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957 37
2021-08-2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的抽象劳动,是非具象的劳动,亦即加总混合的劳动。你把同种同行且互有差异的那些个别劳动,加总混合后,就是抽象的劳动,亦即是非具象的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劳动,这就叫商品的价值。这好比一个行业巨人它一手包办的整体化平均化劳动。你把各行各业且互有差异的那些行业劳动,加总混合后,就是抽象的劳动,亦即是非具象的劳动,这叫商品的交换价值。这好比一个社会巨人它包办的整体化平均化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分为二种: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工场场合的行业劳动,是商品的自身价值。市场的场合被交换的社会劳动,则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很多人不同意上述,甚至对上述嗤之以鼻涕。而且,他们认为,抽象劳动是共性的劳动,甚至是劳动的共性,等等等。那么他们的思路,是从劳动的内涵来看待抽象劳动。其实,应该从外延来看。社会必要劳动是什么?是外延上那些同种同行的具体的个别劳动之加总。交换价值是什么?是外延上那些各行各业的具体的行业劳动之加总。好好看资本论,看清了则是如此,也必须如此。譬如,好好看看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即价值)的定义、解释。共性与同样不同,一般与整体也不同。请注意,社会必要劳动,这本来就是,也必须就是,生产某一种产品(如铝锭)的社会必要劳动。换言之,假若抽象劳动,是劳动共性,或共性劳动,这几乎不能计量任何劳动包括社会必要劳动。就是说,你资本论等等,是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这几乎不是任何学术理论,不是学术著作了。不服气?你来讲社会必要劳动的定义,并且计量它。在外延的意义上来看抽象,才能够一通百通。

抽象劳动,不是劳动的共性,也不是共性的劳动,而是同样的劳动、无差别的劳动。这只能是加总混合的劳动,整体化的均匀劳动,这也是同质的,无差别的,抽象的。这个抽象,其实是非具象。另外,如果抽象劳动是共性的劳动,之类,这很难处理总价值=总价格等等内容,资本论在逻辑上就不能运行,数量关系上就走不通。譬如,可以问你们:总抽象劳动=总劳动吗?总抽象劳动=总的具体劳动吗?等等。马克思怕大家想不开,不明白,就翻来覆去,来来回回解释,结果适得其反,很多人进去出不来,寻章摘句一生老雕虫,结果呢,就把资本论,拆成七零八落,再也动弹不得。不服气?你来讲讲,总价值=总价格=总生产价格,等等,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从加总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25 11:32:02
那么,生产供给出产品的行业劳动,为什么又叫做价值?亦即,为什么又引入商品的自身的价值?这是从交换价值一词中挖掘出来的。通常,人们是觉得,市场交换当中有所谓交换价值这种东西。那么,交换价值又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不是产品或价钱,得是另外的共性的一般的东西,即劳动。那么,被交换的劳动又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各种的产品,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工场场合的生产劳动。但是,交换中共性的一般的那劳动,在计量核算的时候,又得是外延的具体的非具象的社会劳动。

那么,生产劳动又为什么叫做价值?因为创造出了产品,进而,各行各业在市场场合去交换劳动。亦即,工场劳动创造出了使用价值,创造了交换的产品,构成了各行各业产品的市场的交换价值。亦即,先有工场的劳动,商品价值,后有市场交换价值。这样,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对立统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5 11:33:17
所谓劳动创造价值,或者说劳动构造价值,劳动形成价值,劳动即价值等等,这些说法也是对的。譬如吧,小伙子张三,创造了新郎官张三,政客李四创造了李四总统,等等,这些说法也是对的。换言之,马克思说的价值,不过是劳动的代名词同义词。这是工场场合发生的劳动,在市场场合又叫价值。这用社会必要劳动即整体化平均化的行业劳动来核算,不是用个别劳动。不过如此而已。

商品价值是抽象价值还是具体价值?这是抽象出来的,是具体商品的整体化、非具象的具体劳动。

劳动生产的产品理论上就没有价值?商品是商业化产品,产品的劳动,在市场的场合又叫做价值。

劳动不一定生产商品,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呀?价值是商品的价值,若商品量为零,则价值量为零。

劳动创造价值这个理论还对吗?对或者不对,取决于:“唯有人类劳动创造人类产品”,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5 11:34:04
如果说,“唯有人类劳动创造人类产品”,“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这是正确的,则可推出:个别劳动量=个别产品量,任一劳动量=任意价钱量;行业劳动量=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量之和=同种同行的个别产品量之和=行业产品量,社会劳动量=各行各业的行业劳动量之和=各行各业的行业产品量之和=社会产品量;总量劳动(总价值)=总量产品(总产品)=总量价钱(总产值)。进而引入生产价格也就有:总商品价值=总劳动=总产品=总价格=总生产价格=总交换价值。换成资本论的术语来说也就是: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量,这也是资本论当中潜在的等式。

换言之,为什么说价值是人类劳动?为什么说商品凝结了劳动?为什么说价值决定价格?是因为:人类劳动的数量,是货物的数量,是货币的数量,是价钱市值的数量,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基准量。

如果说,“唯有人类劳动创造人类产品,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是错误的,则资本论立马垮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5 11:35:15
或许说: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等式两边的量纲单位都不同,都是胡扯!则总价值=总价格呢?总价值=总价格,总劳动=总价钱,是马克思说的,不是我说的。你们搞马克思的,得怪罪马克思。

其实呢,等式之所以成立,是在于:等式两边都是人类活动过程,都是人类的事件,对应且对等。譬如吧,假若是劳动创造了产品,则有:A量的劳动=B量产品的劳动,A量劳动的产品=B量产品,可得:A量=B量。就是说,A量的张三劳动=B量的张三产品。换言之,张三的工作量生产量创造量=张三的工作量生产量创造量,张三的计时劳动量=张三的计件劳动量。同样,B量的产品=C量价钱的产品,B量产品的价钱=C量价钱,可得:B量=C量。就是说,B量的张三产品=C量的张三产品。

劳动价值论及剩余价值论,不涉及也不依赖于任何人任何物的任何所有权关系,是客观数量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5 11:36:19
资本论中:

商品价值,是生产某一种商品的劳动,用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不用个别劳动来核算。

使用价值,是有用的物,不是有用性,这包括天然的有用物和人类产品。许多时候这特指商品。

交换价格,是拿着商品等能换的钱物。一般是特指钱币,而省略了财物,省略掉了物物的交换。

交换价值,是拿着商品等能换的劳动,一般用全社会的社会劳动来核算。也有个别的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