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行业南苑师生共享资源短缺的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根据行业及市场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
报告A:《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
洞察A1:2020年,突发疫情冲击下,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约2.9%。
洞察A2:知识技能、医疗共享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共享住宿、共享办公、交通出行等领域市场规模同比显著下降;生活服务领域同比下降6.5%。
洞察A3:对共享平台上集聚的海量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如何加强对用户使用网络的保护等,都应该是本项目关注的问题。
报告B: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一):从共享到经济
洞察B4:共享经济的本质——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洞察B5: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
报告C:艾媒报告|2018-2019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研究报告
洞察C6: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中国网民对共享经济产品使用的满意度普遍较高,非常满意以及满意的用户占比合计超过五成,共享经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获得了大部分用户的认可。未来随着共享经济模式逐渐成熟,围绕企业B端服务以及5G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根据用户研究及自己的观察/访谈/调研,我们初步有以下发现
报告A: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及用户研究报告
洞察A1:由于商业实践的需求,共享经济已由人人共享的纯平台模式,逐渐分化成偏C2C和偏B2C的两类。偏C2C模式下,企业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扩张速度快,难点在于两端消费数据都需要打通,获客、黏性、管理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难点。偏B2C模式下,产品经过统一标准化,易于广泛铺开,并降低管理难度。但随之而来的对企业资金实力要求高,地域扩张速度受到限制。两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前者适用于重资产场景,后者适用于轻资产模式的运营。
报告B:南苑学子对体育共享器材柜的看法
洞察B2:如果学校有运动器材租赁共享柜,60%以上的人愿意使用,基于此,说明共享器材在本校有一定的可行性
洞察B3:师生会基于“突然感兴趣而自己没有这种器材”的情况下在共享柜租赁器材,带有尝试上瘾性的心理,抓住这种心理,共享器材会发展得更好。
洞察B4:如果有体育器材共享柜,80%的用户愿意共享自己的闲置器材(可获佣金),这也符合共享经济的初衷。以共享单车为例,人们以为解放了共享资源,其实是为社会增加压力。随意摆放的单车,废弃堆积成山的单车,更加加重了城市管理。所以本项目将结合用户共享+平台共享,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报告C:“共享体育”项目分析
洞察C5:共享充电宝商业模式不清晰,融资背景成为最大筹码,根据《财经》消息,目前早期投资领域里的投资人和融资顾问(FA)最追捧的项目就是小电科技“共享充电宝”,主要原因并不是小电的商业模式更加突出,或是创始团队背景更强,而是小电的天使投资人里包括朱啸虎和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带动效应明显。
洞察C6:共享体育项目有抓痛点,说是解决公园、广场等运动休闲场所市民想健身无器材可用的痛点。但是,实际不是刚需,那么在获客成本上就很昂贵了,前期得砸钱引流,养客户,养习惯,才有机会扩展数据流然后转化变现。
综上,我们有了大致的问题意识,接下来开始准备设计思维工作坊,来开启数字化转型,解决此行业痛点。
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
团队成员5个人简介:
陈菲儿,18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提供商业价值画布、产品原型输出、商业模式画布、用户研究、用户访谈
黄等,18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提供产品设计方向,产品原型输出,产品内容运营
谭茗淇,18级网络与新媒体
沈嘉淇,18级网络与新媒体3班,提供交互设计、产品原型及后续产品优化方案
音璐,18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提供规划产品架构,制定优化方案,运营管理,宣传海报,营销推广
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阶段和流程
我们团队针对共享项目,为达到精益设计的目的,决定采用较完整的斯坦福创新方法中的三大阶段和六步流程 ,进行为时两天的线上+线下的工作坊设计:
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数据挖掘
此阶段为线上工作坊,不占天数,所有成员运用线上文档及思维导图工具,交换共享行业南苑师生顾客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创造阶段:定义和构思
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2日在实验室进行工作坊活动,主要内容是根据项目主题进行理解、观察、定义、发想。
一、理解阶段
我们的项目是校园共享器材,主要解决校内运动器材不足的痛点。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全校有运动需求的师生。产品主打通过线上预约付款,线下取货的方便快捷方式。
二、观察阶段
通过问卷收集和用户访谈的方式,观察共享器材在用户群体中的最新动向以及实际可行性。
图片呈献
三、定义阶段
分析所收集的信息,描述用户痛点。中大南方的师生需要借助运动器材达到某种休闲锻炼的目的,但是又不想花费太多的资金去购买器材且避免购买后闲置导致浪费空间,所以通过校园运动器材共享柜,他们可以随时用低成本租借自己需要的器材,满足锻炼需求;拥有器材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出租器材来让自己闲置的器材充分利用起来,且可以获得一定的共享佣金收益。
四、发想阶段
根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用户需求,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我们构思3种解决方案,小组投票选出1种方案,即通过线下共享柜+线上平台租借的模式(小程序)来进行共享器材活动的租借运作。
交付阶段:原型/流程+建模和价值验证
此阶段为线下工作坊,我团队將在6月4日,.....
