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74 18
2011-03-2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有什么不同?好象前者和后者在确立其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而没有什么不同。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俄苏建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第二个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确立的研究对象,是制度和体制,其研究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一致的。问题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思想前提是不是也确定在研究“制度;体制”的前提上?这个问题要不要提出考证?另外,我们从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十多年的实践过程,是不是在确立的“制度;体制”而取得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希望有同学对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而参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9 09:32:47
lisi1948 发表于 2011-3-29 07:3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有什么不同?好象前者和后者在确立其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而没有什么不同。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俄苏建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第二个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确立的研究对象,是制度和体制,其研究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一致的。问题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思想前提是不是也确定在研究“制度;体制”的前提上?这个问题要不要提出考证?另外,我们从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十多年的实践过程,是不是在确立的“制度;体制”而取得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希望有同学对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而参入讨论!
哲学是介于形而上与形而下学问之间的思辨学问,道理的学问.对世界,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看法,对历史的看法,对真理的看法,这些都是形而上内容;关于制度,体制,这些都是形而下内容.形而上的思考和观点是一切形而下研究的奠基.

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抛弃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举措.这是形而下内容,其奠基却是形而上的思考,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更具体的就是对生命本性的反思.不具备利己意识的东西,那不是生命.马克思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准连恩格斯都不能认同,那又更何况是区别生命与非生命呢?马克思的形而上思考还远没有到这一层次,其形而下设想就很可能不适合生命,不适合人类.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纠正.至于创新,至于科学发展,至于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是没人能够看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16:40:44
经济学的目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途径上进行合理配置,已得到最大的“产出”,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好像不在于此,而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在研究制度、体制,只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终结资本主义,并不是改良罢了。至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这好像是特大的改动,在资本论里好像没有多少社会主义的内容,而在科学社会主义中也没有现在这种制度的坚实基础,这的确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基础有关,但说是多了另一根柱子更合适,我记得有一本教科书上说“我国走的是一条非一般的资本主义道路”,可想而知,原来的基础只能占一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20:05:21
Chen_li 发表于 2011-3-29 16:40
经济学的目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途径上进行合理配置,已得到最大的“产出”,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好像不在于此,而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在研究制度、体制,只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终结资本主义,并不是改良罢了。至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这好像是特大的改动,在资本论里好像没有多少社会主义的内容,而在科学社会主义中也没有现在这种制度的坚实基础,这的确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基础有关,但说是多了另一根柱子更合适,我记得有一本教科书上说“我国走的是一条非一般的资本主义道路”,可想而知,原来的基础只能占一半。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以上两句都出自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或多或少明确表达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目的。看得出来,并不是“终结”资本主义,理论无法终结规律,只是揭露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08:31:42
回复无知求知在2楼的观点:
其一,2楼认为:“哲学是介于形而上与形而下学问之间的思辨学问,道理的学问。”看来这位学者要去同马克思一样只有“跳出哲学的圈子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才可知道在现实存在的真相和事实来理解什么是形而上学的说教?哲学难道说不是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而展开的?“思辨学问”和“道理的学问”与在现实存在的现实关系能是脱离的?我们认为:世界不是说出来的,而做出来;真实世界也不是由“解释存在”而兑现的,而是由“改变存在”而兑现的。因此,“解释世界”要为“改变世界”服务才是现实存在的有用劳动,否则是无用劳动。因此,分割思维和思维的物质对立,分割物质与意识对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虚假存在。因此,不是真实存在而是虚假存在的哲学,这才是形而上学的学问。请问2楼:您搞哲学研究不是为现实存在的真实存在而研究吗?在现实存在的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分割思维与存在对立?能分割物质与意识对立?比如说,搞阶级斗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能分割得开?搞经济建设的物质与意识能分割得开?因此,将分割不开的自身存在的对立学问,才是形而上学的学问,这能是道理的学问?

