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年已经正式启动,作为清华在读大三本科生,天才作家蒋方舟有什么话要说呢?昨日,她在自己的微博上链接了一篇博文――《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这条小小的微博成为昨日的网络热点,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博文链接被转发3284次,评论达1038条。
在这篇博文中,蒋方舟没有对母校的百年校庆歌功颂德,而是写出了自己为清华同学们对政治的漠然和对历史的遗忘所产生的担心。
《东莞时报》获悉,这篇博文其实是蒋方舟为《看历史》清华纪念特刊撰写的约稿。此外,该杂志还组织了一系列组稿,集中反思了大学之道。
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如今,社会对大学的抨击集中于学风日下、学术不再公正、大师纷纷离去等方面,而除此之外,蒋方舟还不满于清华人“愤青少、领导多”的现实。蒋方舟在文中 写道,自己曾在大一、大二时喜欢拽着同学讲政治,起初,她很奇怪,为何同学们都不怎么关心政治,后来,她才发现他们并不是不关心,但却少了青年应有的政治 敏感。
蒋方舟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这个100年将会被遗忘
蒋方舟担心,这即将过去的100年,会被人们遗忘。
她在博文中提到,清华大学校园内,校庆准备活动正按部就班:新的大楼和建筑正显现规模,学术成果在日夜赶工,4000人规模的团体操也在操场训练彩排。
然而,去年年底在修缮过程中被烧损的百年建筑--清华学堂,现在仍罩着绿色的大罩子,依稀只能看见脚手架。
“记忆失,而永远不会复得。回顾既往岁月,将会把历史理直、理顺,甚至磨灭,下一个百年,又不知后人会怎样回忆起现世。”蒋方舟写道。
“校报老师说写得好”
除蒋方舟外,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旅美文化学者刘再复等人也给清华大学写了一封信。
这是《看历史》杂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发起的“清华,你好!”写信活动,邀请了海内外、清华内外的不同领域的人士,给清华写一封信。
编者表示,这些寄语与程序性的祝颂相比,多了一些对清华及当代中国大学史的深入反思以及切实的期望。
其中,蒋方舟在博客上贴出的《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在4月1日随《看历史》清华纪念特刊出街前,题目被改为《我的大学》。
《东莞时报》获悉,这篇文章系《看历史》主编助理兼专题总监杜兴约请蒋方舟写的,昨日,前者在新浪微博上表示,“前些天听校报老师夸你了:写得很好啊,但是我们这里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