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业委员会”(简称:新商科专委会)成立座谈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会议对新商科概念、内涵、外延、实现路径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核课程建设体系进行了讨论。新商科专委会将为商科院校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课程建设咨询、学术交流、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等支撑与服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家专门针对商科院校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产、学、研、用”融合与发展的社会公益组织。新商科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商科院校
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工作在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征程。
在新商科专委会成立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孙运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竹兰、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李季、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主任宋岑、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唐方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张幸、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系主任辛士波、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凤元、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晓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黄伟、广西科技大学启迪数字学院教授王霄宁、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教授赵永新、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杜美杰、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缪宁、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吕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红岩、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专业方向负责人马丽仪、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主任倪嵋林、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李伟丽、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财经学院院长李冬雪、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乔鹏程、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主任周涛、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刘永立、华彬航空集团副总裁胡明、北京中云国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一民、副总裁杨钦银,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等20多家商科院校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新商科专委会的成立,并就新商科概念、内涵、外延、实现路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课程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议内容务实高效。
新商科专委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商学、金融学、会计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行动之一。
会议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秘书长朱启明主持。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到会嘉宾及成立新商科专委会目的和意义。他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新商科建设是当前商科类高校普遍面临的时代命题,新商科建设是我国商科教育主动服务于新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促进我国从商科教育大国走向商科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新商科建设是一项商科教育重塑性的变革工程。从这个角度上讲,成立新商科专委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次会议,商科类院校、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就新商科概念、内涵、外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路径等进行充分研讨,具有现实意义。作为高校,始终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全国商科类院校纷纷开办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才,商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希望,新商科专委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商科院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服务,为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商科院校转型升级赋能。
新商科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孙运传宣读《新商科专委会》章程及组织结构。他谈到,新商科专委会是联系并指导全国商科类院校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工作的公益组织。新商科专委会宗旨是为团结和组织全国高校金融、财经、外贸、旅游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工商管理学术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成长与提高,促进学术交流;新商科专委会任务:一是在全国商科院校发现和培养一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理论、技术、应用与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和学术带头人;二是在全国商科院校中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学术交流,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思维在商科中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中落地,为商科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新商科专委会每三年换届一次。新商科专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3~5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3名,常务理事50名、理事若干名。
新商科专委会秘书长、北京中云国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一民就新商科专委会主要服务和下一步工作规划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高校的新商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跟不上数字化经济时代的需要,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培养合格人才。新商科专委会成立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商科院校提供服务支撑:一是课程建设。推进商科院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实践教学。建设专业实验室,为商科院校师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提供教学和科研平台支撑;三是组织活动。让更多商科院校老师实地走访参观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并参与到企业的相关项目中去,提升老师们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四是开展培训。不定期组织新商科师资培训班,普及商科院校老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IT知识。今后,新商科专委会将集聚社会资源,在促进商科院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标准建设、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接下来,进入授牌与颁发证书环节。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明、秘书长朱启明为新商科专委会授牌并颁发第一届理事荣誉证书。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授牌
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明、联盟秘书长朱启明为新商科专委会理事颁发证书
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明、联盟秘书长朱启明为新商科专委会理事颁发证书
在新商科专委会理事座谈会上,来自不同高校的领导和代表,分别就“新商科”概念、内涵、外延,商科院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教学情况、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商科院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看法,为新商科专委会业务发展献计献策。
新商科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唐方成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探讨我国新商科内涵、外延、方向、模式及标准,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新商科教育如何与化工、机电、经管等专业进行融合,课程内容形成互补,让学生学有所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这是关键。新商科是新物种,要注重教育生态发展、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教育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融合。他强调,今后,新商科发展不再设有独立的商科体系,而是要与工科、理科等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深入融合贯通。新商科专委会的成立,将加快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极大地促进新商科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商科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孙运传认为,新商科在全国高校努力下,呼之欲出。新商科重点还在商科上,商学院要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与简单应用,而不是像工科、理科学生一样深入培养学生编程知识与能力,掌据核心技术。商业是灵魂,技术是工具。新商科教育要走市场化路子,要根据实体经济供给侧的需求,加快校企合作,从企业引进人才,走合作办学之路。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黄伟认为,目前“新商科”这一概念并没有取得广泛意义上的共识,其定义与内涵也有待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与模式正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学习方式。共同探讨、支持新商科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共建现代学习体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竹兰认为,商业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数字时代下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整个社会都在重构,都需要创新。“新商科”是因数字经济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新商科”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新商科重点在“新”字,未来,要用新技术新平台新应用创新驱动商科专业发展。新商科专委会的成立,将为新商科卓越人才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平台支撑。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李季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营销可能会成为新商科建设的突破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兴的媒体层出不穷,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体现在对顾客心理和行为的深刻洞察,对顾客需求的全方位、实时化、个性化和自动化的反应,营销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营销效果的及时测量和反馈上。在这个过程中,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成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特征。而且,大数据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目前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出价值的主要方面。因此,早在2015年,中财商学院就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开设了“大数据营销方向”,除了营销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强调对学生数据洞察力的提升,着重培养学生挖掘、分析和解读数据并将其用于市场营销决策的能力。除此之外,学院还在MBA项目以及学术型的硕博项目中,设立了涵盖商科更大范围的金融与大数据营销方向以及商业分析方向,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改革为新商科建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教授赵永新认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行业、产业甚至跨国界的经济都连接起来并产生海量数据,通过
