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8-28 16:12:24
当你说价值是数量决定的,又以A、B两种商品为例说,A必须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交换一个B时,你有无思考这个积累过程不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决定过程吗?也就是说,是这个积累过程决定了A和B的交换比例——即你说的数量——而不是最终的数量决定A的积累过程。

你忘记了,价值就是劳动过程而不是价格。当你把价值和价格混淆起来,你永远不能理解价值和价格有着不同的意义,并且无法理解价值规律和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08:25:06
Rousseau 发表于 2021-8-28 16:12
当你说价值是数量决定的,又以A、B两种商品为例说,A必须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交换一个B时,你有无思考这个积 ...

价格和价值从来都是混淆的,所以楼主才有了价值分层的设计,在第一层是效用,第二层是数量,第三层是劳动。你接受某种东西,一定是出于对方给你提供的效用,而不是劳动;数量则是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价格调整的,它是短期内实现的,数量和价格,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劳动不能直接确定价格,因为价格是数量确定的,但是劳动可以改变数量,劳动对数量的改变,是通过劳动的流动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劳动价值向价格的逼近,不是马上实现的。最后的这个过程,和第一阶段的过程,不是一个概念。第一个阶段中,我们所谓的A积累到一定量,才去选B,是为了做效用的比较,是内心的活动,你可能是受边际效用理论的毒害太深了,理解上不去,并不是像边际效用理论那样,一定要吃到你的最后一个馒头,才知道喝汤,而是吃多少个馒头,配一碗汤。效用不是由边际馒头决定的,而是由馒头总量决定的。效用是心理过程,不是时间过程,不是说我们真的要等到未来我们准备要选B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够决定是否选B。最后呢,无知求知先生,经常批评马克思卖弄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大意就是马克思的话模棱两可,其实呢,马克思是有哲学高度的,所以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话,后人不一定能明白。我们呢,没有马克思的哲学高度,所以就不要说那些先知先觉的话了,说了别人也不懂,自己也不懂。逻辑这个东西,和数学道理差不多,但是比数学容易理解,对错都在推理上,直接针对逻辑推理,不是更简单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08:49:30
jesusman 发表于 2021-8-28 14:46
对楼上所述大部分赞同,小部分持保留意见。

按照休谟经常联结(constant conjunction)观点,(边际)效 ...
劳动就是一个黑箱,它在黑箱里面,是多是少,和外面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劳动有价值,但是你怎么区别劳动价值的大小呢?时间!同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相等。所以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就是劳动要充分的流动。那么你可能会说,我的劳动力一开始就是流动的,资本家开工厂,招工都是明码标价,产品一出来,我已经用劳动时间给所有商品标上价了。这个理论上也是可能的,但是供需是不能平衡的,除非是我们搞配给制。所以,从逻辑概念上讲,这个社会,一定是首先进入数量平衡,先让价格产生,然后我们才可能用劳动做调节。劳动平衡,比数量平衡,速度要慢很多,但是两者终究是要平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10:13:28
当你说价值是数量决定的,又以A、B两种商品为例说,A必须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交换一个B时,你有无思考这个积累过程不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决定过程吗?也就是说,是这个积累过程决定了A和B的交换比例——即你说的数量——而不是最终的数量决定A的积累过程。

