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065 14
2011-04-01
请教,通常Ramsey Model和OLG Model中的中央计划者经济与分散经济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中央计划者经济是否可以理解成计划经济呢?分散经济是否可以理解成市场经济?
如果不可以,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谢谢诸位师兄师姐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1 09:59:54
完全分散知识利用体系存在么?完全分散的知识利用一体,一样出推导出每个人都全能全知,别的不说,完全非标准化的体系就意味着,世界上有多少个有就应该有多少种语言,这样才是完全分散的。

任何经济系统,实际上是集散体系。
中央计划经济,说白了,也是在分散利用知识,也是通过竞争来传递和利用知识的。这种竞争的方式就是谁比谁官大(市场是谁比谁更有钱),只要厂长想当局长,局长想当部长,那么他们就必须竞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产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
  例如在项报批上,如果官僚们之间竞争比炮激烈,他只是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案,实际上工业社会中任何生产计划都是由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做出的,而具体的计划,只不过是由官僚们通过升官游戏的这种竞争来进行知识选择。如果竞争达到均衡时,各种生产配置分达到均衡,如在计划经济中各种生产部的部长有时会争夺生产配额,争夺生产配额就是调整价格的临界点,这说明价格需要调整了。
   只要能一程度遏制官僚主义,通过正常的升官式游戏的竞争,计划就能健康运行,并且生产也是符合客观和实际的。

   竞争才是传递知识关健,在37年苏联就建成计划经济了,当时有人还在讨论经济核算和计算机应用的问题,他们根本也忽视了,计划中实际上是存在竞争的,一样是通过竞争在传递知识和信息。这种竞争的目标就是谁比谁官大,有时越往上这种竞争就越残酷,而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它不存在竞争。
   这也是庞大而复杂的苏式体制可以运转的根本原因,无论是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不知道绝大多数的信息,具体的商品下边生产了什么,产量如何他们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进行一种方案选择。中下人员无一不是如此,升官游戏会让经济逼迫均衡。

   当然这种升官游戏必须建立在一种技术官僚的体系之上,也就是说竞争或者升官的指标必须是生产或与之相关的技术,而不是通过政 治表现来升官。如:斯大林时就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而中国绝大多数时间升官的指标是政 治表现,而在苏联计划确是法令,如果不能比上一生产季度成本有所降低,或者不能把成本控制在生产计划之内,在斯大林时间最残酷的方式面临的可能是被处决,在斯大林以后也会被降职。竞争会逼迫厂长、局长、部长们把生产价格的成本降低到采购价格之下,如果不能低于采购价格那么项目最终会被砍掉或者压缩(调整价格)。相反引入利润机制破坏了原有的竞争,在双重的标准下,利润只不过是谁官僚谁就能取得,相反破坏了原有的竞争与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1 10:27:09
完全分散的利用知识的体系是不存在的,市场经济实际上也是一种集散利用知识的标准化系统,这与所谓的中央计划没有区别。如在交换体内,采用相同的语言,如某些国家全国统一的标准电压是220V或者110V,工业生产标准都遵守统一的技术标准,如电气工程协议IEEE等。
  并且市场实际上是被金融资本控制的政 府或者政 府控制的金融资本强力计划出来的,这一点波兰尼在《大转型》就引用了大量的经济史料证明这一点。
  自由交换的前提是当自身获取的消耗低于外部消耗时,那么交换就会中止,否则就是强迫交换,但市场关系化的社会确会逼迫每个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自身的劳动或者他们支配的劳动力纳入到这种交换当中。如征收一定形式的货币税逼迫这种交换,如果交不上税那么土地很快会被没收。如果没有这种货币逼,有小块土地的人可能会因为市场的这种交换关系压力太大,而选择退出交换,而货币税逼迫他们必须进入交换。同时没有土地的人,虽然没有货币税逼迫,但他们什么也没有,也只能交出自身的劳动力来交换,也就形成了雇佣形式的劳动。
   因此所谓的自发社会秩序,自由契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市场事实上是被强力计划出来的。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同的都是通过竞争的传递知识和信息,只不过一个是为更高的官位而竞争,一个是为金钱(利润)。
    为什么计划中政企不分,这实际上是合理的,因为计划是把尽可能多的人都纳入到官僚体系中玩升官游戏,如果政企分开,相反较为公平的升官游戏就被会被破坏,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人才能给体制提供知识和信息,因为只有打破官位壁垒,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才各种不同的单位之间才能互调,必然政 企是合一的。
    而市场是通过利润来竞争来传递知识,因此金钱关系必须冲破各种关系壁垒,把尽可能的一切都纳入到金钱关系支配之下。因此一切都必须要可以买卖,金钱关系的社会才能最大化的让每个人给体系提供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6 10:09:05
谢谢楼上的学长解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1:00:06
我觉得Ramsey和OLG里面讨论的都是市场经济吧,只不过两种不同的假定,如果是中央计划者,那意味着有个全知全能的中央决策者,根据他求出来的均衡肯定是社会最优的,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信息嘛,而分散的话就可能因为私人部门对一些信息的不了解导致出现社会次优的状况。

中央计划者和计划经济毫无联系吧,以前上课有个老师讲过,原话是这么说的,“中央计划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全知(信息)、全能(有能力实现其决策)、仁慈无私的**(一般模型中central planer求的都是私人部门的最优化),一般的计划经济下的**不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个人浅见,有谬误的话还请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11:18:22
怎么可能,就算有个全能全知的中心,问题是在官僚化的组织中本身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那些所谓的计划下没有竞争根本不符合实际,位置越往上竞争越激烈,并且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还有可能丢掉生命。也就是说官僚们相互之间的竞争,会与中央计划者对抗。也就是为什么没有计算机,更不知道西方经济界讨论的经济核算问题,苏联庞大的体制依然可以运转的原因。

并且按边际效用论,推出的广义的价格,应该是可供选择的条件。并不要涉及交换,自由交换的前提是自身获取的消耗高于交换获取的消耗,这时才是自由交换。而市场中存在一种逼迫交换,也就是你必须换成货币,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不存在不交换的选择,只存在给谁交换的选择。如果存在中央计划者,那么社会的形态也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变量,标准化变型的结果就是除劳动力市场(消费品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形式)外的市场的消失。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市场均衡是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社会支配力量的均衡),还是新古典的瓦尔拉斯均衡(生产力与个人选择的均衡)。

新古典的逻辑是在建立在一种实物经济上的,它们根本就没有一种货币(价值)理论,其相对价格并不是实际资本主义的价格,不包含任何货币(价值)原子。如果是古典经济学的均衡,那么市场经济根本不会优化配置资源,只是形成了一种均衡的社会支配秩序。新古典的理论中的变量,并不是实际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中的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