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便是犯了“不妄语”戒
具备以下六种因缘,便是成犯了妄语戒:
一、是众生(说话的对象是众生)
二、众生想(认定说话的对象是众生)
三、起诳心(起了想要欺骗的心思)
四、覆实事(说出来的话颠覆了实际情况)
五、言明了(清清楚楚地把话说了出来)
六、前人解(面前听话的人能够理解你所说)
对“不妄语戒律”的开缘
对于小妄语开缘:
一、为救护众生剧苦及性命
二、为了护佛法而自无恶心
“妄语”罪业的轻重
有逆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
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及破羯磨僧,破转法轮僧,为逆罪。
二、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
三、妄言见鬼见神,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
四、见但言不见,不见但言见。闻但言不闻,不闻但言闻。觉但言不觉,不觉但言觉。知但言不知,不知但言知。实但有言无,无言但实有。皆犯小妄语。
受五戒后犯“妄语”戒的果报: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了佛陀向大众讲述的“常常妄语之人”会得什么样的果报。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地狱行。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口气臭恶。为人所憎。云何一法?所谓妄语也。佛告诸比丘。若有人妄言.绮语.鬪乱彼此。便堕地狱畜生饿鬼中。所以者何。以其妄语故。是故。诸比丘,常当至诚。莫得妄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受五戒后犯“妄语”戒的果报:堕三恶道 、多被诽谤 、为他所诳、言无人受 、语不明了、种不得果 、口气臭恶。
受五戒后严守“妄语”戒的果报
一、口常清净,如优钵罗香。(优钵罗为莲花之一种,其花奇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敬。
三、自心欢喜,人皆欣悦。
四、未来生处,恒闻如意音声。
五、增自威德,得无碍辩。
《受戒歌》
明 · 蕅益大师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