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造就了下一辈的老师与“谦虚”
以前总是听说中国学生太谦虚了,不太愿意发言,也不够自信,不像国外学生。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谦虚所能解释的,因为国内的环境比国外复杂的多,中国不是一个1就是1、2就是2的国家,而是你需要1就是1,你需要2就是2的国家,因为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一般人很难看懂。
自信是对客观规律把握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外在表露,但是谁敢说是把握了中国的客观规律呢?我们总是在强调实事求是,但是按照一般的逻辑,越是强调什么,就越缺少什么。如果实事求是在中国是公认的,那就无需强调;正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实事求是,才会有这样的强调需求。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学生看不懂,到底什么是对的,没有办法去把握客观规律,那么自信何来,这就难怪他要谦虚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博士的认可度是最高的,很多同学也想去美国拿学位,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一种追求客观规律的必然。虽然美国只有200多年的文化。但是短短的200年,就让这一个流浪国家(一开始的美国公民大部分是移民)成为世界强国。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真理真相的文化所熏陶的结果。他们信奉的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文化。文化的好坏和时间长短也许没有多大关系,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是否足够靠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美国学生都以这样的心态去求学时,只要自己是在往客观规律的方向走,就可以有足够的自信,因为客观规律只有一个。但是在中国追求客观规律还必须考虑这样的追求是否值得,是不是一种盲目,是不是太书呆子了,是不是情商不够,是不是与传统违背。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是很难适应的,中国的文化是琢磨不透的,太深奥了。
市场经济工具论、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慢慢地、慢慢地,中国在往客观规律上靠,但是现在改革到了需要“顶层重新设计”的时候了,中国的学生们有这个自信吗?会不会还是政治文化搭台,传统文化唱戏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from^^uid=11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