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81 13
2011-04-01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版主议事厅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67423&page=1&from^^uid=1170440

本期话题:假期刊收钱发论文合理吗?

热点话题,参与回复或讨论发言即有奖。
中奖率100%

目的:依靠群众的力量,让那些真知灼见成为本话题的意见领袖和风向标!


说明:
1.回复将赠送积分经验,精彩发言有网币奖励;
2.号召会员之间对初选出来的打包类100条以上“精彩发言”进行投票和再加工,类似于超女评选,从中评选出30条出来;然后再次会员公开投票,评选出金银铜奖的“精彩发言”(每篇发言不少于100字),每个精彩发言的补充跟帖不少于50个,对于获奖的“精彩发言”分别发奖;
3.号召微薄支持,扩大在互联网的影响力,论坛争取成为每个热门话题的意见领袖,有亿万群众参与,发言人的热度、知名度才能爆发增长;
4.尽量纯粹为经济金融和企业家的八卦之类,远离政治话题,一旦任何发言涉及到政治性言论,首先提醒当事人自己修改,如果不修改,就按照规定自动屏蔽,如果屡教不改,则直接封号。


假期刊7年骗2万人花钱发论文 涉案金额逾千2011-04-01 01:50:5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核心提示:海南近日查处非法期刊案,7年间约2万人付费登载论文,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假期刊主要集中卫生教育领域,专家称许多单位对发表论文的数量、级别提出不切实际的“刚性要求”,合法刊物无法满足巨大需求,“这为学术造假提供了制度运行空间”。


3月22日,办案人员在展示查处的部分非法期刊。新华社记者 王晖余 摄
据新华社电 个人7年非法创办20余种刊物,只上过中学的员工竟组成编委会“审核”论文来稿,约2万名投稿者交纳版面费超过1000万元,近日,海南省查处一起特大非法期刊案。
3月22日,自办刊物有偿发表论文的符莉夫妇,被海口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刻93枚假公章诱骗投稿
“非法报刊密密麻麻堆成小山,93枚假公章摆了一地,公司规章、员工手册、报刊邮寄单和发票摊了一大摞。”海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陈淼说,在符莉等人的办公室,干警们惊呆了:在这些假报刊中,仅带有“中国”字头的就有《中国教育科研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多种。
据介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去年向海南有关方面下发举报线索,反映《中国教育科研杂志》涉嫌利用非法期刊进行网络诈骗。由此牵出一个隐藏多年、受害人覆盖众多省市的学术论文诈骗团伙。
符莉夫妇承认,从2004年始,他们成立公司招聘员工进行专门培训,设立数十个网站发布征稿信息,假称其学术报刊是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正规刊物,诱骗需要晋升职称的人向其投稿,并以两千字内340元、每增加一千字加价100元的标准索要版面费。收钱后,他们便开机印刷非法刊物邮寄给投稿人。
假期刊集中卫生教育领域
记者翻阅发现,这20余种非法报刊大多集中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符莉向记者坦陈:“因为这两个行业有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的强烈要求。”
记者查阅该团伙的账目表看到,仅2010年7月份,他们就收到来稿2201篇,入账版面费40多万元。据警方统计,受害人预计达2万人,涉案金额至少1000万元。
专家观点
合法刊物收版面费也应管
“靠假论文证书获得职称或职务,这些人有没有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资格?这样的职称评定机制是否存在问题?到底谁是真正的受害者?”有关专家表示,此案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令人深思。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认为,这暴露出目前一些行业单纯以论文评职称的“制度弊病”。现行评价机制存在重论文发表轻工作实绩、重论文数量轻研究质量的不良导向,已脱离实际违背人心。另一方面,一些人通过假期刊论文评上职称,还说明目前一些单位评定职称的程序有漏洞。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曹锡仁认为,此案存在时间之久、影响面之广令人震惊。现在很多合法刊物也收取论文版面费,应该管一管。
同时,由于许多单位对发表论文的数量、级别提出不切实际的“刚性要求”,导致合法刊物根本无法满足巨大需求,“这为学术造假提供了制度运行空间”。
揭秘
1 审稿编辑部员工初中毕业
符莉夫妇设立的审稿编辑部,由招聘的3名中学文化程度的员工组成,而投稿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编辑部成员徐云辉说,她主要负责“审核”来稿的格式、字数和错别字,“有时也淘汰少量不符合要求的论文。”符莉直言:“我们不管论文的专业性,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为掩盖造假,符莉要求员工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期刊编辑部地址全为虚构。
符莉还编制了“常见问题回答手册”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问:“如何查询杂志属于国家二级期刊?”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任何一本杂志评定级别,由该杂志的读者和作者针对杂志满意度而评比出来。”问:“是非法的刊物吗?”答:“本刊1995年创办,每个月底出版一期,如果是非法刊物,能一直创办到现在吗?”
2 员工朝九晚五还上保险
符莉自办学术刊物诈骗7年,为何无人查处?办案人员认为,其中既有一系列貌似合法的外衣“掩护”,也有投稿者为晋升职称不愿举报的因素。
“我们实行‘公司化’运作,几年下来,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已经合法了。”编辑部员工徐某表示,每天上午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每周开例会总结表彰,还有休假制度。“老板甚至给我们签合同、买保险,我慢慢觉得在这里工作挺光荣的。”
记者发现,这个“论文”公司在一些中央级大报上刊登广告,公开宣称“期刊具有国际国内刊号,属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主要职能是方便作者晋升……”等。
3 被查处后业务仍源源不断


