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74 7
2011-04-05
【香港《太阳报》3月28日文章】题:房价调控阳奉阴违博弈误判贻害深远    内地**近两三年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力度不断升级,新“国八条”在今年1月底推出时,更一度被冠以“史上最严厉”房地产政策的称号,初期对市场亦曾产生一定的震慑力,令市场人士担心内地房地产市场即将步入严冬。
    可是随着时间过去,新“国八条”似未能扭转内地房地产市场近乎失控的走势。不妨看看,新“国八条”规定,全国600多个城市的地方**,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地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要在第一季度公布。
    这项规定横看竖看都不复杂,可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34个城市公布了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占总数约5%。第一季度余下只有4天,其余数百个城市如何在限期前赶紧完成任务,会否在最后一天各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才铺天盖地而出,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值得留意的是,已公布今年房价控制目标的大部分是二三线城市,而且市场炒卖热度不高,至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升幅更经常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全部采取观望态度。这反映出各城市地方官员抱着能拖就拖的心态,企图用集体“冷处理”的方式蒙混过去。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已公布控制目标的34个城市中,房价无一例外是单向调控,只调升不调降。换言之,原意是按各地不同情况定下房价可升可跌目标的措施,变成地方官员“合法”鼓吹房价继续上升的护身符,更令房价与居民可负担的能力脱节。
    内地城市对于制订房价控制目标迟迟未肯动手,原因不外乎是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至于“拖字诀”招数能否奏效,视乎中央对于政策执行的认真程度。若对房价控制目标限期和标准不从严处理,只会继续示人以弱。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经济发展顺逆的博弈,如果错判形势,不能及时阻止房价失控,最后付出的必然是沉重的代价,贻害深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6 02:31:21
虽然中央之政令出不了中/南/ 海,此次地方与中央之抵抗至少可以看出三点:
其一,控制房价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可谓迫在眉睫。中央之智囊可谓浩浩如烟海,出此之决策充分表明了智囊之统一,也反映了此问题之严重;
其二,中央与地方之矛盾巨大。一来不压国之不幸,一来不托GDP之不保,然对抗之结果终归不痛不痒,因其基础相同,不破-- 不能捅破而已;
其三,中国经济下滑之势已然。此次失败表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茫然不知所措,对抗颓废经济已经江郎才尽。然,谁有更好的办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6 16:54:22
房地产=GDP,以GDP为纲的政策评价体系导致各地必然以房地产为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7 01:47:18
真希望房地产商破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7 19:29:13
房价下降,我现在依然没有看到这个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6:51:42
很期待央行的下一次加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