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55 0
2006-08-30
<P > </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我以前常好说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由价值决定的,这里就来具体说说供求关系是怎么决定价格的。另外还说说供求关系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所以本帖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供求关系怎样决定价格。</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什么是供求关系</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供求关系就是某一商品的供应量和消费者对它的市场需求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市场需求,在后面简称为需求。</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里还要清楚几个问题。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供应者,也都是需求者。例如,自行车生产商是自行车的供应者,他向大家供应自行车,另外他又是需求者,他需求别人的产品。自行车生产商和农民交换大米,他向农民供应自行车,需要农民的大米;农民向他供应大米,需要他的自行车。他和农民,都是供应者,也都是需求者。这样就产生了供求关系。</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市场经济里,一个人需求某种商品,不是白需求的,这个人必须有自己的商品供应出去。例如,农民需求自行车,他就不是白需求的,他就必须有自己的大米,而且是足量的大米,这样他才有资格需求自行车。如果他没有,就没资格需求。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人需求的多少,就取决于他自己有多少产品,当然另外还有其他因素,例如产品的寿命。</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供求关系的矛盾</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先从根本上说说供求关系。货币是干扰物,非常干扰我们的视线,所以要从根本上说清供求关系,就得把货币消除。货币就好象是玻璃罩上的灰尘,把灰尘抹去之后,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玻璃罩下的东西了。那怎么才能把货币消除而又不影响结果呢?</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一张桌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元,一斤大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元。现在有一农民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元买一张桌子,农民的钱是哪里来的?农民的钱是卖大米得到的。这个农民卖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得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元,然后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元买了一张桌子。那么这个买卖的实质是什么呢?实质就是农民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换了一张桌子。这样我们就能把货币消除了。我们早上看到这个农民挑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出门,晚上看到他扛了一张桌子回家,根本就没看见货币。</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消除货币后,就可以把货币参与的买卖复原到物物交换,这样会让问题更清楚。这时,价格就可以用商品的交换比例来表示。例如,桌子原来的价格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大米的价格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这两个价格就可以表示为一张桌子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由此我们也应该知道,商品价格的实质就是商品的交换比例,商品的交换比例就是商品的价格。请记住这个,后面要用到。</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知道了价格的实质后,我们再接着讨论。我们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假设世界上只有两种商品——桌子和大米,价格还是上面的价格。要想使桌子和大米完全交换,哪个都不过剩,它们的产量应该有什么关系?显然,应该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也就是说,木匠每造一张桌子,农民就应该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农民自己吃的不算),这样才能完全交换。如果木匠造了三张桌子,而农民只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FONT>斤大米,那么肯定有两张桌子过剩,木匠卖不出去;如果木匠造了四张桌子,而农民生产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那么就会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过剩,农民卖粮难。</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推广到千万种商品的情况,得到一个普遍规律:市场经济里,在一定的价格下(例如桌子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大米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在正常的生活需要下(如一个人需要一张桌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件衣服),所有商品的产量必须成一定的比例。</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下面再以三种商品的情况来说明。假设世界上除了上面的两种商品外,还有衣服,而且衣服的价格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件。这时裁缝要换桌子和大米,他就得拿两件衣服换一张桌子,拿两件衣服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木匠要换衣服和大米,他拿一张桌子换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因此,木匠必须造两张桌子,裁缝必须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件衣服(自己穿的不算),农民必须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大米,这就产生了一个比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如果产量不符合这个比例,就必然会有某些产品过剩。</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现在大家可以这样想象,有一张很大的桌子,每种商品都象摞筹码一样摞在一起,一种商品是一摞,那么在某个价格下,各种商品的高度应该成一定比例。不符合这个比例,交换就不能完全,就会有过剩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可是,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商品,它们的产量难道真能正好达到一定的比例吗?不可能。因为各个生产者都是埋头大发财,自己生产自己的,没人知道自己这个产品的全社会的总产量是多少,比例当然会不符合要求,某些产品的过剩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供求关系的矛盾。</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我们说过的话。上面我们说了,一个人需求的多少,取决于他自己有多少产品,也就是说,农民需要一张桌子,他自己就得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这句话反过来就是说,如果木匠想销售一张桌子,农民就得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所以一种产品的销售量,取决于其他产品的产量,如果一种产品想增加销售量,就得要求其他产品的产量提高,反正得成一定的比例。如果只有你自己的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其他产品的产量不增加,你想多换,怎么可能呢。再说个极端的情况,假设其他人什么都没有,只有你有桌子,别人没有什么和你交换,你的桌子的价格就只能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FONT>。</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说完上面的,我们再来接着讨论。