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精进许多,特赞。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以马克思所谓“抽象法”为藉口,回避问题的实质。其实,抽象这个词,中国古已有之,叫神思。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西班牙抽象派大师毕加索由于为联合国画了一只和平鸽而在50年代初的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邀请毕加索到北京与齐白石老人一起搞画展,而毕加索却婉言谢绝,他说,不行呀,抽象画源自于中国,齐白石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岂能与老师平起平坐?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荷花....都是抽象的,写意的、意境的和神思的。中国还有另外一支绘画派,叫工笔画,属于写实的,具象的和精微的景物画。宋徽宗的工笔花鸟画就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抽象是建立在对周边景物进行“写实的,具象的和精微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要精确处理好花鸟之间及与周边各景物之间的比例及其透视关系,情态、素材角度、着光和颜色搭配等等。齐白石画虾,就是整天观察虾在游动时的各种状态及其水的波动。所以,“抽象法”须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全面认知事物的“来龙去脉”这一基础上,截取其中一段的抽象,谈不上是科学的抽象;剖析其中一个方面的抽象,也不是科学的抽象,而是“摸象”。
全球正在迎接和准备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所以,今天的中国面临着改革契机,世界各国亦是如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改革,中国改革是世界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假如我们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些,我们就会认识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阶级斗争及其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已过时了。
胡**涛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反对“瞎折腾”,他指出,十年文革,我们只有教训,没有经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从根子上就走偏了。马克思的许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粗糙的、零碎的,有些则是照搬空想社会主义现成的观点,马克思自己也承认说,我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而创造一个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我们的理论仅是工人阶级谋求自身解放的行动指南,不能照搬照抄。
俄国女革命家苏查利奇曾写信给马克思,要求马克思回答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废除与保留的问题。马克思前后写了四封信,第一封信说赞成废除俄国农村公社,因为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封信却改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认为要看看俄国实际国情,再决定是否废除与保留俄国农村公社,第三封信是赞成继续保留俄国农村公社,马克思认为,如果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采取了不同于英国的模式,那么也许俄国农村公社会成为新社会的起点,最后,马克思将第四封信寄给了苏查利奇,但这封信中马克思只字未提俄国农村公社的废除与保留的问题。
为啥马克思在回信中没有运用他所擅长的“抽象法”进行分析概括呢?因为马克思自己知道他本人根本就不了解俄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所以,马克思就无法进行抽象,也就不可能对苏查利奇的要求予以答复。
今天就连一些著名“左派”人士和“左派”报刊都知道,阶级斗争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不适应于中国基本国情的,【注】其观点和立场都有所改变。但是,还有一些人至今以为极左那一套“空话、套话和假话”还是吃香的,这叫“冥顽不化”。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