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上可真的热闹,神舟十二号带着三位航天员上去了。
不仅如此,航天员们还进入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所以最近的新闻就是在直播“搬家”。
第一次觉得搬家觉得这么有意思,可能不是自己搬家叭。我搬个宿舍都累得要死要活,人家把家搬到天上去都精神抖擞,果然不能比。
话说回来,神舟的名字被叫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神舟” 意为 “神奇的天河之舟”,凸显它作为船的特性,它是神州的谐音,神舟还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上可九天揽月“的气势马上就出来了。
除了中文名,神舟也需要一个英文名,它的英文名是“Shenzhou ”。例:The news agency reported an official as saying that preparations were under way for the next Shenzhou launch.新闻社报道称,一名官员表示,下一次发射神舟飞船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与后来的航天器名称相比,神舟虽然是第一个,但是却稍微有些逊色了。
比如,月球探测器的名字是“嫦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不陌生,中秋节一定会听的故事。以嫦娥为名,就是要弘扬古人“奔月”的决心。嫦娥的英文名字是“chang'e”。例:Chang'e 4 hasrealized the goal of landing.嫦娥四号实现了着陆的目标。
有了嫦娥,就少不了在月球陪伴她的玉兔,李白《把酒问月》里写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所以2013年11月26日,嫦娥三号月球车得名“玉兔” ,玉兔的英文名称为“Yutu”或“Jade Rabbit”。例:China's moon rover, Yutu (Jade Rabbit), worked in stable condition following its restart after a "nap" on Friday night, according to the Beijing Aerospace Control Center.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表示,周五晚上,中国“玉兔”号月球车进入午休状态,恢复工作后情况稳定正常。
神话中嫦娥住的地方是广寒宫,所以玉兔和嫦娥的着陆点,被命名为“广寒宫”,广寒宫用英文表示是“the Moon Palace“。
月球的配置算是齐全了,那嫦娥和玉兔怎么和地球联系呢?
神话故事里,为了成全七仙女和董永的痴情一片,所以每年七月七让他们在鹊桥相会。航天人借用了这个典故,搭建了一个鹊桥,与月球上的嫦娥和玉兔连接。秦观《鹊桥仙》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2018年4月24日,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星被正式命名为 “鹊桥”。
这颗蕴含 “鹊桥相会” 浪漫寓意的中继卫星,为地面与嫦娥四号之间搭起一座通信联络的太空鹊桥。
如果是神话中的鹊桥就是the bridge of magpies,如果是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鹊桥就是“Queqiao“。例句:
Thanks to Queqiao, the communication problem between Earth and Chang'e-4 hasbeen well solved.
多亏了鹊桥号中继卫星,地球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信问题已经解决了。
而这次航天员搬的新家名字为“天宫“。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拥有民族气息。“天宫”即“天上宫殿”,也容易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同时,天宫一号的目标中有“初步建立载人空间实验平台”一条,因此“天宫”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这一层含义。
天宫可以翻译为“Tiangong“或者“space palace”。例句:On April 2, we said goodbye to Tiangong I, China's first space lab.4月2日,我们告别了天宫一号——中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
例句:Having replaced the king's place, I paced in the peaceful space palace.取代了国王的位置后,我信步在宁静的太空宫殿里。
还有,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名字叫 “悟空”,我国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号”。
不过,最喜欢的当属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
“天问”出自屈原长诗《天问》, 这是一首四字长诗,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其中,许多问题关乎宇宙,屈原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态位置,都发出了追问。
“遂古之处,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天问还代表了航天人“上下求索”的精神。 英文名称为“Tianwen”。例句:The name comes from the long poem "Tianwen" meaning Heavenly Questions or Questions to Heaven ,written by Qu Yuan (about 340-278 BC),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天问”来自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
这些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中国人的钻研精神。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千百年的追月梦和骨子里至死不渝的浪漫,都化作这些名字被带到了那些亟待探索的地方。
虽然我对这些科技不了解,但是我已经在期待下一个航天器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