再退一步说,就算各种商品的总产量都符合一定的比例了,就不会有过剩吗?也照样会有过剩。这是因为,影响一种商品销售量的,不仅仅是其他商品的产量,还有商品的寿命。例如,第一年农民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木匠打造了一张桌子,正好交换完。第二年,农民又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大米,木匠又打造一张桌子,这时虽然也符合比例,但是当木匠拿桌子找农民换大米时,农民就不要了,因为他那张桌子还没用坏,他就不再需要桌子,所以就换不成,桌子就过剩了,大米也过剩了,木匠就挨饿了。另外,生产某种产品的各个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也影响其他产品的销售量。社会上,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不止一家,会有很多家,各家的生产能力不可能一样,产量也就不可能一样,这样就会影响其他产品的销售量。例如,社会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家农民,都生产大米,但是他们的生产能力不一样,有一家地主每年可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斤,有一家富农每年可生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FONT>斤,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家富裕农民每家每年的产量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之间,其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8</FONT>家农民,每家每年的产量都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斤以下,还有的没有任何余粮的,他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家的总产量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斤。有一个木匠,第一年打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张桌子,按照上面的比例,这样应该正好能交换完毕。可是,实际上呢。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2</FONT>家可以交换起,其余的农民都交换不起,这样就只能销售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2</FONT>张桌子,相对过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FONT>张,大米也相对过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00</FONT>斤。</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下,如果各种产品各自的总产量不成某个比例,就会有过剩产生,而如果成这个比例,也会有过剩产生,总之,反正得有过剩产生。供求关系的这个矛盾是无法解决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供求关系的这个矛盾使市场经济经常处于不稳定之中,破产、倒闭、失业连连,而且使大部分穷人的许多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始终处于贫困之中。</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虽然这个矛盾是不能解决的,可是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中的ZF,却总幻想用自己的调控来解决,例如限制过剩产品的生产。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桌子过剩,限制桌子的生产,桌子的产量下降了,就破坏了总产量的比例,其他产品就会过剩。这就好比玩跷跷板。而且这样限制的结果,会使穷人更没有桌子用。</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供求关系如何决定价格</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就要看看价格是怎么起源的。既然要看价格的起源,就得在没有价格的情况下看。还是以上个例子为例,假设全社会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家农民,各家的产量都知道了,还有一家木匠,还假设只有桌子和大米两种商品。现在,木匠已经打造出来了一张桌子,他要出售。当然,这时因为还没有交换,所以还没有价格。那么现在他会要多少价格呢?</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时的情况是,大米是老产品,不稀罕,桌子是新产品,大家都没用过,当然也从来没有过价格。还要知道,商人的一个特点就是贪得无厌,总要把自己的产品的价格尽最大可能地要高。所以,这时木匠他就要把桌子的价格要得很高很高。假设他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斤大米换一张桌子。这个时候能交易成吗?我们来看看农民这边。农民这边,地主的大米是最多的,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斤,对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斤这个价格,他出不起,就没有人能出得起,所以这个价格不成立。接着木匠就降价,当降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斤的时候,地主还是不愿意买。为什么呢?因为地主要考虑备灾,他如果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斤大米全部换了桌子,第二年如果遇到灾荒,他岂不饿死了,所以他总想留一点预备灾荒,不愿意倾囊换一张桌子。接着木匠继续降。当降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的时候,地主心动了,就换去了。这时价格就出现了,一张桌子的价格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一斤大米的价格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0</FONT>张桌子。</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那么,这个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时,木匠供的是一张桌子,地主求的是一张桌子;地主最多只能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木匠也求的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所以这个价格就形成了。所以我们说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有了这个价格之后,这个价格就会给人造成这样一个印象:“呀,桌子这么昂贵啊!我要买一张桌子,得奋斗十几年呢。”</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顺便说一下,在这个价格之下,就要求桌子和大米的产量比例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接着咱再往下说。木匠又打造了一张桌子,这时他还想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的价格,可是就不行了。因为这时地主虽然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FONT>斤大米,但是他已经有了一张桌子,这张桌子还没坏,所以他就不需要第二张。而剩下的人中,最富的就是富农了,他也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FONT>斤大米,换不起,这样木匠的要价就不能成功。简短捷说,当木匠要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大米时,富农动心了,买了去。这样桌子的价格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大米。这个价格也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在这个价格下,要求桌子和大米的产量比例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斤。</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后来,木匠不断地造桌子出来,因为剩下的人越来越穷,所以桌子的价格也只能越来越低。</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总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在研究价格的形成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受传统产品的价格的影响,一定要从新产品开始研究,因为新产品刚开始没有价格。例如,十就年前的大哥大,当时是新产品,没有价格,所以商人就可以往天上要价,巴掌大的一个玩艺就要几万元,合成现在的工资水平,要达到几十万呢。新产品一般都是最富的人最先使用。后来就不断降价,原因就和桌子的一样,是供求决定的。</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