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46 0
2021-06-05

story museum产品介绍

产品需求概述

本产品主要针对游客在博物馆游览时因为对文物历史背景知识缺乏导致游览兴致不高、游览体验不佳和疫情期间不能外出观赏文物的问题,打造旅游产品多元化,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用户体验,结合“线上+线下”的形式,打造一款文物智能识别APP,游客可利用APP拍照识别文物,获得更加详细的讲解服务。
提供了物体识别API技术、语音合成API技术以及文本翻译API技术进行综合运用以为产品加值,帮助用户了解更多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提升博物馆游览体验和线上为用户提供文物信息,利用数字化转型推动体验提升和产业升级。

行业背景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也是为人们提供知识、教育及欣赏服务的场所。如今,随着中国文博事业的迅速发展,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一种旅游潮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53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81家,中国每25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4929家,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2020年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防范疫情,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的方式接待观众,各博物馆开馆时间减少,每日观众参观额度减少。

目标市场分析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博物馆收入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2017年,全国博物馆实现收入325.56亿元,创近年新高,2018年,博物馆整体收入有所下滑。结合2019年,我国博物馆发展情况及全年文化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变化情况来看,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博物馆收入约为323亿元。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得博物馆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平台重焕生机成为可能。尤其是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目前博物馆领域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标用户分析

根据同程艺龙与同程旅游联合发布的《中国博物馆主题游消费趋势报告2019》来看,我国博物馆客群年龄结果分布偏向年轻化,“90后”占比43.2%,“95后”占比24.9%。庞大的“90后”消费群体,在旅游偏好上与以往大有不同。“90后”深谙流行文化,主张彰显个性,追求新潮好玩,近年来许多网红博物馆的出现恰恰是契合了年轻一代的个性需求。
此外,近年来亲子游的火热说明亲子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大用户群体。数据显示,每年的暑期(7月和8月)是全国博物馆主题游的旺季,客流量占全年总接待量的29.2%。而从每周的客流分布情况来看,全国主要收费博物馆双休日的客流量占一周客流总量的37.5%,尤以周六的客流量最大。另外,以“夜宿博物馆”为代表的亲子主题产品一度风靡,国内外博物馆暑期主题研学旅行也深受家长们追捧。
国内收费博物馆客群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2018年度全国主要消费博物馆游客接待量按月统计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欧美国家,我国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兴趣还有上升空间,说明这一市场仍具有较大挖掘潜力。
在猎豹用户研究中心针对参观博物馆的人群的调研中,主要职业类别为大学生/研究生和公司普通职员,占比分别为20.37%和18.51%。
2018年度全国主要消费博物馆游客接待量按月统计

在选择和谁一起去博物馆这一项中,和朋友或同学去博物馆这一选项最高,占比49.40%,有39.18%的人选择带孩子参观,也有27.90%的人选择独自一人去博物馆。

有44.55%的博物馆观众群体表示展物的介绍信息太少是参观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其余也大多是与展示信息效果欠佳相关。

同时,通过这张词云图可以看出,博物馆参观群体对于博物馆的“智能”有较强烈的需求。

用户画像及使用场景

  • 核心用户:6-25岁的博物馆参观爱好者年轻群体
  • 主要用户:6-40岁的博物馆参观爱好者群体

用户A:小丽

小丽

使用场景:
小丽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假期时间会和朋友一起去逛逛周边的博物馆,但是感觉讲解员的讲解有些枯燥无味,于是她打开Story Museum APP,对感兴趣的文物进行拍照识别,APP中出现该文物的一些相关介绍和文物故事,故事以某历史人物的第一人称角度展开,讲述该历史人物与该文物之间的故事,这让小丽不仅感觉拉近了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距离,也对该文物的故事有了深刻印象。

用户B:小明

小明

使用场景:
小明是一个喜欢了解历史的小学生,假期和爸爸妈妈去各个城市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去逛博物馆,当他看到一件非常感兴趣的文物展品时,想问爸爸妈妈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是小明的爸爸妈妈对此了解也不多,于是小明打开Story Museum APP,对文物进行拍照识别,APP中出现该文物的第一人称视角故事,小明选择了语音版故事播放,新奇有趣的叙事角度和故事更加吸引了小明对该文物的兴趣。

用户C:Mary

mary

使用场景:
Mary是一位历史老师也是一名历史文物爱好者,在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喜欢带着家人去外地旅游,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里的文物。但最近因新冠疫情Mary没办法去博物馆,于是她打开Story Museum APP,使用APP中的展览功能就能在线上清楚地了解外地博物馆里的文物信息了。

竞品分析

竞品:博物馆APP、博物官小程序

  • 博物馆APP(简介):全球首个专业博物馆文化知识平台,汇集全球5000+著名博物馆,收集文物信息10万+件,核心亮点功能是AI文物识别、辩好、铭牌识别等智能导览、专业主播真人录音导游、每日一宝每天鉴赏一个国宝、最新博物官以疏展览资讯、线上展览等功能。其在此类产品中发展比较成熟。
  • 博物官小程序:由腾讯艺术+行动计划推出的一款小程序,主打功能是扫描识别、语音导览、AR看展、高清作品图等等。还有开发一些小游戏增强产品趣味性。其主要优势在于是小程序,具有轻量级、利于传播的特点。