五、原型阶段
我们以红色作为主色调,设计了小程序。小程序有4个底部导航功能图标,分别是“首页、租借、约友、我的”,引导主要的交互动作。在首页,我们有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搜索需要的课程;在租借页面,用户可以进行出租器材和借入器材的交互;在约友页面,用户可以约到一起运动的好友,认识更多的人;在我的页面,主要可以看到余额、订单记录和约友记录。
六、测试阶段
我们采用走廊测试,随机抽取人群进行测试,直接询问获得反馈。有用户反馈,除了运动器材,平台也可以增加其他资源的共享,例如雨伞、单车的共享。也有用户反馈,小程序界面过于简陋,可以进行优化迭代。
个人贡献与心得
- **对设计冲刺的启发**:从产品的外部总体把握在数字经济市场中产生的作用,通过定期发布评估报告和可行性方案,投建设计思维,最优化产品原型,与用户实现沟通,以求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 **对精益创业的启发**:该A产品主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以受众需求作为主要考量对象,较为单方面地考察了受众的心理导向和使用行为,没有考虑到团队内部的生产过程,未能全面考量评估风险和价值的可行度,以及社会价值创造的能力。
- **对敏捷开发的启发**:通过市场调研,社会关系分析来明确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价值体系,从而与产品定位结合,将以每次迭代中产生的更高价值来不断完善产品本身,适应数字化经济转型市场大方向
跨学科团队的好处
一个优秀的团队在一起工作更能够集思广益,遇到问题思考的层面、方向都不相同,从而就能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一个人遇到一个问题即便苦思冥想最终也很难的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但如果一群人思考一个问题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可以进行头脑风暴,我们可以针对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法,然后再综合所有的观念最终得出一个最为满意的方案,而在这过程中个人学习到东西也很多,有效的交流沟通也更能够拉近彼此之间距离,更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如何将点子和故事可视化
1. 选出三个点子
这些种子想法必须简短,但是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抽象。需要有能启发想法想象力的表述
2. 团队成员协商后挑一个最感兴趣的,花大约15分钟,以草稿或笔记的形式把它写成一个故事情节。在这15分钟内写尽可能多的内容,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冲突是什么?可能还要写点发生的事情。不用担心写得好不好,只要把所有想到的想法写下来就行
3. 从剩下的两个种子想法里挑出一个来,把它融入到已经写下来的情节之中。把它压缩,然后让两者相互利用。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两个种子想法,以及正在发展着的故事情节可能需要做出改变。
4. 再把第三个想法压缩进去
5. 这些点子不能是相差太远的想法,如果原始的三个点子没有用上,那就需要一组新的点子来产生新的情节。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情节的合理性(8个写作要点:写好情节,从“搞事情”开始),而不能为了用上某个情节而刻意为之,最后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