其二,2楼认为:“对世界,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看法,对历史的看法,对真理的看法,这些都是形而上内容;关于制度,体制,这些都是形而下内容。”然而,不知2楼界定的“形而上内容”与“形而下内容”是不是在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现实关系?“形而上”和“形而下”是有人身的理性呢,还是无人身的理性?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同样,人类自身的存在是由前人、现代人、将来人的这类三维时空而交替存在,才产生出历史的看法。那么你对世界、对人类自身的看法,对历史的看法而用“形而上的思考和观点是一切形而下研究的奠基”这有何现实关系?“形而上的思考”能帮助认识者、实践者思考什么呢?“形而上”是自然界、还是宇宙界的存在?这就是你追求的“真理”?难道说,人类自身存在的前人,现人,后人都是一个存在、一类物质、一种实体而生活的?实际上不是的。这也不是你坚持用辩证性看将前人、现人、后人的现实存在说出来的,而是现人对前人的遗留下来的现存事物而展开改变,这才能推动、促进历史的发展和进一步。那么,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前人、现人、后人,都是为了终结制度,体制而展开“形而下”得到的?不是的。是通过改变制度、改变体制才有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三,2楼认为:“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抛弃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举措。这是形而下内容,其奠基却是形而上的思考,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更具体的就是对生命本性的反思。”看来2楼只会说两个概念:“形而上”和“形而下”。而且2楼只要将这两个概念教会学生,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生活的现实中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四,2楼认为:“不具备利己意识的东西,那不是生命。”所以,中国古代的理性就才涎生出“道德经”来要求生命的意识要用“道德”来度量生命的存在。由此可见,“形而上和形而下”是虚伪的“真理”。实际上,2楼对“马克思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准连恩格斯都不能认同,那又更何况是区别生命与非生命呢?”是从俄苏马的解读而来的观点。马克思对人的理解而用了一个概念即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因此,2楼说的:“马克思的形而上思考还远没有到这一层次,其形而下设想就很可能不适合生命,不适合人类。”是完全曲解马克思的歪曲理论。因为马克思思想的立足地是在现实存在,而不是在抽象存在。所谓现实存在就是不分割事物自身存在的两个要素对立,而是分割陈旧与创新、保守与改变、僵化与推动等等对立。这才是既适合人类的前人、现人、后人的生存时空范围,也适合整体人类的生存。

其五,2楼认为:“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纠正.至于创新,至于科学发展,至于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是没人能够看懂的。”这要从两个前提来理解: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对俄苏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纠正”就是真理,如果说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纠正就完全是一种谬论。实际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实践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是实施“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现实手段,是重现马克思学说的真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08:47:49
回复Chen_li在3楼表述的观点:“经济学的目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途径上进行合理配置,已得到最大的‘产出’,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好像不在于此,而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在研究制度、体制,只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终结资本主义,并不是改良罢了。”看来这位“家门”(本人也姓李)要将精力和时间用于去展开“文本研究与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思路”,只少要化五年时间才能读懂马克思思想的思路。简单扼要地看一看马克思的文章标题就可以明确:《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能是马克思建构的学问?同学,你被俄苏人骗了?马克思的学说是建立:一种不间断地“改变事物的现状”的学说,是从改变现存事物的现状来推论、分析、预测改变后的外在必然性的趋势。固化制度、坚信体制的现存形态能是马克思的学说?

回复3楼的认为:“至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这好像是特大的改动,在资本论里好像没有多少社会主义的内容,而在科学社会主义中也没有现在这种制度的坚实基础,这的确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基础有关,但说是多了另一根柱子更合适,我记得有一本教科书上说‘我国走的是一条非一般的资本主义道路’,可想而知,原来的基础只能占一半。”实际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创新而确立的“三个代表”的三个现实范畴是任何时代现实的社会宗旨;科学发展观是任何时代的现实任务。《资本论》不是“政治经济学”,而是寻求“减轻分娩痛苦”的方向和途径。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后,“资本论”的研究前提是错误的,这是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在观察我们的现实存在,在考察我们的历史过程而必然能得出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