你忘记了,价值就是劳动过程而不是价格。当你把价值和价格混淆起来,你永远不能理解价值和价格有着不同的意义,并且无法理解价值规律和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R兄的点评一针见血!楼主的价值赋值其实就是劳动价值的市场价格的回报,这种回报回归于劳动者或企业再分配时,它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的价格表现,这种价格表现虽然是以劳动价值的再生形式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再形成劳动力价值,但它不能说就完全等同于客观上实际的价值,由于社会交换的双方是人,人的交换行为是由其心理上的主观价值判断支配,所以,交换时产生的价值回报或回归形成的新价值在本质上仍然是属于价格,比如,现实中有很多商品由于垄断以及宣传效应等,因为是人们的必需品但由于垄断使人们不得不无奈的去接受,又因为认知不足信息不对称,而宣传往往又只提商品的优点而忽略了缺点,让一些消费者以更高更多的劳动力价值付出才能获得,而获得的商品价值又未必高于一些没有刺激消费者的其它商品价值高,甚至是客观上的不等价。当然,如果是把满足需求的商品使用价值等同于西方主流的效用的价值判断,效用价值论者肯定是会说,如果是消费者不认为该商品有价值他们又怎么会去买?这显然是他们认为物有所值嘛!那么,如果是认为这是合理的话,那些以更少的劳动力价值或(表现为货币成本)生产的次伪劣毒的商品由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而被他们购买的社会交换难道就是合理合法的?那么,这个社会不是乱套了,商品生产者或企业们为了能实现形成新的更高价值不是可以虚假宣传甚至是用欺诈等不道德或违法的手段来获得更高的价格时都可以宣称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都是市场认可肯定的,这样,显然是违背了社会价值的公平公平,也是违背了社会提倡良性竞争的,至于利用权力来获得市场垄断行业的行为来高价让人们不得不买的必需商品就更加不用说了,效用价值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对价值判断,属于心理认知的价值,但它不等于客观的价值,甚至是不能与有利于消费者满足健康(劳动力再生)与长寿(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使用价值划上等号。这也是我一直批判西方的效用价值论的原因。
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实质上就是宏观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尽管是宣称劳动价值论,但本质上本不是没有忽略需求,而是把整体的社会作为主体,从整体的社会效用上来确定劳动力的价值耗费以及劳动的价值实现,在其价值论中的框架上虽然也有优于主观效用论之处,但其价值分配与交换时把价值的实现完全归之于雇佣劳动工人的说法也是致命的,这导致什么后果?如果是在以前资本是完全由马克思所处的相对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所提供还算具有一定的正义,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集体企业或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资本的构成已经是出现了趋向于全民资本社会,如果是散户股民出资入股一企业,把管理权交给被雇佣的管理劳动工人,难道让他们就不要一点回报甚至是承担亏损这谁愿意?尤其是一些掌握管理权伯管理劳动者,以公谋私滥用职权寻租和老鼠仓的现在其处罚成本真的很低。新时代的价值论需要的都不是以上两种,而是另一种更符合中国人的超越前两者的价值论,十几年前我曾经称之为“时空价值论",它的对象不仅仅是传统西方的个人与社会的(自我与超我)的价值关系,还包括心理与健康(自我与本我),随着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出了自我(或社会)主体与物我(自然对象)的价值关系。这个是基于国学的心物合一超越唯心与唯物的传统又吸收西学面向末来的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10:33:06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超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论存在?
价值赋值其实就是劳动价值的市场价格的回报,这种回报回归于劳动者或企业再分配时,它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的价格表现,这种价格表现虽然是以劳动价值的再生形式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再形成劳动力价值,但它不能说就完全等同于客观上实际的价值,由于社会交换的双方是人,人的交换行为是由其心理上的主观价值判断支配,所以,交换时产生的价值回报或回归形成的新价值在本质上仍然是属于价格,比如,现实中有很多商品由于垄断以及宣传效应等,因为是人们的必需品但由于垄断使人们不得不无奈的去接受,又因为认知不足信息不对称,而宣传往往又只提商品的优点而忽略了缺点,让一些消费者以更高更多的劳动力价值付出才能获得,而获得的商品价值又未必高于一些没有刺激消费者的其它商品价值高,甚至是客观上的不等价。当然,如果是把满足需求的商品使用价值等同于西方主流的效用的价值判断,效用价值论者肯定是会说,如果是消费者不认为该商品有价值他们又怎么会去买?这显然是他们认为物有所值嘛!那么,如果是认为这是合理的话,那些以更少的劳动力价值或(表现为货币成本)生产的次伪劣毒的商品由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而被他们购买的社会交换难道就是合理合法的?那么,这个社会不是乱套了,商品生产者或企业们为了能实现形成新的更高价值不是可以虚假宣传甚至是用欺诈等不道德或违法的手段来获得更高的价格时都可以宣称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都是市场认可肯定的,这样,显然是违背了社会价值的公平公平,也是违背了社会提倡良性竞争的,至于利用权力来获得市场垄断行业的行为来高价让人们不得不买的必需商品就更加不用说了,效用价值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对价值判断,属于心理认知的价值,但它不等于客观的价值,甚至是不能与有利于消费者满足健康(劳动力再生)与长寿(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使用价值划上等号。这也是我一直批判西方的效用价值论的原因。
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实质上就是宏观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尽管是宣称劳动价值论,但本质上本不是没有忽略需求,而是把整体的社会作为主体,从整体的社会效用上来确定劳动力的价值耗费以及劳动的价值实现,在其价值论中的框架上虽然也有优于主观效用论之处,但其价值分配与交换时把价值增殖部分的实现完全归之于雇佣劳动工人而亏损部分都由资本承担的说法也是致命的,这导致什么后果?如果是在以前资本是完全由马克思所处的相对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所提供还算具有一定的正义,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集体企业或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资本的构成已经是出现了趋向于全民资本社会,如果是散户股民出资入股一企业,把管理权交给被雇佣的管理劳动工人,难道让他们就不要一点回报甚至是承担亏损这谁愿意?尤其是一些掌握管理权伯管理劳动者,以公谋私滥用职权寻租和老鼠仓的现在其处罚成本真的很低。新时代的价值论需要的都不是以上两种,而是另一种更符合中国人的超越前两者的价值论,十几年前我曾经称之为“时空价值论",它的对象不仅仅是传统西方的个人与社会的(自我与超我)的价值关系,还包括心理与健康(自我与本我),随着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出了自我(或社会)主体与物我(自然对象)的价值关系。这个是基于国学的心物合一超越唯心与唯物的传统又吸收西学面向末来的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19:17:29

本文的关键,在于价格是数量的反比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其它的问题无关痛痒。如果这个结论是成立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同时存在三种价值,效用价值,数量价值,劳动价值,这里面只有数量价值才是价格,效用价值和劳动价值都不是价格。那么效用价值是否可以度量?也可以,就是我们用多少个A去换B,但是这个标准是主观的,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真正能看到的多少个A去换一个B,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上诞生了多少个A,才能诞生一个B,取决于不同产品的数量。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这个数量价值。如果你坚持认为这个价值,就是效用价值,那么一定是我们用数量价值给效用价值进行了赋值。这样,效用在经济学中,其实就是一个残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有它也好,无它也罢,都不影响数量价值(价格)。那么为什么劳动价值论就有意义呢?因为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可以度量的,度量出来了就是劳动价值。你用劳动价值决定的产品价格,和用数量决定的产品价格,两者很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价格就是数量,所以它是不可能被劳动赋值的,否则不是两个价格了?有的朋友说了,你的这个数量,就是一个现象,劳动才是本质,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这是绕开逻辑谈觉悟。从我的理解看,人的觉悟,换一个角度,就是不可理喻,觉悟的本质就是站队。财富就是劳动创造的,多简单啊?可是你能说服对方接受劳动价值论吗?不能!我看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很能扯,还能很专业的扯,有个鬼用?你用你的觉悟,挑战别人的觉悟,有个鬼用?逻辑这个东西,不一样啊,它不受觉悟的左右,对错分明。所以呢,如果你不能推翻我的过程,看出我的逻辑错误,那么我的结论必然就是正确的,你反对个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29 21:44:51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