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作品与个人看法
在你的创新周期中融入多项创新方法在你的创新周期中融入多项创新方法
- 设计冲刺、敏捷方法和精益创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早并且经常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来。没有与客户交流的产品想法必然会失败。因此,你需要让客户参与到每个产品阶段中来,时刻对新的解决方案保持开放态度,然后在你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的验证之后慢慢地加入新的结构。将设计思维、设计冲刺、精益创业和敏捷方法整合在一起可以帮你想出解决客户问题的更好的方法,它们可以帮助你将新的创意及时推向市场,维持产品预算,并且时刻保持你的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开发-测试-学习”流程
-
当你逐步完成“开发-测试-学习”流程(即精益创业方法的核心模式)的每个循环时,你最终会设计和开发出一款或者一种客户喜欢且愿意支付其费用的产品或者功能。这时,你便可以开始扩展产品以及优化流程了。
-
每个敏捷团队都是独立的,包括设计师、开发人员和产品所有者,其中产品所有者代表了业务和客户需求。这项工作需要在固定时长内用多个冲刺的方式完成,通常周期为两个星期,每个团队可以自行决定在每个冲刺中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结合时下的作品更新
旅游——不止是看风景!
你的旅游方式还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吗?out了!到此一游的照片谁都可以有,但是照片中的景点名字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出来,而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则更少有人知道,而这些才是旅游文化的精华所在!
下载Travel Pleased,安装一个最智慧的导游!
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对着自己感兴趣的景点拍一张照片,“看图识景”就能告诉你一切!
目前支持的景点几乎包括所有你感兴趣的类型,如牌坊、亭阁、石刻字、塔、匾额、碑文、雕塑等!
软件还支持从媒体库中导入图片,查看个人景点记录和他人记录,对景点留言等!
- 发展理念:由基础功能延伸到附属功能,首先满足基本的地标识别和定位导航的功能,紧紧抓住中国国内著名的旅游场景,以完成识别任务,优化场景体验为目标,最终实现完整的中华旅游体验类产品。
核心价值与用户痛点
| 用户痛点 |
API加值 |
| 无法更详细的多维度了解景点背后的文化价值及文化意义 |
百度AI开放平台中的通用物体和场景识别API |
| 无法得知目前及景点的具体定位 |
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中的智能定位API |
| 无法得知最优的路线规划 |
百度AI开放平台的路线规划API |
(一)产品的更新迭代过程
- V1.0
- 实现地标识别功能,满足基本的识别需求;
- 实现实时定位功能,满足用户的定位需要;
- 实现最佳路线功能,满足用户对最佳路线的了解需求。
- V2.0
- 根据用户的定位,对周边附近的景点进行一些推荐,方便用户全方位游览该地标;
- 完善基础的景点补充反馈、收藏、评论等功能。
- V3.0
-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丰富地标识别的准确程度和景点的丰富程度;
- 小规模投入,首先在大学校园中尝试投入,测试年轻用户对产品的反馈,对需求和算法进行优化;
- 寻找种子用户并维护;
- 完成基础的数据统计后台和用户营销管理后台。
- V4.0
-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丰富景点识别的准确程度和场景的丰富程度;
- 正式开始市场推广,主要推广渠道为跨境旅行网站,中国旅游相关的外国交流/服务平台,相关媒体等;
- 合作更多供应商,开发和完善景点相关酒店和美食餐饮服务。
- V5.0
- 对上个版本的用户体验进行优化;
- 上线景点交友功能和景点评论、分享等社交功能,搜集用户反馈并优化;
- 尝试组织进行景点线下旅游体验活动,宣传产品并尝试活动推广的可行性;
- 逐渐实现目标市场的闭环,提高口碑与粘性。
价值主张画布
- 在本次作品更新中,增添了价值主张图,以此更好的展示我的作品的价值主张

总结
-
商业模式变化的背后是理念的根本变化———产品寿命的延长、可重复使用及共享性不再被视为蚕食利润的风险,相反成为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驱动力。在这里,废弃的使用周期、废弃的功能等被循环利用。
-
目前所有的制造企业,应该把整个供应链的变革作为循环经济的主流,而不是将后端处理废弃资源作为主流。
-
如果说循环经济在一开始强调的是一个量化的概念,追求将一种材料用完后再回收起来,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之路;发展到今天,已应该提升到“再设计、再更改、再创新”的增值循环阶段。
-
再比如,除了材料的安全、可降解、可循环,还应考虑这个设备或者工具可以被多个人利用,要在它的生命周期里有更高的利用率,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
-
这些思路都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悉,按照埃森哲的研究显示,如果循环经济模式替代线性经济方式(资源获取-产品制作-废弃),那么2030年,全球经济产值将提高4.5万亿美元,中国就能从中获益1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