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21-11-1 13:15 
曹亨说:
先看一下马克思是怎样对商品价值进行抽象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1993110 发表于 2021-10-31 10:26
曹国奇说:
马克思得出抽象劳动的原文(1975年版《资本论》中的这段话有修改,但是问题更严重。):把商品的使用价值丢开来看,它们就只剩下一种属性。那就是劳动生产物的属性。但连劳动生产物也在我们手中变化了。我们把它的使用价值抽去,同时也就把它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成分和形态抽去了,他不复是桌子,不复是房子,不复是纱,不复是任何别的有用物。……,劳动生产物的有用性质不见了,劳动的不同的具体形态不见了,表现为此等生产物内的劳动的有用性不见了,它们不复彼此区分,但全部还原成同一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
资本论在这里所说的抽象劳动,首先是交换价值,而并不是商品价值(简称价值)。
为什么首先去说交换价值,而不去说商品价值呢?
因为,在那时候,在那个时代及以前,人们普遍的语言、观念,都是在说交换价值,即便使用了词汇“价值”,这个所谓的“价值”,也是在说交换价值。
那么,资本论是顺应这种语言、观念,先讨论交换价值,论述交换价值是什么。分析来,分析去,从商品是产物开始,商品是产也是物,那么交换价值不是物,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产,是劳动,是抽象的劳动,是一般的普遍的无差别的劳动。
请注意,这是在分析讨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某一种抽象的劳动。
到后来,进而,进一步,交换价值这种劳动,这种市场里的劳动,被交换的劳动,是从哪里来的?从工场而来,从生产劳动的场合而来。没有工场里生产的劳动,就没有市场里被交换的劳动。
那么,生产出商品的劳动,提供了被交换的劳动,这不同于交换价值,不同于这种的抽象劳动,而是另外的一种劳动了,是另外一种抽象劳动。
那么,生产出商品的劳动,是叫商品价值,这不同于交换价值。这也是抽象的劳动,但,不同于交换价值的那种。
资本论的作者也专门说过: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我分析商品,。。。。。在本章的开头,我们曾经依照通常的说法,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说来,这是不对的。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对象和‘价值’。
上述这个“价值”,就是商品价值。这是先分析讨论交换价值,进而引入的,是不同于交换价值的,是叫商品价值。
那么也就是说,抽象劳动有二种,一种是交换价值,另一种是商品价值。这是不同的二种的抽象劳动。
换句话说,你不要把这里的有关内容,有关抽象劳动(这可能是指交换价值)的内容,当成商品价值的内容。
你要区分,当资本论说到抽象劳动的时候,可能是指交换价值,也可能是指商品价值,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把关于交换价值的抽象劳动之论述,当成了关于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之论述。这样就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