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下老邹,~~~邹老师凤栖梧桐,衷心祝愿这次CEMA能够更加地 LONGLIVE吧

。。。
P.S.31楼提到陈志武,觉得他的《金融的逻辑》很好;虽然他长了一副大资本家的嘴脸,


但绝对是大师之风。或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现代金融经济学时代。而且,个人以为,其实,“美国主义”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在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总是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或有所得~~~
而且,从大国比较来说,~~~~省略若干~~~~,总之,中美相似的禀赋太多,美国人有些“好的”创新很值得我们学习。有时打开窗子看看外面,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不由感喟:中国人的比较竞争优势中,除了精神力量,所剩的原生性本土化的成份,实在是逐日递减。(好在,这150多年来,东方世界向西方取经改造其自身小社会的,从东洋,到港台,以及东南亚那些所谓“蕞尔小国”;好像也都不能算成功。心下稍许韩国式“平衡”。[funk]

)以后,多向先进的大国学习吧。
至少,我以为,在机制和制度创新方面,从“美国主义”那里,可以学到很多。
——最近在写一个与煤层气开发和页岩气开发相关的东西,苦熬数个日夜,感触万千!看美利坚能源资本和ZHENGFU/主要是财税机制配合,集中一切优势的制度资源,全力开拓非常规天然气能源,于“不可能”中不断创造人类“奇迹”的经过;盘点那些数据,思忖其机制中的比较优越,极度消耗之余,真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够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各种创新机制的合力,让我们自己具有更强的科研、生产、创造财富的能力。毕竟,国土类似,资源类似,人的潜能可能还更强一些,我们或将创造更多奇迹!
用时髦的方式——“念力”——再狠狠地祈祷一把! [lol]

[em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