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825 2
2021-08-03
  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上的。由于过去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缺乏认识,感到很神秘,对于同创造思维有密切关系的直觉、灵感想象力等能力,因此认为无法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但实际上,观察与探索事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探索、去研究、从宏观入手,寻找科学的方法。下面,医刊汇编译就创造性思维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的科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兴趣与联想。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科研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强烈的兴趣可以集中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使人深入到新的问题中去,研究问题专心致志,废寝忘食,有一股“傻”劲。强烈的兴趣能引起人们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进行创造性联想。
  一般来说,兴趣是创造性联想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不辞劳苦的探索精神。联想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扩散思维,平时知识积累与经验丰富的人,其联想能力自然就强,范围也广,由联想导致产生创造性设想,这是一个容易学会与掌握的方法。
  二、启发与创新。启发是指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形成新设想的心理活动。启发的心理过程类似联想,就是由看到、听到或回忆到的事物,想到某些共同点的另一件事物。创新意识的产生大多是受到启发后形成,是否能够受到启发,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启发带有偶然性、机遇性。一个人的经验越丰富,信息量越多,接触面越广,受启发的可能性越大。反之,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受启发的机会就越少。所以,在医学科研中遇到一棘手的问题时,不要一味闭门苦思,应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与朋友们讨论,参加各种研讨会,甚至逛逛街,看看橱窗商品也可能有意外收获,与研究对象差不多的事物启发价值小,与研究对象有很大差别的事物,反而有很大的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6 17:31: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6 20:32:52
来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