记还了,小程序就会有消息提醒你;你实在不方便,或是余额不够、网络不佳,只要下次使用时结清即可。如果你乘车后不还款也不再使用微信,理论上腾讯是无法索回的,但到底是对平台更不方便还是对个人不方便,大家都能思考到。当然,随着微信支付普及度越来越高,运营团队现在也做了代扣,对双方都更为便捷有益。 腾讯团队开创赠送车票红包。
  • 虽然目前车票红包只适用公交出行的城市,但每一趟的出行价格是确定的,而地铁需要根据进出站来计算价格,因此用在公交出行的场景是最好的。
3.推广方式

乘车码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普及微信支付和小程序,而后才进行了更多的商业化尝试。谈到未来规划,乘车码团队提到最多的则是对B端场景的延伸,要去“反哺公共交通行业”。

  • 比如去做定制公交和线网优化,以应对车辆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的情况。乘车码能够利用自身大数据和智能调度能力,帮助相关部门提升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和线路优化。
  • 比如建立预警机制。通过小程序收集到的大数据,向指挥中心展示哪里人数可能过多,便于提前规划途经此站地铁时只出不进。
  • 比如乘车码增设热力图、语音提醒等功能。地铁来的时候对车厢拥挤程度一目了然;到站的时候乘车码会进行语音提醒。 反哺计划的核心就是让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辅以大数据的算法和预警机制,做到可视化、可预知、可感应,再进一步还能做出预判和预警,以此帮助行业降低风险。乘车码把这些数据开放给政府监管,从而使城市变得更高效、更灵敏、更可持续发展,就将成为现在所提倡的“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技术分析1. 产品使用流程
2. 功能和页面交互(1) 首页:
  • 乘车码30秒二维码自动刷新,在网络状况不佳或无网络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自动刷新和刷码乘车,提供“先乘车,后付费”的支付服务,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 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截图二维码行为,并弹出提示:请勿截图使用乘车码。且用户必须点击“知道了”才能继续使用乘车码。避免用户二维码泄露,保护了用户的数据和资金安全。

  • 地铁二维码页面提供了可查看乘车记录功能。

  • 城市下方还有当地气温显示,具有人性化。


(2) 切换城市页面:
  • 页面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了乘车码支持的城市,分为了2个层级,分别是定位城市和其他支持城市。从用户场景来说,使用乘车码大概率是在当前定位的城市使用,所以最上方展示当前城市的乘车码是符合绝大多数用户需求的,同时支持用户搜索城市、乘车码名称,基本满足用户使用乘车码出行的需求。
(3) 乘车记录页面:
  • 为用户提供了具体的乘车路线与时间记录和消费数据,作为用户的乘车消费凭证,保障了用户的出行数据,也方便用户了解自己使用乘车码的出行路线和消费情况。
(4) 出行页面:

针对公交出行


  • 利用定位功能根据用户所在地点推荐附近的公交站点,能清楚地看到实时公交的信息,满足用户乘坐公交出行的需求,让用户对公交车辆的信息一目了然,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出行规划选择最合适的车辆。
  • 点击对应的公交站点,站点页面有地图显示且地图上有具体的公交车位置,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具有可观性。还有公交预计的到达时间与离目前站点相距的站点个数,下方有可视化的路线图及公交位置。

针对地铁出行



  • 针对用户选择地铁出行来说,地铁线路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提供定位地点的地铁线路图是非常符合用户需求的。筛选线路功能是提供给用户选择几号线,展示每条地铁线路的起始站点,选择其中一条线路时,会出现页面高亮显示此条线路,其他线路则为灰色,方便用户精确筛选以及查看,排除其他线路的干扰。
  • 当用户想要规划自己的路线时,可以在地铁线路图上点击对应的两个站点分别设置为起点和终点。也可在首页中的“路线规划”入口进入,填写地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在地铁图中设置起点和终点时,会自动为用户挑选最合适的一条路线。在路线规划页面手动输入起点和终点时,会为用户提供多种路线,且不局限于地铁出行规划推荐。
  • 路线规划详情中嵌入的是腾讯地图,简易版的地图APP导航功能,可能在路线上不是那么准确和方便用户,但是对于出行场景中,对用户来说是方便的,不需要打开地图APP即可完成路线规划。
  • 搜索框可以搜索站点,并进入站点的详情页。包括站点的出口信息、途经线路、客流情况,方便用户了解站点相关信息,而不再需要查看路牌或询问地铁工作人员。
七、竞品市场分析
  • 乘车码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深、西安、重庆等超过110个城市,支持公交、地铁、轮渡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据了解,腾讯乘车码的全国用户已经突破了6000万。
  • 随着一线城市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和比例迅速提高,会提高乘车码的使用量和需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统计分析报告中显示2019广州地铁平均日客流量为906.8万人次,拿下了客运增量全国第一、单站最高日客运量全国第一等多个第一。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乘坐地铁已经是市民的刚需和痛点。市场的扩大会带动产品的发展,而且乘车码作为腾讯旗下的产品,只能通过微信小程序使用,调用乘车码方便,随着扫码乘车的流行能够提高扫码乘车产品市场份额。
五、详细的竞品分析链接链接地址用户分析1.用户需求分析小白巴士用户痛点
  • 用户无法得知小白具体位置,只能打电话预约,等待时间过长。
  • 小白没有具体、规范的行进路线,用户的乘车时间无法预测。
  • 携带大件行李可能无法乘车或收费过高。
  • 小白巴士的收费标准不合理。
  • 小白巴士的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易造成安全隐患。
2.用户类型细分目标用户人群
  • 高校的学生及教职工

小白巴士的主要使用人群,日常生活中对小白的需求较大。

其他利益相关者
  • 驾驶小白巴士的司机

主要负责接送乘客、小白日常的运营,每月收取固定工资。

  • 开发人员

小程序或APP的开发人员,需要掌握一定技能知识,更新优化平台功能。从乘客乘车的后台搜集数据,进行整合获得数据价值。

  • 校方

小白巴士的官方合作者,项目的投资方。该项目运行可以规范校园内的交通秩序,从小白的日常收益中获取利润。

  • 小白维修工

小白车辆的维修人员,定期检测小白的零件安全性能。

  • 广告商

赞助该项目的运营,在小程序或APP上投入广告获取收益。

3.用户场景

场景一: 用户出门前可在APP上查询小白的预计到站时间和预计下车时间,小白巴士固定的路线站点不一,用户只需步行一小段距离到小白即将到达的站点乘坐即可,此过程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步行到上车站点。规算好出门的时间,可以减少等待小白的时间,同时避免上下课迟到。

场景二: 某些用户的宿舍离快递站/车站距离较远,需要搬运大件快递或携带大件行李时难度较大,小白改造后可存放大件行李,用户无需担忧行李的存放问题。用户可选择在快递站或车站的小白站点乘车。

场景三: 在恶劣的天气下或者用户无法步行的情况下,乘坐小白代步可减轻一定的生理负担。

用户画像
  • 学生

ffff.png

  • 老师

ggggg.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