总结分析

目前市面上此种类的产品数量并不多,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通过对此两款竞品的了解可以看到,目前此种类产品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但是在交互方面仍然不够突出,且没有考虑到多语言多音色选择的用户需求。

总结

用户痛点:

  1. 由于游客背景知识的缺乏,对于很多文物展品往往只能观其表无法了解到该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没有契合博物馆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
  2. 馆内讲解员难以做到针对所有文物展品都能生动形象地讲解,故游客的观赏体验感不佳
  3. 一些外国游客因为对中文不熟悉在游览博物馆时只能是走马观花

产品核心价值:

产品中的拍照智能识物功能和智能语音合成功能可以让用户只需要对文物扫描拍照便可获取关于该文物的精选背景知识信息;此外,产品中还存储了文物故事,包括文字版和语音版,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文字版或是语音版,且可选择不同语言版以及不同音色。

团队项目介绍BRD

产品简介

本产品主要针对游客在博物馆游览时因为对文物历史背景知识缺乏导致游览兴致不高、游览体验不佳和疫情期间不能外出观赏文物的问题,提供了物体识别API技术、语音合成API技术以及文本翻译API技术进行综合运用以为产品加值,帮助用户了解更多文物展品背后的故事提升博物馆游览体验和线上为用户提供文物信息。
游客可以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对文物进行拍照识别获得该文物的背景知识信息以及语音合成版文物故事,且可根据需求选择语言和音色。

项目背景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也是为人们提供知识、教育及欣赏服务的场所。如今,随着中国文博事业的迅速发展,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一种旅游潮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53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81家,中国每25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4929家,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2020年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防范疫情,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的方式接待观众,各博物馆开馆时间减少,每日观众参观额度减少。

运营规划

V1.0
I.实现文物识别功能,能够返回文物故事
II.实现可选择语音版文物故事
III.实现可选择语言种类的语音版文物故事
Ⅳ.实现文物展览功能
V2.0
I.小规模推广,测试产品的可行性
II.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收集输入图片数据及反馈缺失数据,不断丰富数据库
III.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收集各方面反馈,了解用户需求,完善基础功能
V3.0
I.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吸引大量用户
II.与博物馆进行更多合作,如开设线上文创产品商城等等
V4.0
I.继续进行产品优化,提高识别精确度和丰富文物故事
II.开启社交功能
Ⅲ.开设商城模块
Ⅳ.开启知识付费模式

盈利模式

前期:

  1. 开设广告栏位收取广告费,相关行业的商户可在APP中购买广告位,我们可以为他们的相关文创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2. 博物馆入驻:全国各地博物馆可以入驻APP,我们可将博物馆的信息和其文物信息添加到展览功能中。
    后期:
  3. 开设线上商城模块:相关商户可以入驻APP,在APP中售卖其商品,而商户则需要为入驻付费。
  4. 在后期开启一些知识付费版块:后期开设更多功能,文物信息更加地详细、完善,用户若想看到更加完善的信息则要付费购买。

风险与对策

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处理方法:

  1. 百度通用物体和场景识别技术暂时对于一些文物可能识别不出:1.需要扩大文物图片数据库,继续训练强化机器学习2.在APP无法识别出该文物时提醒用户反馈缺失的文物数据,以方便后期扩大完善数据库。3.在用户拍照识别的过程中也收集用户所上传的图片数据信息。
  2. 百度通用物体和场景识别技术还无法实现返回文物故事这一功能:可以先完成文物故事数据库,再进行数据库与该API技术的连接。
  3. 竞品分析
    竞品:博物馆APP、博物官小程序
    博物馆APP(简介):全球首个专业博物馆文化知识平台,汇集全球5000+著名博物馆,收集文物信息10万+件,核心亮点功能是AI文物识别、辩好、铭牌识别等智能导览、专业主播真人录音导游、每日一宝每天鉴赏一个国宝、最新博物官以疏展览资讯、线上展览等功能。其在此类产品中发展比较成熟。
    博物官小程序:由腾讯艺术+行动计划推出的一款小程序,主打功能是扫描识别、语音导览、AR看展、高清作品图等等。还有开发一些小游戏增强产品趣味性。其主要优势在于是小程序,具有轻量级、利于传播的特点。
    总结分析:目前市面上此种类的产品数量并不多,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通过对此两款竞品的了解可以看到,目前此种类产品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但是在交互方面仍然不够突出,且没有考虑到多语言多音色选择的用户需求。

可行性分析

商业可行性

近年来博物馆收入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该APP产品在后期可通过设置广告栏位以及开设文创产品商城增加收益。

技术可行性

利用百度开放平台的通用物体和场景识别、讯飞在线语音合成以及有道智云语音翻译的API调用作为技术支撑。

合作产品 功能介绍
物体识别(使用百度开放平台通用物体和场景识别) 接口描述:该请求用于通用物体及场景识别,即对于输入的一张图片(可正常解码,且长宽比适宜),输出图片中的多个物体及场景标签。
语音合成(使用讯飞开放平台在线语音合成) 接口描述:该请求用于通用物体及场景识别,即对于输入的一张图片(可正常解码,且长宽比适宜),输出图片中的多个物体及场景标签。

用户可欲性

用户对于博物馆文物展品信息了解的需求以及对于信息生动化呈现的需求。

总结

总体而言,该产品满足了当前博物馆游客的游览体验痛点需求,以API调用作为技术支撑推动文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与各大博物馆合作促进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