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459 4
2011-03-31
如题  请问 收入分配的问题属于经济学的哪个分支学科,国内这方面研究做的好的有谁,ps:多问一句,有没有不存在剥削的经济。谢谢大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31 20:17:13
应该属于发展经济学
国内研究收入分配比较有名的有李实、赵人伟..
目前好像还么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20:54:26
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公有制以劳动为分配标准, 非公有制主要以所有权为标准; 二者结合(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二者兼而有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再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二者的结合是收入分配的:
①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②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分为微观收入分配(即初次分配)和宏观收入调节(即二次分配)。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依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通过市场机制确定并完成微观收入。在这一过程中, 任何人要参与收入分配, 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为前提; 通常企业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收入要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通常指劳动力、资本等。企业收入取决于:
①单个产品生产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②企业所在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宏观收入分配通常一方面通过税收将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转移到国家手中,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 利用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向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使得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提供劳动和物质生产要素取得收入, 既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促进劳动的积累和资本积累, 又有利于有效利用生产要素, 体现公平高效的原则。

2 西方经济学:按要素分配
1) 欧拉定理的数学内容是: 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二元函数时,
y=L∙(dy/dL)+K∙(dy/dK)
上式经济学含义为: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即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 则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之和等于所有要素所产生的销售收入, 即:
y=MPLL+ MPKK
这一结论对于边际分配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 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分配就能实现净尽分配, 就是是合理的分配制度。但是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受益不变的必要条件必须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否则只要出现不完全竞争情形, 就不可能实现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净尽分配。
完全竞争市场各要素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 厂商所需要素的均衡投入量对应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此时的要素价格(即: MPL=pL, MPK=pK)。根据欧拉定理的结论, 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时, 要素按这一价格取得收入等于所有的产量(产生的价值)。
2) 西方经济学认为, 厂商付给要素的价格, 只要低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p<VMP, 则存在剥削。除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外, 各种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剥削, 只要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即边际要素收益MFR)与平均要素成本AFC间的差额大于零则必然存在剥削。
3)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需求曲线(D: VMP=MRP)与供给曲线(S: AFC=MFC)相交于E, 形成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 此时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说明每单位要素都有获得其边际产品价值, 不存在剥削。详见下图:

4)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卖方垄断时, 需求曲线为MRP曲线, 供给曲线不变, 供求曲线交于E, 决定要素价格为p0, VMP>MRP, 差额AE是q0单位要素产生的卖方垄断利润。详见下图:

5) 存在买方垄断(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时要素需求曲线为VMP曲线, 要素平均成本AFC(供给曲线SF)小于边际要素成本MFC, 更低于边际产品价值VMP。需求曲线VMP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交于F, MFC|VMP与AFC的差额是FE, FE就是要素受到的买方垄断剥削。见下图:

6) 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 厂商的均衡点为MFC曲线和MRP曲线的交点F。这时, 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平均成本, 即
VMP>MRP|MFC>AFC|P
所以既存在卖方垄断剥削, 又存在买方垄断剥削, GE就是受到的总剥削(其中FG=VMP–MRP为卖方垄断剥削, FE=MFC–AFC为买方垄断剥削)。详见下图:

所以说, 这里所说的剥削 与通常意义上的剥削不是同一概念, 其目的是要说明垄断的缺陷和竞争的优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20:57:39

看了就知道是否存在无剥削的经济形态了

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和支配他人的劳动叫做剥削
2 厂商付给要素的价格, 只要低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p<VMP, 则存在剥削
3 附:欧拉定理(不存在剥削(指上述第2个定义)的情形)
欧拉定理的数学内容是: 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二元函数时,
y=L(dy/dL)+K(dy/dK)

上式经济学含义为: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即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 则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之和等于所有要素所产生的销售收入, 即:
y=MPLL+ MPKK

这一结论对于边际分配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 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分配就能实现净尽分配, 就是是合理的分配制度。但是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受益不变的必要条件必须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否则只要出现不完全竞争情形, 就不可能实现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净尽分配。
    完全竞争市场各要素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 厂商所需要素的均衡投入量对应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此时的要素价格(即: MPL=pL, MPK=pK)。根据欧拉定理的结论, 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时, 要素按这一价格取得收入等于所有的产量(产生的价值)。
4 按照第1个定义,私营企业主接测必定为“剥削阶级”,因为他们时私营企业得以运行的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占有并支配他人的劳动。
5 按照第2个定义以及欧拉定理,私营企业主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才不是“剥削阶级”,而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存续时间长度几乎就是昙花一现,绝大多数情形下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所以即或依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私营企业主也长期处于剥削他人的状态。
6 私营企业主属于剥削阶级,应该是没有太多疑问的。

1# chuanqi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1 21:26:59
感谢大家的帮忙    再问一下  北师大的政经和南开的政经哪个值得去(考研考虑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