机器学习和深度算法可以挖掘出大量内在关系,让企业与客户、市场的信息更加对称,让管理决策更有效率。而多年来基于过去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管理理论体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我们管理学界的工作者应该积极引领商科理论体系转型创新,培养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新商科人才,为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智慧管理贡献中国方案。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主任宋岑谈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人工智能学院将按照“特色学科+人工智能”的培养理念,每年5~6月通过双向选择,从全校本科二年级遴选20~30名对人工智能有浓厚兴趣的品学兼优学生进行专业培养。那么,今后的商科专业学科建设,可以充分结合学校人工智能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商科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等简单技术与应用,为商科学生赋能。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张幸谈到,我院今年新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两个班,60名学生,培养方案上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来看,建议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新商科技术型专业侧重项目式教学,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比重。新商科专委会是平台,是桥梁,是纽带,是一个方便联系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实践就业等领域,希望新商科专委会帮助高校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生产研发型企业进行对接合作,为高校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方便。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系主任辛士波认为,新商科时代,跨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非常关键。让商科类学生了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知识很有必要。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储备,提高其从业技能水平,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不仅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岗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能体现高等教育基于时代发展的前瞻性。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凤元认为,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商科建设,刚刚出现,它需要一个过程,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带动商科教学的发展,目前学校招收大数据专业60人,一年后将分流到信息学院和经管学院,两个方向,将系统学习大数据理论、大数据基础、数据挖掘等相关课程,同时,还将学习商科类课程。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新商科教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商科学生不仅要学好商业核心课程,更需要学习和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知识。这样,进入社会,商科学生才有竞争力。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晓玲认为,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迫切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商科教育是指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商科与新技术以新形式相融合的教育方式。当前,新商科发展仍然在路上,新商科最终落脚点应当是商科,着眼于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商科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在于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未来高校商科类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向这部分内容倾斜,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若干年后,新商科将成为新常态。商科教育,最终将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新商科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广西科技大学启迪数字学院教授王霄宁认为,新商科教育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四个领域。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有差距,从目前来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原因是学校与社会脱节,与企业脱节。新商科的提出,重点是要解决高校人才输出问题,让商科学生知识面更广,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多。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杜美杰认为,新商科的“新”是指融合,既要整合商科的各专业,也要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商”是指在商言商,应以创造价值为宗旨。新商科需要一批“过河的人”,既精通商科又了解IT;需要一批“高端的人”,能处理计算机程序解决不了的商业疑难杂症。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是取代商科,而是让新商科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宽、舞台更广、价值更大。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缪宁谈到,新商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最近刚刚听到我们学院提出新工科概念,但具体怎么设计新工课课程体系,现在还没有标准参考。希望新工科专委会牵头搭建一个平台,让产、学、研各届共同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本人是工科出身,学计算机专业,但新商科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计算机课程,而在于商业管理、商业财经类、会计类的核心课程。目前,学院开设了大数据专业,与天津市相关部门共建了VR实验室等,不过,现在VR虚拟现实还没有成为主流。今后,新商科课程建设,可以融入一部分VR课程。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吕波谈到,老商科是产业加商科,新商科是新一代IT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加商科。所以,新商科处在上接新老产业,下接技术平台的中间位置,新商科是中心,是核心。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商科教育必将呈现生态化,融合化,综合型,智能型趋势。北京物资学院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段,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北京市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所以,在新商科教育领域,商学院将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抓住机遇,为本市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红岩认为,商科类专业缺乏信息技术类的素质,所以需要信息技术方面教师作为“过河的人”给予引导。学院在市场调研和就业前景分析的前提下,将在会计信息化、新媒体营销等专业领域开设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商业课程过程中接触更多的IT前沿技术知识,为加快新经济、新管理、新金融、新商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李伟丽谈到,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设置7个系,29个高职教育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目前正在研究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与信息技术其他细分领域人才相比,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对人才的复合型能力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等基础知识,拥有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还要拥有人工智能大数据思维,懂得具体业务等。新商科建设,要更多地考虑校企合作模式,引进企业人力资源,解决高校师资不足问题,同时要搭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实验环境等硬件平台,才能更好地支撑新商科专业教学。
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主任周涛认为,学院是在2008年开始设立ERP软件实施与服务会计方向的,开始开展互联网财务系统下的会计人才培养。2018年在北京知诚民营企业财税与金融服务促进会的协调下通过使用航信集团的云财务开展专项财务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带来了一定成效。今后,学院将在新商科专业建设上,侧重学生实践,加强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教学工作,为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新商科专委会理事、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乔鹏程认为,区块链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能够实现财务数据适时共享,对推进新商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商科时代,会计专业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将会计从繁杂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专业教育在新商科时代必将与业界深度融合,会计专业不但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相反,还将会不断加强。因此,建设新商科,是发展趋势。
新商科专委会理事、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刘永立谈到,新商科建设,要注重跨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要结合本校本区域优势资源和办学条件,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市场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为智能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充分利用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京冀多校区办学的区位优势,主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新商科专委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专业方向负责人马丽仪谈到,2015年,学院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改建成电子商务专业商务数据分析方向,商务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是新商科建设内容的重要支撑。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数据分析人才,建设新商科,如何拓展数据分析方法在工商管理类各个专业中的应用,培养既懂管理,又具有本行业数据分析技能的数据分析人才,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最后,联盟秘书长朱启明总结发言认为,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及时, 20多家理事单位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可见,大家对新商科专委会工作信心很大。今天,很多高校已经开办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对新商科建设有了新的理解,今天我们听到了大家谈论新工科定义、内涵、外延,以及相关课程建设的思考,很受启发,也很振奋人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新商科专业建设及新商科专委会发展共同努力!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是由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奇虎360、海豚大数据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会员高校达到300多所,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课程建设。推进商科院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建设专业实验室,为商科院校师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提供教学和科研平台支撑。
组织活动。让更多商科院校老师实地走访参观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并参与到企业的相关项目中去,提升老师们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开展培训。不定期组织新商科师资培训班,普及商科院校老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