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此次任务同时搭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以及“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等8颗卫星。
中国与巴西务实合作韧性足、互惠互利性强,自2020年以来双边贸易逆势增长,投资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大学地缘政治与区域合作领域专家鲁内特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巴西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应更具有“未来眼光”,在纳米技术、空间科技、清洁能源、农业科技等已取得良好合作进展的领域,要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同时积极拓展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公共卫生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丰富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两国航天合作成果在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卫星也为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遥感数据,打造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国际品牌,让中巴合作惠及世界。”鲁内特强调说,中国与巴西地球资源系列卫星合作30余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同培养了一支友谊深厚、同舟共济的航天人才队伍,被誉为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
未来两国应该继续扩大并丰富该项目框架下的合作,充分论证后续卫星合作方案,继续联合研制包括遥感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其他卫星。
近年来,云服务、大数据和云数据中心建设为金融、教育、石油天然气和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在全球数字信息联接指数排名中,巴西居第十一位,处于中上游水平。数字信息联接指数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行业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程度及关键业务领域的获益,信息领域的“联接沟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巴西在这一领域虽起步晚,但追赶的速度正不断加快。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巴西肆虐,疫情使巴西企业家们不得不着手研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如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等服务,努力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以及基础教育和工业制造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巴西,为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去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使互联网更好地助力巴西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科技和创新对制定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政策具有战略作用。中巴两国想要寻求经济增长新亮点,形成强劲增长势头,必须推动创新合作,并以长远眼光看待两国科技合作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