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50 2
2021-08-13
听了一堂“基于九型人格心理学的亲子教育”课的心得小结
2021.8.13

一些有益的观点与启发:
第一,人各有天性,应该因人而异地施教或者说“因材施教”。
第二,即使对孩子很“满意”,但也应当注意中庸之道,过度也是“问题”;此外,性格“过分”单向度也值得警惕。
第三,越大的孩子性格越定型,因此,相比幼儿儿童,九型人格论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意义更切合实际。
第四,老师强调了父母应先关心理解孩子反常行为背后的情感与成因,而不是直接对孩子行为进行简单粗暴的处理。
第五,父母孩子“性格”会有“天然冲突”,认识到这一点这对家长正确搞好亲子系有好处。
反思:
第一,孩子的认知与行为特征是一个成长形成的过程,过早“标签化”孩子不合适。有一种理论叫动态多元智力论,值得学习。
第二,天性是基因决定的,但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很强可塑性,因此,对幼儿儿童与其说有人格性格多样性,不如说禀赋(如多元智力论)的多元性。
第三,思考力、共情感是每一个健康孩子都应具备的品质,因此,“心、脑、腹”孩子都要给予“思考的空间”以及及时的鼓励关切。
第四,太没安全感、自我封闭、过度暴力等是人格缺陷,不是人格类型的特征。描述九型人格要注意这一点。
第五,亲子教育应该更多关注父母爷爷奶奶等自身的失当行为与不当习气,而不是对孩子性格类型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14 22:34:26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26 19:12:23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