他们还与一些权威网站建立不正当合作关系。据调查,符莉夫妇的网站参与了百度竞价排名,投稿者提出在学术论文数据库上能够查询全文的要求后,符莉主动联系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及中国知网开展合作,两家网站相继给她“创办”的部分杂志颁发了网络出版证书和收录证书。
造假团伙得以壮大,还因为单个投稿者涉案资金少,且很多人通过论文达到了晋升职称的目的,不愿举报。符莉说:“很多教育卫生行业的作者反馈,论文在他们评定职称时起到作用,还主动介绍同事给我们投稿,甚至要求寄发票到单位报销。”
办案人员表示,即使在被查处之后,仍不断有投稿者打电话到编辑部,咨询发表论文和汇款事宜。
责任编辑:NN032(本文来源:新京报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 17:05:06
唉,刚看了这条新闻,
真是学术界的悲哀,
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8:17:45
那些收费5000元才发表文章的所谓核心期刊就难道不是“真的假期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8:39:30
假期刊本身就是非法存在。这种付费发文的方式更是需要重拳打击。同时,也要治理合法的期刊进行的相同或相似的活动。这些活动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正如前文中所讲,高校在论文发表方面的刚性要求,也给这些造假活动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推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式既能体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又能作为学校考核学生的一个简便的方法。这需要各个方面、不同人群的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9:15:13
假期刊当然不应该收费!
例如你买的掺了三氯腈氨的牛奶、吃了瘦肉精的猪肉,不找他们赔钱就不错了,难道还会付钱吗?
关键是这些人不知道这个杂志是不是真的,所以才会花大价钱去发文章。
如果得知这个是假的,还会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 19:31:29
主要不知道是假的,不然就不会有人去发?有些真期刊,收费很高,你想发还发不了?就拿cssci来说,全国就那么多本,硕博毕业需要,高校教师评职称需要,需求量那么大,那些期刊自然就牛起来了,虽然有些期刊的水平也很“假”,但是我们的制度是不看水平,只看是不是cssci源刊和数量,这种制度不改,中国的学术很难有希望,年轻学者如果没有一个大牛做靠山,很难有上升的通道,高校年轻教师的收入又是那么低,怎么可能安心搞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